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德阳:阅读,为学生的童年妆点底色

2024-05-14李裕馨

阅读(教学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沛县德阳青年教师

李裕馨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素有“大汉之源”的美誉。千年楚风汉韵孕育了这里独特的人文风貌,也留下了许多值得称颂的传奇。直到今天,仍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2024年2月,记者来到这里,走进一位教师的教育人生,探访这位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我,并致力于用阅读为学生的童年妆点底色的阅读“点灯人”——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教师华德阳的故事。

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

谈起阅读,华德阳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成绩平平,在班级里并不突出,唯独痴迷于读书。原本这只是一项业余爱好,谁也没想到它最终能贯穿并影响华德阳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生。“读书是一件不早不晚的事,”华德阳对记者说:“而且它永远不会辜负拿起书本的人。当你有一天回顾来时的路,会发现读书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你的命运,让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华德阳的这番话是出于他自身经历的有感而发。从小时候起,华德阳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在他成长的年代,信息远不如今天发达,学习之余的娱乐方式也没有今天这样丰富。于是少年时的华德阳选择拿起书本,徜徉在先哲们的智慧海洋中。那些艰深晦涩的文字没有熄灭他阅读的热情,而是一遍遍地冲刷打磨着他的世界观,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为喜爱读书和写作,华德阳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学校的“桃蹊文学社”——文学社的名号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华德阳和他的同学们相信,朴实而凝练的文字,比那些五光十色的浮华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阅读经历的增长和写作技巧的不断磨炼,到了大二,华德阳脱颖而出,被选为社刊的编辑。这让他得以从全新的视角來审视自己的创作,通过比较自己和他人作品的不同,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点,华德阳很快成长为一个成熟老练的文学编辑,自身的写作水平也水涨船高。这段独特的经历还为他日后短暂离开讲台,参与《沛县教育》的编辑工作埋下了伏笔。

成为一名教师以后,华德阳不忘初心。在继续阅读自己喜爱的文学类作品之余,他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专业类书籍上。不仅如此,华德阳的写作生涯也并未因繁重的教学工作而停止。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彭城晚报》等媒体上发表了数十篇记录教育生活的随笔和散文。以此为契机,学校支持华德阳成立了“三人行”教师读书会,通过指导青年教师读书和写作来助力他们的专业成长。华德阳帮助青年教师修改论文和课题,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向报刊杂志投稿,带领青年教师读教育学书籍、写教育教学随笔,告诉年轻老师如何编校报和校对稿件等等。在他的带领和引导下,每一期《沛县教育》杂志都有学校青年教师的文章发表,多的时候一期杂志就能刊登学校教师文章五六篇。

除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华德阳当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他向校长提议要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在领导的支持下广泛开展阅读与写作活动,为学生们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他劝导家长通过共读一本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阅读打开亲子之间沟通的大门,从而不再缺席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凡此种种,都源于华德阳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几十年的感悟,就像他对记者说的那样,“读书,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今,他想把这个道理分享给他遇到的每一个人。

读书,完善学生的精神生活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华德阳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也把它作为自己带领学生阅读的指导思想。他对记者说:“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读书、思考以后的交流。比起记住了多少生字生词、学到了多少知识等量化指标,这无疑更加考验教师本身对阅读的理解。然而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作用于他们的精神成长。”

2020年,华德阳来到了沛县实验小学。他发现这里的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有阅读习惯的人少之又少。这也导致学生们普遍浮躁且不善交流,给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华德阳下定决心要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来改变现状。

