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教学探索
2024-05-13张琴李艳宾唐松王远丽
张琴 李艳宾 唐松 王远丽
摘 要:科学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可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开辟新方向。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特点提出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思政元素和资源深入挖掘、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等方面阐述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的策略与实施路径,为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起到知识引领和思想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工程专业前沿;教学探索;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3-0093-04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politics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an develop a new direction for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rse "Frontier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necessity of curriculum politics idea integration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was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nd approach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politics into the course "Frontier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was elaborated based on th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politics elements and resources, and the reform of course assessment mode.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is cours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knowledge guidance and ideology guidance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Frontier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teaching explo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mplementation path
“課程思政”是新时代我们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新改革、新方向[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指示[2]。教育部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在该形势下,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到各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已成为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方面。
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是我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通识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生物工程的发展前景、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领域与发展空间,让学生坚定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向,并树立长远的敬业、乐业信念。为此,本文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思政元素和资源深入挖掘、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一 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特点
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特征,强调学习生物工程前沿知识基础理论及其在生物产业中的应用,以期增加学生对生物工程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开阔学生学术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以后从事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生产、研发以及进一步学历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主要针对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在第六学期开设,该阶段学生已学习完大多数专业课,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本课程的开设,意在介绍生物工程主要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与行业发展动态,帮助学生串联起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知识,了解专业特色与发展前景,坚定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传统的授课体系主要为教师讲授生物工程相关前沿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收获甚微,较难体现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各课程中的“贯穿引领”作用,该课程以往教学中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学习该课程时已完成了本科阶段几乎所有专业课的学习,但却难以将各专业课知识有效地融会贯通;②学生对专业的前沿、前景仍然不清楚,专业信心不足,尚难用已学的专业知识靶定即将面临的就业方向;③学生对专业的工科性质理解模糊,对考研专业的选择目的不明确,多选择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理学学科作为进一步深造的方向,较少选择工程类研究生方向。
二 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类课程中隐含着相当多的思政内容,值得高校教师去发掘整理[4]。与其他专业课不同,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不仅涉及较广泛的专业知识,还涵括了生物工程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成果,涉及历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和生物产业发展成果,以及发表在《Nature》《Cell》《Science》等顶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特点使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资料查閱、专业知识理解和技术掌握等方面,但对于这些研究领域所涉及的科学家的科研素质、科学精神及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精神等方面关注不多,而这些恰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坚定专业自信等的最佳素材,因此极有必要体现在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中。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以课程为载体,依据课程所蕴含的价值性来达到育人目的。因此,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所内蕴的上述价值,亟需授课教师从“课程思政”的角度予以加强,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习态度和理想信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科学道德素养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形成内在学习动力[5]、坚定专业方向和发展前景,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目标[6-7]。
三 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实施策略
实现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要紧紧围绕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改革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将思政思想与专业授课、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有机结合,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专题授课、主题讨论、专题汇报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客观、公正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 改革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做好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特点,本课程组采用专题模块方式实施教学,对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归类简化和延伸,以偶联课程思政;同时醒目专题标题,丰富专业知识内容,以彰显课程思政。各专题模块的标题和内容见表1。
教师按照上述专题模块开展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内容设计、学生专题汇报分组,同时围绕专题让学生查阅资料,并要求在课件制作、讨论、辩论及论文写作中融合思政元素。教师在课堂授课环节注重科研反哺,教研相长,将专业内容与思政资源有机结合讲授。在随堂练习、抢答、讨论等课堂环节中,让学生将相关的生物工程科学研究前沿与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一些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社会使命及专业的发展前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把本课程学习与课程思政以协同效应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深入挖掘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资源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下,要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做到知识与情感相融,理论与情怀并行,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8]。因此,课程教学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专业志趣和爱岗敬业等育人维度,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9]。在我校最新修订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都明确加入了德育元素。本课程具体思政元素和资源案例及预期成效见表2。
(三) 改革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考核模式
“课程思政”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融合性”,必须与具体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融合,以实现其价值引领作用[10]。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考勤,20%)和期末成绩(课程论文,80%)两项,改革后的考核模式仍包括这两项,但平时成绩的比例提高至40%,期末成绩的比例降低至60%,并且考核内涵更加丰富、考核目标和内容融入了思政元素。
改革后,课程平时成绩由线上学习、线下互动和专题汇报三部分组成,线上学习主要涵括课程平台访问、视频观看、在线讨论等,其中一些关于生物制造、生物安全、诺贝尔奖的视频主题及其在线讨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思政元素;线下互动主要根据在线签到、随堂练习、抢答及讨论等线下课堂表现进行评分,例如每次专题课初采用随堂练习、抢答及讨论的形式对上一专题模块内容的回顾,实质上加深了学生对思政资源的理解;专题汇报采用线下课堂汇报形式,学生按照专题分组领取任务,查阅相应文献资料,做PPT汇报,主要从对相关专题的契合度(20%)、对文献的理解(35%)、自己的见解(30%)和问题回答(15%)四各方面进行评分,通过这种案例开放式的考核更能触动学生内心,加强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的理解,增强专业自信心,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提高社会责任感。
期末考核中,学生按照前述专题汇报的分组情况,针对相应的专题,完成一篇生物工程研究前沿相关的文献综述课程论文,考核标准:论文内容契合题目(40%)、格式符合论文规范(20%)、有自己的观点(25%)和参考文献规范(15%)。为了防止格式的混乱,要求学生参照《生物工程学报》的中文模板写作,并要求字数为3 000~5 000字,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0篇。在论文写作中,基于一定主题的专业前沿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分析国内外的发展形式等都可以作为课程思政考核的成绩评价。
总之,通过课程考核模式的改变,特别是课程思政考核过程的引入,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具备大局观、世界观,能更明确自己毕业后将从事职业的方向及为社会发展行使的使命。
四 结束语
生物工程专业前沿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已经过三轮授课实践,第一轮授课正值2020年疫情防控时期,主要是在线直播授课,授课教师在各章节专题教授中均融入了课程思政资源。第二、三轮授课是在2021、2022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課方式,将表2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到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本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有助于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课程学习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大局观、世界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起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鹤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1):108-110.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3] 刘玲.高校课程思政的资源及开发研究——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分析[J].高教学刊,2021(19):164-167.
[4] 吴根福,吴科杰.生物类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21,38(3):116-119.
[5] 张华.思政课翻转课堂增强大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2):1-3.
[6]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7] 曹喜涛,张建平,张业顺,等.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微生物学》为例[J].轻工科技,2018,34(12):164-165.
[8] 许耀元.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智库时代,2020(3):209-211.
[9] 姚立健,金春德,彭何欢,等.农林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6(3):100-105.
[10] 雷莉,胡劲松.“课程思政”融入“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途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24-25.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生物工程专业前沿”(2021kcszsfkc045);2020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20kcszjxtd06);2021年度安徽工程大学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生物工程专业前沿”(2021szjpk04)
第一作者简介:张琴(1980-),女,汉族,四川雅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工程教学和科研。
*通信作者:李艳宾(1983-),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教学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