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丰富学校思政大课内涵
2024-05-13郑慧琳
郑慧琳
1913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家乡集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后正式命名为集美学村,这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集美学村的文化百余年来一直教育和规范着集美学校师生的言行。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努力挖掘“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开展具有诚毅特色的系列化、常规化五育融合活动,将“嘉庚精神”渗透在“文化、课程、活动、实践”四个育人平台。
建设文化景观,营造传承“嘉庚精神”的浓郁氛围
嘉庚建筑风格。学校8.2万多平方米校舍,独具嘉庚建筑风格。燕尾脊、“嘉庚瓦”坡屋面、红色墙砖、石材墙面、富有韵律的廊拱,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嘉庚建筑”風格。
嘉庚人物景观。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屹立在校园教学楼群间的广场上。师生活动经常在这个区域开展,日日时时受到“嘉庚精神”的感染熏陶。
“嘉庚体”石碑。在图书馆外的绿茵中,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诚毅”两个大字。在学校东门入门处的广场上,矗立的是“诚以待人 毅以处事”的“诚毅”校训。这些字选自陈嘉庚先生早年的书信墨宝,师生们尊称其为“嘉庚体”。如今“嘉庚体”已经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嘉庚语录碑廊。语录碑廊位于教学区,是师生们每天上下课的必经之道。语录碑廊收录了嘉庚先生的重要言论和珍贵语录,涉及爱国爱乡、兴学育人、诚信果毅、艰苦创业等诸多内容,是校园里又一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学校依托独具嘉庚风格的建筑楼群、嘉庚先生的语录和塑像等物质载体,充分挖掘校本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创设“一草一木皆有文化底蕴,一处一景尽显嘉庚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
开设校本课程,领略“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
“嘉庚精神”成为校本课程。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教材和课程学习,带领诚毅学子领略“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教师采用多样、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铸造自尊、自强、自爱、自律的精神品质。
开展陈嘉庚教育思想实践研究。课题“践行‘诚毅校训——校园特色文化的应用实践研究”已到中期报告阶段,美术组“描绘嘉庚建筑 传承嘉庚文化”、历史组“初中历史课堂基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下的自信教育的研究”等与“嘉庚精神”和“诚毅”文化密切相关的课题已结题。
将“嘉庚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每周的班会课,各班分别进行主题为“嘉庚精神生‘声不息”的班级文化介绍分享,让学生自觉接受“嘉庚精神”和“诚毅”文化的感染熏陶。
开展实践活动,搭建“嘉庚精神”的传承平台
构建融合育人的嘉庚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百年来,嘉庚先生所强调的“劳育结合”办学理念,成为集美教育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我校秉承陈嘉庚先生的教育思想,注重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构建融合育人的嘉庚特色劳动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
组织学生参观陈嘉庚故居等纪念圣地。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故居内陈列有嘉庚先生珍贵的手稿、衣服、日常用具等遗物及其一生中重要活动的图片等,它们展现出陈嘉庚先生经营事业的聪明才智和勤劳俭朴、倾资兴学的高尚品德及赤诚的爱国情怀。其中,鳌园中的建筑和雕刻,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思想。鳌园里短墙、栏杆、亭柱等处,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题赠的诗词和对联,盛赞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品德。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嘉庚精神”教育。清明期间,学校还会组织师生代表祭扫陈嘉庚陵园,缅怀嘉庚先生光辉的一生和他的伟大贡献——这项活动已成为师生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传统活动。学校以此促使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诚毅”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升华,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爱国情怀。
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社团活动。规范化、特色化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嘉庚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社团以积极健康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多层面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社团成为广大学生展示才华、拓展自身素质的舞台,成为学子在校园践行“嘉庚精神”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其中,“诚毅版画社”以“嘉庚精神”、闽南文化、厦门风光为创作题材,社员们充分发挥个人创意,在教师的辅导下从构图、打稿、刻版到印刷,最终呈现出精美的单色版画、套色版画、多色版画等多种作品;以发扬创新的“嘉庚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活动,科学与游戏融合,知识与实践碰撞,创新与想象驰骋,是学生自觉践行“嘉庚精神”的大舞台。
从建设文化景观、营造传承“嘉庚精神”的浓郁氛围,到开设校本课程、领略“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再到开展实践活动、搭建“嘉庚精神”的传承平台,我校通过构建由物化形态到观念形态再到实践形态的学校文化认知体系,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丰富了校园大思政课的内涵。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集美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