聚焦解决模式对老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4-05-15苏杰杨会
苏杰 杨会
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老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PVP的9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4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心理状态;疼痛程度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由于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是胸腰椎骨折的高发人群[1]。骨折发生后,患者除了伴局部解剖学形态改变外,还常出现腰背痛剧痛、麻木、无力、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近年来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微创术式,虽疗效显著,但受自身伤情、手术治疗等因素影响,患者常伴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消极面对后续治疗,影响临床疗效[2~3]。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充分尊重个体且充分相信其自身资源及潜能的干预模式,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4~5]。但关于其在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患者中应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聚焦解决模式对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PVP的9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年龄65~80岁,平均(72.18±5.25)岁;男25例,女20例;体质量指数(BMI)19~26 kg/m2,平均(23.24±2.10)kg/m2;手术时间56~72 min,平均(63.10±5.54) min。研究组45例,年龄65~80岁,平均(71.24±4.77)岁;男27例,女18例;BMI 18~27 kg/m2,平均(23.29±1.97)kg/m2;手术时间55~75 min,平均(63.56±6.30)min。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且自愿于我院行PVP治疗;年龄65~80岁;对研究信息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有其他部位骨折者;有意识或精神障碍者;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安抚,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促使患者配合治疗。对轻度疼痛者,通过分散注意力、使用止痛贴等方式进行镇痛;对中重度疼痛者,适当使用杜冷丁、利多卡因等进行镇痛。术后告知患者禁饮禁食1 h左右便可进食适量半流食,然后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逐渐过渡至普食。术后嘱咐患者平卧6 h,同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术后6 h后指导患者通过屈膝屈髋、轴线翻身、直腿抬高等床上活动防止腰背部扭曲。术后24 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佩戴支具进行下床适当活动。
1.3.2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
(1)描述健康问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积极与其交流,掌握患者对于胸腰椎骨折、PVP等知识的获取方式、认知度,鼓励其自诉内心感受,以发现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包括骨折对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与患者一起寻找制定解决方案,实现正确应对与处理。通过向患者列举既往治疗成功且术后恢复良好案例,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构建具体可行的健康促进目标:护理人员通过描述相关健康问题,与患者展开进一步沟通,引导患者独立思考如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是否会对骨折恢复、生活质量等有所帮助。然后协助患者以其个人思维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比如让患者知晓术后早期开展简单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展开术后功能训练,并全面领略运动要点、知晓注意事项。
(3)探查例外:护理人员通过进一步与患者沟通,让其充分发现自身资源及潜能,共同寻找术后可能出现问题的一系列解决措施。
(4)实施反馈: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自诉,耐心倾听其内心感受并做到及时反馈。如果目标存在一定偏差,要及时查明具体情况,并分析原因,积极鼓励患者,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5)评价进步:指导患者自我评价后,在肯定患者的同时积极总结经验,为患者制定新目标,并以如何有效改善预后、避免相关问题再发作为关注点。
1.4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2)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评估量表(VAS)评估,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越轻。(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估,共4个维度,每个维度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术后并发症:如现一过性体温上升、骨水泥少量渗漏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3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由车祸、高空坠落等原因造成的胸腰椎部位骨质出现连续性破坏所致,属于临床最常见的脊柱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减轻其心理负担,有利于预后。
聚焦解决模式可通过激发患者潜能及资源的方式缓解其不良情绪,引导患者独立思考解决治疗及康复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自我效能发挥,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P<0.05)。提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干预可有效减轻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患者焦虑、抑郁情緒,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聚焦解决模式并非单纯地将患者作为护理对象,而是将其作为护理的一部分。干预重点也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还涉及提高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有效资源促进其术后康复。该模式可对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给予重新理解及定义,让患者知晓以有效方法解决问题才是促进康复的关键,且康复期间出现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此思维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配合度。同时,引导患者通过独立思考解决治疗及康复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可有效促进其自我效能发挥,充分弥补常规干预方案的不足之处,提高干预效果。另外,聚焦解决模式主张让患者始终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可有效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及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胸腰椎骨折PVP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参考文献
[1]吴晓均,谭显春,陈兴爱,等.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J].西藏医药,2022,43(5):10-12.
[2]周怡,黄升云,都模勤,等.围手术期护理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22,43(1):130-131.
[3]张艳,白薇,金莉,等.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1):126-128.
[4]袁建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9,40(2):124-126.
[5]周颖.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7):63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