“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这是华德阳扭转局势的两大法宝。因为自身的经历,他深刻地明白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于是他开始鼓励学生们写日记,不限字数,只要求他们写出一天中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所当然的,很多学生写不出来。这时,华德阳就会教导他们“写不出来是因为缺乏生活”“读书是写作的源泉,是另一种精神上的生活”。他告诉学生们,阅读,其实就是走别人走过的路,看别人看过的风景。只要静下心来把书读进去,就自然会有全新的感触和成长。当学生们逐渐接受并有所进步以后,华德阳又组织了“班级漂流日记”活动,让学生轮流在一本公共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生活。他希望他的学生们除了有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以外,还能学会用流畅简洁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得。华德阳会定期地评选出优秀的日记予以表扬,并积极向校报乃至于社会报刊投稿,还会在执教新班级时展示上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不断钻研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华德阳还尤其注重用读书和写作来“治愈”一些特殊的学生。由于沛县近年来乡村小学被成批合并、撤销,沛县实小的学生中多了许多新到城区的“留守儿童”。华德阳发现,许多留守家庭的学生不仅在阅读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长期和父母分隔的生活也导致他们在正常沟通交流方面都有所欠缺。他曾遇到过一个学生,无论如何教导都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也不愿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于是华德阳给了他一本《西游记》,并破例允许这名学生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不用听课,只要他保证把时间用来读书。一个学期过后,这名学生读完了一整本《西游记》,华德阳发现他已经能够兴致勃勃地加入同学间关于《西游记》剧情的讨论,也会主动向自己请教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还会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在日记中。就这样,一个原本浮躁且自闭的留守儿童,因为一本书而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而像这样的例子,在华德阳执教的班上还有很多。

一段时间以后,华德阳的学生学会了主动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他们的日记内容也不再仅限于一些琐碎的日常片段。华德阳很欣慰地看到,学生们开始记录一些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以及对身边现象的思考。随着班级图书角、“三人行”读书吧、爱心书屋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这股“我读、我思、我写”的风气甚至逐渐开始蔓延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好读书、不读好书的现象大为好转。“我希望让学生们明白,读书,既是经历别人的生活,也是在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华德阳说。

读书,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

事实上,华德阳发起的读书活动不仅涵盖了他的学生,还包括这些学生的家长。他深知仅靠自己在学校里、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一片自由阅读的小天地,来自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要想讓家长真正理解阅读的益处,就必须把他们拉到我们的读书活动中来,用阅读搭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家长看到学生如何在一本本书籍中收获成长。只要做到这一点,剩下的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华德阳对记者说。

起初,华德阳取消了自己班上的语文家庭作业,改为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自由阅读三十分钟。有家长不理解这种做法,在家长群中提出质疑。华德阳就向他们展示了学生的日记,上面一条条地记录着学生读书时的思考,和同学交流时的启发,以及终于有所体会的兴奋。笔迹虽然稚嫩,但条理清晰、逻辑顺畅、情感真挚。即使是最“顽固”的家长,也能清楚地看到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成长。在家长们的顾虑逐渐打消以后,华德阳趁热打铁,邀请家长们加入班级的“漂流日记”,把自己心中想对孩子说的话展示出来。一部分家长接受了他的邀请,开始与自己的孩子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交流。

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参与进来的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更愿意与自己聊起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分享自己心里的想法了,他们这才明白华德阳的良苦用心。于是在他们的号召下,几乎全体家长都参加到了这个日记漂流活动中来。这时,华德阳又告诉家长们:为了与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就应该读一读他们喜欢的书,最好是和孩子一起读。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每一次从书籍中收获成长的时候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赞扬,在他们遇到问题时从旁引导,从而构建更加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一次华德阳的劝说十分顺利,家长们亲身体会到亲子关系的改善后,对阅读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主动给学生买书、陪学生一起读书的家长越来越多。而华德阳也把这当做自己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班级群、家长会、家访……他抓住每一次和家长交流的机会,不厌其烦地宣传亲子共读的益处。“童年是一个人最宝贵、最纯净的阅读时光,”华德阳说,“我希望我的学生家长们不要因为种种急于求成、盲目攀比的功利心理而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用书本走进孩子的心灵,一路陪伴、指引他们度过这一段美好的岁月,这既是作为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真挚的期望。”

如今华德阳已经在沛县实小开始了自己执教的第四个年头,回顾这三年多来的变化,华德阳感慨颇多。他庆幸自己遇到了同样重视阅读,支持自己的领导;感激同事们对他工作的配合;更欣喜于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热爱读书、善于写作的学生。然而他还是对记者说,这些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从新课标、新教材、“双减”政策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到城市化加快、人口结构变动等社会环境的更迭,华德阳也势必要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但不管未来如何变幻莫测,他都将坚守自己那一份真诚而炽热的初心:用阅读为学生的童年妆点底色。

猜你喜欢

沛县德阳青年教师
沛县对“夺命之窗”开展“拆、破、清”专项行动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沛县靶向施策 探索“综合治安”新路径
沛县全力推动“9+1”场所防患于未“燃”
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车祸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德阳现代城市规划的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