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韧劲实劲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2024-06-10常敏俞钧
文 | 常敏 俞钧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节点。2024 年,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的主题主线,杭州应着重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支撑等七个方面的关键要领,以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勇攀高峰的动力活力,以强基固本补齐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增强勇立潮头的韧劲实劲,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加快发展杭州新质生产力。
“四端”做法
2022 年,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这彰显了杭州对破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决心。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杭州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生态侧等不断突破,截至2023 年底,全市技术交易总额达到1558 亿元,同期增长46.8%,保持全国第五位。
做强“供给端”,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都是推动杭州走在科技创新前列的硬核支撑。近年来,围绕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成果供给方,杭州加快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创立市自然科学基金,推动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 年新增省“15”领域重大标志性成果37项;推动18 家在杭高校院所累计赋权成果473 项,占浙江全省赋权成果数的99%;推动77 家企事业单位入驻“安心屋”,入库成果超过22900 项。
做实“需求端”,提升科技成果承载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过程,要想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2023年,杭州新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95 家、总量突破1.5万家,支持企业承担国省研发项目277 项,应用智能亚运专项40项。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75家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
做优“服务端”,提升科技成果对接能力。2023 年杭州成立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的核心支撑平台,全方位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目前,杭州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创建培育了30 余家概念验证中心,实施科研平台分类分级评价,36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转移转化成果449 项,输出技术合同8.36 亿元。大力发展中介服务,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数超过700 家,从业服务人员超过14 万人。
做好“生态端”,提升成果转化保障能力。2022 年11 月,杭州组建首选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布了《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涉及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等5 方面共计12 条具体举措。2023 年,杭州打造规模超2000 亿元“3+N”产业基金集群,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超30 亿。锚定打造颠覆性技术转移先行地,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
四个挑战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从科研机构看,仍存在高校科技成果基数大、转化低、价值低等问题;从企业看,企业普遍对高校偏基础、前沿的研发成果缺乏消化吸收的能力,不愿承接早期科技成果。而社会资本因看不准预期而不敢投、不愿投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成果转化因资金断链而夭折。
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有待加强。杭州首批建设的15 家概念验证中心大部分还处于探索阶段,自我造血功能较弱,对外服务不多,如浙大启真、富阳光机所等运行情况较好的概念验证中心,其80%以上的验证项目来源为关联单位,概念验证中心运行机制亟需优化。其次,中试基地是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但因其用地多、投入大、利用率低,且存在审批部门不明确、环评和安评监管环节多等问题。深圳、武汉、长沙、合肥、成都等地先后出台了中试基地(平台)管理办法,杭州尚未有此相关政策。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有待提升。杭州科技服务机构多以政策咨询、申报代理、专利服务等常规性服务为主,权威专业的技术评估机构以及具备二次开发、交叉集成开发的科技服务机构较少,科技服务力量不足。技术经纪(理)人、专利代理人等中介服务人才数量不足,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工作多由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兼任,技术转化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职称晋级、收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全市持证技术经纪人中实际从业人员不足30%。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有待优化。虽然杭州较早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但有些城市政策力度更大,如成都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在蓉落地转化,给予最高1000 万元支持(杭州最高500 万元);合肥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平台等以“基金+奖补”方式最高可支持2 亿元(杭州对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按绩效最高500 万元资助);广州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给予每家不超过200 万元年度支持(杭州最高100 万元)。
四大路径
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必须正确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市场与政府、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关系,坚持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全力构筑“优机制强改革、优平台强产业、优服务强生态、优合作强品牌”的“四优四强”路径,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强化省会自觉。
优化转化机制,强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杭州应在转化机制改革上着力,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机制,加强财政、资金、土地等创新要素资源统筹,凝聚合力推进首选地建设。实施科技成果先试用后转化制度,迭代升级职务科技成果“安心屋”“供需荟”等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国有资产单列管理、中介队伍利益保障、成果转化风控共担机制,为成果转化赋能助力。对标先进城市,升级完善首选地“1+N”政策,针对成果转化不同阶段分类精准施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咨询平台,从组织推动、发现评价、成果供给、转化承接等方面全链条保障成果转化。完善首台(套)政策,编制发布创新产品目录,实施创新产品采购制度,为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的认证检测、推广应用提供国内最优服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在杭高校与企业的新型联系对接机制,完善由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主导的未来产业发掘培育机制,细化产业目录,制定中长期规划,形成可转化成果和技术的“供需清单”,实现定期发布、信息共享、实时对接,推动形成科创产业新赛道。
优化平台作用,强力推动“战新产业”培育发展。杭州应积极探索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创新联合体为纽带、联合实验室为桥梁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前布局未来产业。研究建立科创平台的优化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战新产业”集群,推动“高上规、规上高”,形成三角形的梯队建设。推动土地、财税、人才等政策向腰部队伍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园中园”,聚焦产业方向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国际开放创新网络,提高“战新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效率。结合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布一批应用场景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地标性场景创新活力区。优化创新空间布局,举全市之力打造环大学、环平台创新生态圈,谋划布局一批成果转化基地,高度集聚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孵化加速、成果展示、成果交易等各类要素,探索“研究院+基金+基地”成果产业化模式,在城西、城东两廊区域率先打造“最具活力的一平方公里”。
优化服务体系,强力打造“四链融合”科创生态。杭州应全力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服务能力,完善“验证—孵化—小试—中试—熟化—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加快推进杭转中心建设,牵头联合在杭科创机构、企业、创投等,集成全市域科创、园区、空间、平台、机构等要素资源,共建重大前沿技术与转化中心,开发用好成果转化垂直应用大模型,谋划构建技术对接与交叉集成平台,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路演中心,构建全市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融合体。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公里”,在“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两个环节上下功夫。优化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力争在杭召开全国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首个现场会。探索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一批通用型、行业性中试服务平台,对有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小试和中试,助力实现量产目标。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专业化技术人才培训,健全技术转移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和人才评定的考核评价机制,增设技术转移人员相关专业职称,并列入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将兼具科学家、企业家身份的复合型人才、天使投资人、高级技术经理人等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建立“成果转化员、创新协作员、技术经纪人”联动响应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员国高企全覆盖,加快创新协作员专职队伍建设,树立“三员”融合新样本。
优化开放合作,强力创建“首选地”特色品牌。杭州应加快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品牌,进一步发挥首选地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作用,提升品牌集聚效应。积极融入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向科技部争取承办第三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争取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杭设立分中心,招引更多的颠覆性技术成果来杭落地转化。加快推进G60 科创走廊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举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等活动,加快推进杭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杭港基金落地。支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等载体,引入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营机制,联合在杭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和头部投资机构共同设立“院企子基金”,注重“投新、投早、投小、投硬”;启动直接投资,就地转化原创性前沿科技成果;开展“先投后股”试点,创新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