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形成性评价在《药物治疗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4-05-12苏金环赖艳
苏金环 赖艳
近年来,采用“线上/线下”将在线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是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趋势。药物治疗学作为临床药学的核心课程,主要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应用临床医学与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的治疗。该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与药理学知识,又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系统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临床思维[1]。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和策略等方面的持续观察和不断反思所做的发展性动态评价[2]。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3-4],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6]。因此,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课题组尝试将SPOC 融入临床药学教学中,利用重庆医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富媒体形式,优化重组教学资源,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构建适合学生的基于SPOC 的临床药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1 年9 月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2017 级临床药学专业的68 名学生作为观察组,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的67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2016、2017 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均学习过《药物治疗学》课程。排除标准:非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观察组采用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 组教师相同,学生的学时也相同,且期末考试难度相近。观察组中男36 名,女32 名,年龄20~23 岁,平均(22.35±0.67)岁;对照组中男35 名,女32 名,年龄21~23 岁,平均(22.46±0.58)岁。2 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统一讲授理论知识,结合案例进行。该课程的核心为培养药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学以致用,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每次课程有2 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 个学时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通过被动和主动的方式模拟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和讨论的真实情景,以训练思维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
观察组应用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教学环境建立与教学资源准备
SPOC 需要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的学习环境,优慕课平台设置有完备的教学模块[7-8],本课程选择其作为自主学习的载体。由教务处对准入权限进行把关,课程负责教师创建教学空间,确保临床药学专业每名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教师在授课前按照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完成教案的准备和教学视频的录制工作(将学习目标作为任务点分别录制视频)。以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课程为例,课程设置与传统教学一致,同时教师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进行SPOC 中教学视频的设计和录制,即围绕学习目标和案例选取有助于理解知识点及扩展视野的素材。
1.2.2 课程评价体系的确定
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准确的考核评价,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形成性评价不只是局限于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单向评价模式,可以既兼顾教师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又结合到学生间评价等[9-11]。因此,利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进行评价和考核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于是,鉴于其在教学考核评价中的优势,将形成性评价纳入本次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探讨基于SPOC 学习模式的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改革在临床药学本科生教学的可行性。
1.2.3 课程组织实施
1.2.3.1 课前导学
课前1 周,在班级群里,介绍SPOC 混合教学的理念,绘制课堂目标和流程图(见图1)。介绍课程组织方式、教学资源及学生的分组、学习任务和课程各阶段考核评价指标。
图1 SPOC 混合教学模式流程图
1.2.3.2 课前在线自学
教师提前将精心准备的SPOC 教学视频、课件、参考资料和在线作业上传至优慕课平台,并发布学习任务。课前,学生在线根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重点,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可通过在线讨论、查找学习资料以及提问等方式来学习,并按时完成在线作业。教师利用平台数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疑难点,在课堂上进行答疑和讲解。在此阶段,考核评价指标包括网络平台学习、在线讨论及作业完成情况。见表1。
表1 基于SPOC 的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的形成性评价
1.2.3.3 线下课中学习
教师针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汇报和反馈,重点讲授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设置课堂答疑的互动环节,及时解决每个学生的疑问。教师可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并一起讨论和归纳总结。如《深部真菌病的药物治疗》章节中,提出问题: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中一线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 的不良反应和药学监护重点?通过案例学习,设计关于两性霉素B 的多个不良反应的问题和药学监护问题,如低血钾的处理、寒战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处置、药物稳定性和溶媒配伍问题等。通过模拟临床病例,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增加学习趣味。此外,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的知识点与临床实际联系较为紧密,PBL 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于重难点问题,启发学生联系临床实际进行分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培养临床思维。教师全程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此阶段,考核为课堂表现、小组互评和考勤。见表1。
1.2.3.4 课后巩固
课后,学生针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知识,结合文献和临床案例达到融会贯通,并通过完成作业来梳理并内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拓展思维,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此阶段,考核为学生自评和作业报告。见表1。
1.2.4 评价分析
在每个阶段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对照形成性评价指标点,根据每1 次课前、课中、课后的获取的数据,得到本次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教师对这些客观信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和改进措施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让教师在教学效果不理想时考虑调整教学策略,对前期薄弱的环节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安排[12]。此外,对问题改进情况持续跟进,由此形成1 个PDCA 的反馈机制。
1.3 观察指标
(1)考试成绩:在2 组学生期末考试试题难度接近的情况下,以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课程为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总分100 分,其中<60 分为不及格,60~<70 分为及格,70~<80 分为中等,80~90分为良好,>90 分为优秀。(2)教学满意度:通过向观察组68 名学生和对照组67 名学生无记名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将结果分为赞同、无差异、不赞同,赞同率=赞同人数/总人数×100%。(3)自主学习能力:对观察组在SPOC 教学平台访问课程的每周人均次数和人均观看课程视频时长进行统计;对对照组在课后学习课程的每周人均次数和人均学习课程的时长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名(%)]
2.2 2 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各方面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名(%)]
2.3 自主学习能力
观察组在SPOC 教学平台访问课程的每周人均次数达到了(20.41±2.23)次,高于对照组的(6.70±1.4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08,P<0.001)。观察组人均每周观看课程视频时间达(139.77±2.67)min,高于对照组的(65.46±2.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983,P<0.001)。
3 讨论
3.1 本次教学尝试的结果探讨
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普遍反馈满意度较高。由于线上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学习模式革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探索和创新”作为课堂的核心。它转变了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从单纯的“讲师”转变为“导师”,负责引导、协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和药物治疗案例的学习与分析。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答疑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使他们从传统的“忠实倾听者”转变为借助SPOC平台和实体面对面课堂的自主学习者。这种模式避免了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进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SPOC 作为继MOOC 之后一种新的在线教学模式,以人数少、规模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特点提高了教学参与度、师生互动性和课程的完成率;对课程设置了准入条件,只有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才能进入SPOC 学习体系,这有利于开展面对面的实体课堂教学[13]。视频课件短小精悍,教学内容主要讲授关键知识点,可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并了解学习要点。这种自主高效的创新性学习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该课堂模式无论是教学资源提供、教学平台架设,还是面对面实体课堂互动,都为学生提供了智慧学习的保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时间进行学习[14],并且方便教师关注到每名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10,15],及时进行引导、监督、管理和帮助。再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问题探究的过程,是一个查阅资料、内化知识、拓展思维和与同学共同学习探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SPOC 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于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如果只是单纯的线上教学,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无法关注课堂活跃程度和学生状态,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各自的缺点[10]。
3.3 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优势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不仅有终结性评价的优点,即对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的促进作用,而且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不断的评估有利于师生及时获取教学反馈并调整教与学,也有助于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12,16]。
3.4 SPOC 混合教学在感染药物治疗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在线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若学生自觉性较差,自制能力不足,且线上学习经验匮乏,往往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为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实践,改进评价方式与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探讨,积极展示自我,从而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支撑[17-18]。此外,导学环节同样重要,需加大对学生的考核与奖惩力度,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
综上所述,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学的在线教学融合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和改进阶段,仍需持续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容。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背景下基于SPOC 的临床药学实践探索的教学系统,建设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使该教学模式逐步成熟,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