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及价值

2024-05-12李承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教学法

李承燕

临床教学和临床带教是当前医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能够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核心在于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框架,将学习过程置于存在问题的情境当中,通过相互合作提升学生的专项能力[1]。因此,采用PBL 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挖掘专业潜力,积极参与临床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证明了其有效性[2-3]。所以本次研究也将围绕该教学模式展开探索,调整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学习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7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1∶1 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所有学生均为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排除标准:请假时间超过1 周。观察组男12 名,女23 名,年龄19~23 岁,平均(21.0±0.2)岁;对照组男14名,女21 名,年龄18~22 岁,平均(20.5±0.4)岁。2 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2 组学生的课时均为10 课时,每节课45 min。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由带教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向学生介绍消化内科相关的临床知识,重点强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向学生详细分析典型病例,并组织其观看教学视频,耐心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PBL 教学法。

(1)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设立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提前将问题发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准备时间[4]。

(2)分析问题。学生在获知教师布置的问题后,开始查阅现有的教材内容。若教材中无法找到相关解决方法,则需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完成内容的初步规划。此外,学生也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或自行组成小组,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针对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交流和讨论,深入分析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疑难之处,尝试合作解决部分问题。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教师在分配任务后应进行总结和反思[5-6]。

(3)解决问题。针对本科室的临床教学特点及其临床工作要点,教师以多样化的问题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对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旨在今后减少患者的痛苦程度[7]。PBL 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整合信息,完成交流反思。这些经过归纳总结与分析讨论得出的观点内容能够形成持久记忆,使学生在获得问题答案的同时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兴趣[8]。

1.3 观察指标

在带教结束之后比较2 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学生的成绩越好。

统计学生对带教过程的整体满意度,并将结果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

2.2 2 组对带教过程的整体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过程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过程的整体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消化内科作为医院的一个临床重点科室,涉及多种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显著,特别是部分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影响学习效果。例如,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许多患者会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下降和贫血等,又如慢性胃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需与反流性胃食管炎进行鉴别和分析等[9]。这些知识若仅依靠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教学和实践操作至关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需保障教学内容的宽泛性,以在实际诊疗环节中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10]。另一方面,需结合教学需求,使学科知识涵盖理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特别在涉及病理生理或解剖内容时,还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相关设备和医疗器械,包括影像资料的分析与评估,以培养学生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消化内科学生需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消化内科知识应用于诊疗过程[11]。总体而言,消化内科课程知识复杂且实践性强。传统带教模式难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知识,因此其整体带教效果欠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临床带教模式,确保带教效果,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优秀的消化内科医学人才。在医学生培养中,临床带教是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带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其专业内涵,还能提升其循证实践能力,切实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其临床思维,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然而,受教育观念、教育文化、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带教方式仍占主导,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际带教过程中,学生往往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和简单的临床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且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资源匮乏及教学模式老旧等问题凸显。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临床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不仅需具备高深的医学理论素养,还需具有医者仁心。这就要求严谨地制定针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这也会直接决定整个医疗体系的建设水准[12]。医学生课程繁多,需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复杂,且需在短时间内掌握系统知识体系。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许多医学院校或医院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单方面灌输知识。这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仅能通过课后阅读相关书籍进行知识拓展。而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虽通过示范教学讲授重难点知识,但学生在记录信息后重复练习时仍难以掌握相应技巧[13-14]。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操能力训练,均存在教学效率低和教学质量差等问题,教师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将知识系统化并条理化地传授给学生。

PBL 教学法最早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该方法的是美国著名的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巴罗教授。随着对教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PBL 教学法在很多课程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带教实践中,应用PBL 教学法可以使课程的临床带教需求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均得到充分满足。PBL 教学法高度重视学生在带教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临床带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消化内科的临床带教是学生在正式进入临床实践中非常关键的过渡阶段,临床带教强调让学生不断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带教过程中,严格从消化内科教学大纲中的各种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掌握各种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同时还可以与各种相关学科进行横向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确保其快速地适应岗位要求。PBL 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以建构主义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倡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出发,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意识,借助问题传授各项知识。整个探究推理过程旨在促进教学反思,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负责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习惯[15]。学生在通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评价时应结合具体的考核方式,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全面反映学生在专科理论、沟通表达、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及信息评估等多个方面的学习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同样可以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而非过度依赖教师提供问题[16]。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PBL 教学法能有效提升临床带教学生的理论掌握和实践能力。

PBL 教学法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临床工作和护理教育发展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让带教老师从实习阶段开始引导学生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全面强化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消化内科教学中的问题,有效克服了知识复杂且难以串联的困境。此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反馈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17]。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过程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BL 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PBL 教学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基于科研项目式的学习中,带教老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此,学生能够从真实的临床场景或病历资料中提炼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炼出实用性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关键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还要注重培养其成功素养,如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带教者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如学习内容是否适宜、探究过程是否合理、项目执行的有效性以及项目成果的质量等。学生根据反馈信息接受意见和建议,基于反馈改进学习方案,并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和心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PBL 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难以有效地从该方法中获益。因此,需要将传统教学法与PBL 教学法有机结合,共同构建未来的标准化教育体系[18]。

综上所述,PBL 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评分,还可提高对带教过程的整体满意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消化内科知识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教学法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