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嵌入式查房”管理模式提升临床医疗效能:以上海某二级医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种为例
2024-05-14陈波刘曼曼金伟国徐建德
陈波,刘曼曼,金伟国,徐建德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医教科,上海 20189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指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并排除了其他原因导致的情况[1],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DPN 在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高达60%~90%,是糖尿病致残率的主要病因[2]。针灸作为中医中机理复杂有效的治疗手段,对神经传导功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大量的循证医学证实针灸治疗DPN 的有效性[3-4],2020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中亦将针灸治疗列入非药物治疗手段[5]。因此,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其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外,再结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更有益于其康复。
由于该类患者的特殊性,在现有的医疗模式下,住院患者如需要针灸康复治疗,在病房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后,开具会诊单,邀请针灸科医师临床会诊后,才可以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但由于针灸治疗措施的特殊性,导致传统查房效果普遍欠佳[6]。鉴于此,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打造“针灸科嵌入式查房”模式,一种在医疗领域中采用的新型查房合作模式,旨在提高患者诊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效率。该模式基于多学科会诊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强调加强针灸医师的主动参与性,并强化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消除医疗服务活动中存在的差异,实现医疗服务的一体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PN 患者资料,研究其对于提升DPN 诊治及预后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3 年6 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81 例DP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版)》中DPN 的诊断标准;年龄≥18 周岁。排除标准:经相关检查证实由感染、化学物质、营养障碍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者;近1 个月内发生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及严重感染、肢端破溃、坏疽者;下肢水肿或患有皮肤病者;精神疾病、智力障碍者和妊娠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符合伦理原则。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医院于2021 年10 月引入并实施“针灸科嵌入式查房”。实施前纳入DPN 患者85 例,实施后纳入DPN 患者96 例。实施后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组织管理。医院成立“针灸查房”工作小组并建立院内协调机制,由医务科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医务科定期组织内分泌科医护、针灸科、护理部、门诊办等部门开展工作例会,推进项目实施。
(2)项目实施。符合纳入标准的DPN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入院宣教时告知患者,目前医院开展针灸科嵌入式查房工作,除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外,医院另设一名针灸科医师同时作为主诊医师。针灸科安排专职医师并做好每日针灸查房排班,每日针灸医师全程参与查房过程,查根据患者主诉、体征,自主评估,确定针灸治疗方案,并开具针灸治疗医嘱,针灸治疗完成后,由针灸医师书写操作病程记录。
1.3 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该病种的医疗服务能力,包括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中医非药物治疗费用、中医非药物治疗率。患者出院后,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7 d 内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以及30 d 内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对本次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问卷总分值为10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 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实施前纳入85 例,男42 例,女43 例;年龄(65.81±6.59)岁;糖尿病病程(6.72±2.38)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45±0.45)年。实施后纳入96 例,男51 例,女45 例;年龄(67.23±7.86)岁;糖尿病病程(6.70±2.56)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49±0.39)年。实施前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医疗服务能力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中医非药物治疗费用增加,中医非药物治疗率提高(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能力比较
2.3 患者满意度 实施后,内分泌科、针灸科的7 d满意度、30 d 满意度均比实施前上升(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7 d、30 d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针灸科嵌入式查房”模式在DPN患者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并突显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潜力,与方艳[6]等的研究一致。在临床工作中,DPN 患者常因肢体麻木、发凉、疼痛等严重症状而表现出强烈的康复需求。然而,受限于当前的诊疗模式,针灸科医师的介入通常需内科医师提出会诊请求,且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及需接受多次治疗,针灸医师难以保证治疗的频次和时间,这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此外,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针灸科医师的参与度不足,导致DPN 患者无法及时获得针灸联合治疗,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佳、住院时间延长及医疗费用增加。
为提升诊疗质量,本研究提出的诊疗体系基于MDT 模式,其核心在于增强针灸医师的主动性,并促进不同科室医务人员间的协作,以消除医疗服务中的隔阂,实现医疗服务的一体化,进而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效率,与彭蕾[7]等的研究理念相符。“针灸科嵌入式查房”模式赋予针灸科医务人员更大的诊治自主权,通过早期干预,使内分泌科医师、责任护士、针灸医师以及患者均获得显著益处。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激发了医护患三方的积极性,增强了临床各科室间的协作,有助于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康复效果,对于DPN 患者而言,是一种理想的查房管理策略。
对于患者而言,针灸科嵌入式查房模式有助于促进DPN 患者的康复。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肢体麻、凉、痛症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提高患者康复速度[8]。此种查房模式强调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的重要性,更愿意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疗效,故医院整体满意度升高,医院内分泌科、针灸科在院内满意度从实施前的第7 名、第4 名上升至第4 名、第1 名,收到锦旗、表扬信的数量明显增加。
在深入分析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等关键指标后,本研究发现针灸科采用的嵌入式查房模式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一模式赋予医师和治疗团队更大的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和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精确的治疗定位,不仅减少了对不必要医疗检查的依赖,也避免了过度用药的情况,从而在不牺牲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尽管针灸科嵌入式查房模式在提升医疗效率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样本量较小,这限制了结果的外推性。此外,本项研究采用的是回顾性设计,而非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这可能引入了未知的偏差,影响了结果的解释力。长期跟踪随访数据的缺失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不足,它对于评估治疗效果的持久性至关重要。在治疗效果评估中,未能充分控制非特异性效应,医师经验的差异、患者选择的偏差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它们可能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了治疗效果的衡量。针对这些,未来的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以增强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不同文化和地域背景下的医疗实践差异,未来的研究如能开展跨文化和地域的政策与实施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和验证该模式在多样化医疗体系中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针灸科嵌入式查房”模式在提高DPN 临床效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模式不仅有助于个性化的综合治疗、促进康复,还能节省医疗资源,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种模式,提高DPN 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