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联合无创呼吸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4-05-12林永春翁建斌
林永春 翁建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呼吸衰竭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而无法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引起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该疾病患者病情严重且以老年患者为主,成为影响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重症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绀、神经精神症状等,目前在临床上对于重症呼吸衰竭的治疗尚未形成“金标准”,多以机械通气来改善患者肺功能,但在长期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同时患者长期卧床治疗还会引发肌肉萎缩、压疮、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2]。呼吸机作为一种无创通气措施,常被用于重症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中,本文通过对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联合无创呼吸治疗对于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OI)及肺功能指标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8.39±3.28)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8.48±2.19)年;呼吸衰竭类型:Ⅰ型18例,Ⅱ型20例;原发病:肺炎11例,哮喘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7.38±3.26)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8.31±2.17)年;呼吸衰竭类型:Ⅰ型20例,Ⅱ型18例;原发病:肺炎12例,哮喘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21年修订版)》[3]中对呼吸衰竭的判定标准;②患者对本次观察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次观察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①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②伴有恶性肿瘤,预计生存周期不足3个月的患者;③伴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德国万曼无创呼吸机(VENTImotion2)进行辅助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根据患者的实际面貌体征及病情选取不同的规格的口鼻面罩,以保障患者面罩气密性。连接监护仪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呼吸机模式调节并固定为S/T模式,呼吸机参数设置为氧流量2~8L/min,吸气压力8~10cmH2O(1cmH2O=0.098kPa),呼气压力2~5cmH2O,呼吸频率(RR)12~15次/min,观察患者反应结合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吸气正压,1次/h,最终达到10~25cmH2O。呼吸机的氧饱和度控制在90%以上,治疗频率为3h/次,2次/d,3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减少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最终实现脱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进行治疗,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给予患者神经肌肉电刺激,1次/d,而后进行肌肉按摩,引导患者展开肢体被动活动,3次/d,30min/次。针对患者病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体位管理,以半卧位或仰卧位展开无创通气,体位调节频率为6h/次,视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后期可延长至12h/次。肺康复锻炼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一旦出现缺氧等异常状况时即刻停止。(2)第二阶段:指导患者展开呼吸锻炼,分为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类,早晚各1次,10min/次。同样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排痰。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指导患者进行四肢抬高锻炼,依照从上肢到下肢的顺序展开,锻炼过程中动作保持匀速。其次使用拉伸无力气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提升肌肉耐力,3次/d,锻炼时间视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为准,锻炼时间不可<30s。每日定期对患者床头进行抬高,抬高范围在70°~78°,每次抬高时间需持续1h。(3)第三阶段:对呼吸机模式进行调整,转换为压力支持模式,视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间歇性脱机,初始阶段脱机时间为2h/d,后期逐渐延长脱机时间。每天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排痰,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在呼吸机脱机期间加强患者肺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吹气球等提高肺功能,锻炼时间需>20min,2次/d,在后期可逐渐延长锻炼时间。观察患者病情康复情况,指导进行带机下床锻炼,初期围绕床边进行站立、坐姿以及踱步等锻炼,后期可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和锻炼强度。
1.4 观察指标 (1)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测量OI,OI越高表明患者的呼吸功能越佳;(2)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以此判断患者的肺呼吸功能;(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谵妄与下肢静脉栓塞。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OI比较 治疗前两组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OI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OI比较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χ2=10.345,P=0.001<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呼吸衰竭作为ICU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由支气管炎等因素形成气道阻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易出现CO2潴留、缺氧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致患者因缺氧而呼吸障碍、心搏骤停,甚至死亡[4-5]。
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以加强呼吸支持为主,呼吸机作为一种无创机械通气手段,通过在患者吸气过程中提供压力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碍,促进机体内肺泡通气量提升,降低患者呼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患者还能依靠呼吸机提供外源性呼吸压力来抵御内源性呼吸压力所引起的吸气阻力,缓解因自主呼吸而产生的疲劳感,有效纠正缺氧和CO2潴留[6-7]。但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长期卧床也会导致患者受力部位压力增加,引发压疮、下肢静脉栓塞等问题[8]。本次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基础上联合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来改善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肺康复锻炼作为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有效手段,针对患者实际呼吸情况精准分析,制定个性化康复锻炼计划,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了对计划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康复锻炼计划,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本次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将患者肺功能康复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肢体锻炼为主,通过肌肉按摩、体位管理、气道管理等指导患者锻炼。肌肉按摩能缓解患者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流恢复正常,为康复锻炼创造良好身体条件;体位管理能够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气道管理能促进分泌物排出。第一阶段康复锻炼能够使患者体征保持在稳定状态,促进后续康复锻炼计划顺利展开。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增加呼吸锻炼使患者肌肉功能、呼吸功能进一步提升,提高患者身体耐力。第三阶段中患者逐步摆脱呼吸机治疗,实现自主呼吸,并以深呼吸、吹气球等形式锻炼肺呼吸功能,后期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锻炼,保障身体功能恢复正常,促进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回归到正常生活。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的优势在于能够明确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流程,设置相应阶段科学锻炼方式,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循序渐进的提升,与常规肺康复锻炼相比更具针对性,每项锻炼力度、频率都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进行,有效优化肺功能指数[9]。OI作为反映肺换气和通气功能的指标,在吸氧状态下能够有效反映机体缺氧情况[10]。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第14天OI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阶段设置对应强度的肺呼吸功能锻炼,使患者的肺功能指数不断提升,表明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联合无创呼吸能有效提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指数,促进患者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提升,改善呼吸衰竭症状。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提示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中采用呼吸训练,指导患者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的方式来增加呼吸肌群的舒张与收缩能力,使得呼吸膈肌活动幅度得到提升,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水平的提高。此外,本次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采用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中第三阶段指导患者进行脱机锻炼,能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而下床锻炼、肢体活动等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压疮发生率,显示出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对于降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阶段式早期肺康复锻炼联合无创呼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