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从比较、共情到升华
2024-05-14陆忆
陆忆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是英语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本文从教学实践中进行一些思考,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共情;升华;人文素养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向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文化的过程。小学生还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如果只是简单的介绍,很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产生单向的印象,甚至是盲目的崇拜。新课标指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因此在教学中,在介绍英语国家相关文化的同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一、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译林版小学《英语》3A Unit 8 Happy New Year!的Story time版块。本课主要围绕New Year这个话题展开,但New Year(新年)在中西方却代表着不同的节日和文化。一般来说,New Year就是每年的1月1日,即中国的元旦;而中国人把农历的1月1日才当作是真正的New Year,并给它起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名字:春节(Spring Festival),西方国家往往会称之为Chinese New Year,以示区别。那本课的时间背景到底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New Year呢?
我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参考了很多教师的课例。经过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及配套光盘中的课文录像,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New Year,理由主要有两个:
1. 看——房子门口挂的红灯笼
2. 听——课文动画中的鞭炮声
经过这一分析,我决定通过对比中西方New Year的不同文化内涵,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學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教学过程
1. Western New Year or Chinese New Year?——抓住细节,比较节日
既然教师都很容易把本课的时间背景弄错,我就从比较中西方对New Year不同的界定入手,引入本课的话题。一开始,我给学生呈现了以下的图片:
T: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 8 Happy...(直接点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后将课题补充完整)
学生说出New Year后,我追问:
T: Now 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colour is New Year?
S: New Year is white, blue, green, red...
我边肯定学生的回答边评论:
Yes. The snow is white. The Christmas tree is green.同时强调:In China, New Year is mainly red. 并追问学生:Do you know why New Year in China is red?(以此引入对于我们中国人把红色看成是喜庆、欢乐的颜色的传统)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询问New Year的颜色入手,以旧(3A Unit 6 Colours)带新,既复习之前学过的颜色的话题,又让学生从中西方不同角度了解New Year的不同含义:西方的New Year是我们的元旦,而春节才是我们中国人的New Year。同时,绿色的圣诞树、红色的灯笼、生肖龙等形象的对比呈现,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中New Year的不同标志性元素及其寓意。
2. How do we celebrate New Year?——感受节日,激发共情
有了对于中西方New Year这一节日的对比和了解之后,我直接设疑,让学生看一看Mike、Nancy和Uncle John是在庆祝西方的新年(元旦)还是中国的春节。这里我主动设疑,引起学生对于两种节日文化的关注。我先让学生看录像,然后再回答,因为之前对于这两种节日文化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学生很好地抓住了上文提到的视觉——红灯笼(red lanterns)和听觉——鞭炮(firecrackers)这两个细节。
明确了本课节日背景是Chinese New Year后,我与学生进一步比较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一方面结合课文中Mike和Nancy在收到Uncle John的礼物时的表现,引申出在西方,人们在接受礼物时,往往会当面打开礼物并称赞一番;而在中国,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要表示谦让,且不当面打开,认为这样做不礼貌。中国人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达一个信号:是否送礼或礼物的轻重并不重要,即便你不送礼物也照样受欢迎,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承载了丰富的情感。我也借机让学生谈谈:How do we celebrate New Year?为了进一步烘托气氛,我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播放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过年歌曲《金狮拜年》,并逐步引出下面几幅图中的传统过年习俗。
通过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并感受中西方New Year的文化传统,学生多层次地感受到了这一节日的不同内涵。
3.Dad and Mum=Happy New Year!——传承文化,升华情感
中西方的New Year都有快乐、祝福的浓厚情感在里面。首先,从不同的过年习俗中,我突出了“go home”是为了团聚,“have a happy and big dinner”是过新年最传统的年味,“get red packets”长辈给小辈的压岁红包则寄托了大人对孩子的疼爱和祝福;其次,我结合实际,与学生一起讨论家乡的过年习俗,希望进一步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
在我们当地,过年习俗包括:包馄饨(wonton)、蒸红糖糕(rice cake)、吃酒酿圆子(tangyuan with rice wine)等等,随着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过年习俗的逐一呈现,他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另外,除了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我还让他们看到一些他们所没有经历过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这么一句话:Sometimes “Dad and Mum” is “Happy New Year!”(有时一句“爸妈”就是“过年”。)我在这里给学生播放了公益短片《一声爸妈,就是过年!》,进一步升华他们的情感体验,体味中国人在过中国年时那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的情怀。
三、教后反思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5B的教材中有一课专门讲到了Chinese festivals,我在本节课的最后结合另一部公益短片《我们的节日》,向学生们介绍了我们将来在英语课上还要学习的其他传统节日,希望他们能够对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产生兴趣,寄托感情,进而厚植文化根基。
课后,一位听课的教师对我说,从这堂课中看到了孩子们对本课所承载的节日文化的喜爱,也看到了英语教师在传播中西方文化中的作用。我认为,就像英语这门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一样,小学英语教师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思考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传承优秀文化,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海虞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