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发改委奋楫争先谋突破,开辟发展改革事业新境界

2024-05-14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楼建忠

杭州 2024年6期
关键词:杭州市营商杭州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楼建忠

实施省“千项万亿”项目158 个,完成投资1383.7 亿元,带动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4%、30.0%、24.5%;服务业高质量发展8 个平台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3 个案例入选全国新型消费典型案例……2023 年,聚焦亚运攻坚仗、经济翻身仗“两场硬仗”,杭州市发改委保持战略定力,精心谋划部署,狠抓重大战略部署落地,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交出一份迎难而上、善作善成的优异答卷。

新的一年,市发改委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刻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在“稳”的基础上奋力求“进”,在“进”的态势中争先出“彩”,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谋突破、再争先,不断开创发展改革事业新境界。

突出创新强市首位战略释放澎湃动能

3 月14 日,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举行,吹响了杭州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的集结号。加快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加快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是杭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重要抓手。2024 年,杭州将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作为深化改革的发力重点,努力将科技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打头阵、当头雁。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 年,市发改委将按照《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强化重大制造项目用地、金融、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协同推进龙头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推进。

积极构建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是杭州走在科技创新前列的硬核支撑。目前,杭州已形成“1+2+18+N”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框架。在此基础上,杭州将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全速推进两个大科学装置建设。推动新型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争取杭州细胞制备中心(试点)纳入杭州市细胞制备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序列。积极争创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多方协同打造国家级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产业科技园。

加大创业投资激励作用。2023 年,杭州市开展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探索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今年,杭州将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支持上城区打造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样板。加强创投引导基金机制建设和运作管理,研究制定杭州市支持创业投资发展政策。

突出营商环境有效赋能助力民企发展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首要竞争力。建起“制度矩阵”,竖起法治“边界线”,才能更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杭州是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之一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近年来一系列营商环境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 年,杭州又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固化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营商环境领域一些痛点、难点通过立法作出规定。今年,市发改委将把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作为改革攻坚的主要方向,大力提升企业家信心,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和民营经济最强市。

深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今年,市发改委将迭代推出7.0 版改革清单,推动150 项国家授权事项全面落地。精心做好世行评估和全国评价迎评准备,确保杭州始终排名全国前列、全省第一。探索增值化改革新生态,动态调整、优化、充实“一类事”服务事项。依托政策超市创新“为企办实事”服务。

全力打造民营经济最强市。民营经济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2023 年10 月,杭州推出了民营经济杭州政策清单,今年将抓好民营经济185项举措落地,聚焦物流、融资、用能等领域,制定出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措施。健全民营经济市级统抓机制,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重点做好多跨事项统筹协调和督促推进,构建问题高效解决闭环。利用省经济社会发展监测一体化平台,做好民营经济运行态势监测,推动民间投资、税收等指标形成季报机制。

加快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杭州是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和首批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今年,杭州将继续深化创建,发布《杭州市行业信用评价指引》,出台《关于全面打造“最讲信用的城市”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意见》。推广信用承诺制度,以招投标领域为重点,探索建立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机制。拓展钱江分“信用+交通”“信用+文旅”等场景应用,深化信易贷平台建设,扩大城市信用分互认联盟。完善信用数据基础建设,有序完成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国产化更替,积极争取省公共信用数据授权运营试点。

突出产业稳进提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各地的共同主题,杭州如何进一步实现生产力“更新”?坚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基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开发区(园区)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杭州深入推进“一园一主业”特色产业平台创建,首批创建平台11 家,命名4 家,在此基础上开展试点扩面,推动产业发展要素向创建成效突出的产业平台集聚,强化特色产业链群发展,力争全市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占比提高到70%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保持75%以上,创建“一园一主业”特色产业平台超过15 个。

加速服务业提档升级。杭州先后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家物流枢纽等35 个国家级试点。今年,将强化重点平台建设和试点示范作用,高质量建设18 个省级创新发展区,全力争创省级高能级创新发展区,积极争创现代服务业领域国家级试点。强化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建立入库纳统检查督促机制,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0 家。迭代实施总部经济“星级培育”“招大引强”“杭商回家”计划,争取认定总部企业450 家以上,研究制定总部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等配套政策。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

做强做优产业平台。2023年,杭州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3 万亩,建设标准厂房1601 万平方米,今年要持续加大开发区(园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力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1.2 万亩,新增标准厂房400 万平方米以上。优化完善开发区(园区)考核评价机制,力争开发区(园区)整体排名显著提升。

突出重大战略谋划推进发展城市内涵

2023 年,杭州实现了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三大跨越”。其中一大跨越,就是“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杭州成为中国第十座也是浙江第一座超大城市。今年,杭州将抢抓国家关于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等战略机遇,持续放大亚运集聚效应、乘数效应,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 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

▲ 合力唱好杭甬“双城记”专题协商会

统筹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今年,市发改委将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研究,聚焦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统筹推进10 个以上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20 个以上重点领域课题研究。

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靶向发力”,聚焦杭州融入全球的紧密度,着力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影响力。深化与国际城市排名机构合作,研究建立城市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践行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研究制定杭州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进中欧区域政策案例地区务实合作,力争入选第四轮中欧区域政策案例合作中方案例地区。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楼宇资源多、产业能级高、经济韧性强,此前,上海市黄浦区与杭州市上城区共同牵头发布了《长三角商务楼宇一体化评价体系》,迈出了长三角楼宇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未来,杭州将积极承接上海高端资源,支持上城区打造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联盟楼宇经济品牌,争取将沪杭未来智造协同发展试验区纳入省沪浙合作区布局。协同推进杭州都市圈发展,完善市长联席会议机制,谋划推进一批标志性事项和重大项目。合力唱好杭甬“双城记”,深化关键产业链共建,滚动推进新一轮惠民利企事项。共建杭黄世界级生态文旅廊道和宁杭生态经济带,落实浙皖合作10 件事,推动组建长三角良渚文化遗址联盟。

猜你喜欢

杭州市营商杭州
杭州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