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贯流式电站机组多水头协联优化与负荷寻优
2024-05-12时志能曾辉斌
时志能,赵 彪,曾辉斌,刘 宇
(1.湖南五凌哈电能效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2.五凌电力有限公司近尾洲水电厂,湖南 衡阳 421200)
0 引言
灯泡贯流式机组具有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1],运行中导叶、桨叶协联关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组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工程实际中,由于模型试验偏差、水头测量或给定不准确、真机制造偏差及流道差压等原因,造成机组并非在最优协联关系下运行,影响水轮机的效率及运行稳定性[2],如:原型水轮机与模型水轮机存在相似性偏差,导叶及桨叶加工及安装存在偏差等,机组协联曲线仍存在修正、调整的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在机组协联关系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水轮机效率可降低2%~8%,A 级检修间隔缩短2~3 年,部分机组甚至出现额定水头及以上无法满足额定出力要求的现象[3,4]。
某灯泡贯流式电站装设3 台机组,额定水头6.8 m,水头运行范围3.0~10.0 m,额定转速75.0 r/min,额定流量361 m3/s,额定功率21.06 MW。受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的影响,电站机组长期在中高水头、低水头运行工况来回穿越,同时下游电站投运后,机组高水头运行时间明显减少,为此有必要验证并尝试优化中高水头段的协联关系,以实现机组安全稳定性指标可控、电站发电量最大化目标。
1 机组协联优化测试方法及评价策略
1.1 试验水头选取
从2010~2022 年各水头段统计数据来看水头8.0~10.0 m 占比约为46%,7.5~8.0 m 占比约为30%,7.0~7.5 m 占比约为10%,电站在高水头的运行时间超过86%。自2016 年下游电站投运后,8.5 m及以上毛水头未再出现,机组主要运行在6.5~8.5 m毛水头段区间,2017~2022 年在该区间的平均占比达90.67%,且在7.0~8.0 m 毛水头段区间的平均占比为88%,为此,协联优化水头选取为7.0 m、7.5 m、8.0 m。
1.2 协联优化测试方法
真机协联优化实践中,一般采用相对效率试验对模型换算的协联关系进行优化[5],以调速器采集水头、机组有功、主要部件的振动和摆动数据为基础资料,在兼顾效率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予以修正。具体方法为:①将运行水头调整至试验所需水头,并在测试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发电机功率因数为额定值或接近1;②调速器切现地控制,通过固定导叶开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桨叶开度的方式获取相对效率和振摆测试结果,以确定不同水头、各导叶开度下的最优桨叶开度。
本文采用基于功率特性、效率特性、振动特性的多目标协联优化寻优方式来确定水轮机的协联关系,即:在主要振动和摆度测点(以水导X 水头振动测点为主)峰峰值无较大变化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轮机流量和效率对机组功率的联合影响,7.0 m 水头时以机组功率最大为判定依据、7.5 m 和8.0 m 水头时以机组效率最优为判定依据,确定最终的协联关系。
1.3 调速器协联关系转化
调速器的导叶、桨叶协联关系为离散数据,水头一般为取整或水轮机特征水头,导叶和桨叶开度一般间隔5%~10%,由于桨叶开度均随动导叶开度,已知任一水头及导叶开度,均可按式(1)~式(3)、图1进行桨叶开度的线性离散计算。
图1 水轮机导叶、桨叶协联关系换算
其中:GV为导叶开度,BO为桨叶开度,H为水头。
2 机组协联优化分析
以2 号机组为试验对象,3 个水头的协联优化关系曲线如图2 所示,从效率最优方面考虑,水轮机导叶在小开度工况,桨叶需往开的方向优化;在大开度工况,桨叶需往关方向优化。在主要振动测点数据变化不大及现有导叶开限不变的前提下,为追求机组功率及效率最大化,相比原协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图2 3 个水头下的协联关系优化前、后对比
(1)7.0 m 水头时电站处于临界弃水状态,此时电站来水充裕,导叶开度大于80%以上工况,机组相对效率适当减少,最大降幅为0.56%,桨叶开度增加后,功率增加0~0.37 MW。导叶开度75%以下工况,桨叶开度增加后,机组相对效率和功率同步增加,其中相对效率最大增幅为1.97%,功率最大增加值为0.36 MW。协联优化后,灯泡体X 向水平振动、组合轴承、水导轴承、转轮室振动峰峰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桨叶开度增加后,除转轮室轴向振动总体呈下降趋势外(最大降幅为68 μm),主要振动测点峰峰值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且变化值均在±15 μm 以内,机组稳定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2)7.5 m 水头时电站为非持续满发状态,导叶开度75%以上工况,桨叶开度最大降幅为5.12%,相对效率提升为0.09%~2.04%。导叶开度70%以下工况,桨叶开度与机组相对效率同步增加,桨叶最大增幅为7.09%,在7~10 MW 工况范围内,机组功率提升值为0.35 MW。协联优化后,灯泡体X 向水平振动、组合轴承、水导轴承、转轮室振动峰峰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桨叶增加或减小后,主要振动测点峰峰值有增有减,机组稳定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其中水导轴承X 向振动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各测点变化值均在±25 μm 以内。
(3)8.0 m 水头时电站为非持续满发状态,导叶开度70%以上工况,桨叶开度最大降幅为3.12%,相对效率提升0~0.95%。导叶开度65%以下工况,桨叶增加后,机组相对效率同步增加,在7~11.5 MW工况范围内,机组功率提升值约为0.28~0.36 MW。协联优化后,灯泡体X 向水平振动、组合轴承、水导轴承、转轮室振动峰峰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桨叶开度增加或减小后,主要振动测点峰峰值有增有减,总体而言,机组稳定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其中转轮室Y 向振动峰峰值在导叶开度59.73%工况下最大降幅为51 μm,组合轴承Y 向振动在导叶开度54.8%工况下最大降幅44 μm,其余测点波动变化值均在±20 μm 以内。
根据近5 年2 号机组在各水头下的出力范围占比,水轮机经协联优化后,年平均可实现增发电量约为17.7 万kW·h。
针对轴流转桨式或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根据水轮机模型特性曲线的单向变化特征,不同水头对应的导桨叶协联关系均不存在交叉点,而水头差值式(1)和式(2)、开度差值式(3)的分母均为正值,故交叉类型的协联关系不会引起调速器协联关系计算的逻辑错误,同时在满足机组稳定性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大开度调整导叶和桨叶的优化关系,达到实现电站发电量最大的目标。
3 结语
在机组稳定性无明显突变的前提下,从机组效率及功率最大化方面考虑,7.0 m 时电站处于临界弃水状态,以追求功率最大化优化协联关系,桨叶开度主要以增加为主;受来水及库容影响,7.5 m、8 m 时电站无法持续满负荷运行,主要以优化效率为主,低负荷工况下桨叶开度增加后相对效率同步提升,高负荷工况则降低桨叶开度以提升相对效率。协联关系优化后,主要振动测点峰峰值有增有减且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机组稳定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