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现状与路径探研

2024-05-12尹凤娇

成才之路 202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教学评价立德树人

尹凤娇

摘要: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肩负着课程思政教育的重任,但其思政功能仍相对弱化。文章分析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的必然性,探讨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并从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规律、持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评价、逐步改善外部教学环境等五个方面探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探索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方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2-004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2022年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英语课程创新研究(编号:2022ZJY1249)研究成果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思政教师,或者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经常性地开展思政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未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武美香[1]、张雪[2]、聂欢[3]等对不同中小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不愿思政、不懂思政、不会思政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教材中隐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对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办法不多,教师本人的课程思政教学素养不高,学校对课程思政教学仍缺少制度保障等。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堪忧。面对“思政知识”“英语知识”几乎零基础的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并非易事。本文分析英语课程思政弱化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的必然性

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界定比较多,有人认为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举措,有人认为是新的教育体系,有人认为是新的教育形式。高等教育领域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比较成熟,本文对比分析赵继伟[4]、韩宪洲[5]、高德毅[6]等学者在高等教育领域对“课程思政”的解读,尝试从微观层面把英语课程思政界定为:教师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相关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挖掘,并结合自身的思考,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相关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在进行英语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显然,教育目标决定教育选择。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需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国家教育的路线和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是面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人才而提出的国家教育战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所以思政元素、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程和课堂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另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重任[7]。所以,从学科内在发展的需要看,英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都必须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二、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

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够,导致英语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

认识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为。笔者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背景了解不足,理解不深刻,会严重影响其开展课程思政的动力。部分英语教师不太关注思政教育改革的宏观战略,对当下为什么要大力实施课程思政不太理解;虽然多数教师认可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有积极的意义,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认同“英语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一些教龄较低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不高。

事实上,随着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而个别西方国家企图采取贸易战、科技战等多种逆全球化操作手段影响中国的稳定和发展。部分学生若因此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将产生不良的后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英语作为一门直接对接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学科,承载着传播国内外先进文化思想的重任,英语课堂是文化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当前,部分学生经验不足,自制力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少数学生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形成诸多不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所以,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教学中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成为一种习惯。

2.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导致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思政理论基础,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但总体来看,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一些小学的英语教学由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兼任的现象较普遍,更不用說配备具有较强思政功底的英语专业教师了。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难以抽出时间提升自身的思政修养。

笔者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部分英语教师缺乏隐性课程思维和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技能。有的教师浅显地认为,英语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结合就是课程思政教育;有的教师仅仅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引入一些思政相关的案例,而对案例的解读不充分。总体而言,一些学科教师面对课程思政仍处于应付状态,而不是自愿或者自主要求做好课程思政。一些英语教师对英语教材中隐含的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有限,导致英语课堂融入思政元素相对牵强,教学理念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欠佳。

3.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导致英语课程思政整体推进缓慢

教育是受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影响最直接的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分数论英雄”的基础教育发展环境,是课程思政功能弱化的现实原因。部分学校和学生更多地关注英语考试的分数,英语演讲、比赛的排名,是否达到出国留学的要求等。甚至有的学校和学生把英语成绩不佳、哑巴式英语现状,都归结于英语学科教学是否合理等。

笔者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部分学校对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课程思政教育仍未上升到学校的顶层设计,并且未形成系统性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政策文件;部分学校专门针对课程思政教学举办的培训教育不多,甚至一些教师从未接受过专门的培训;部分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关注点仍集中在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面,未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制度,难以有效推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三、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的路径

1.科学定位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所以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第一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并提出“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具体的课程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思考教案中的课程目标“如何才能撼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来说,英语课程至少需要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四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并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9]。教学过程的设计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分阶段渐进式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从“比较与判断阶段”过渡至“调试与沟通阶段”,再升级为“感悟与内化”阶段。

2.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规律

一般来讲,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思政元素主要有三类:文化自信类、思想引领类、应用意识类。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元素,主要是在对比中外文化异同的基础上,阐述中国文化的“美”和“好”,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思想引领方面,主要是在课程中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元素。英语教材的内容主要涉及国外的文化和人的行为意识,教师是把握学生思想的关键。因此,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时要坚定“中国立场”,使课堂呈现出“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国家气派”。应用意识方面,教师应客观看待英语的作用,通过生活中积极的案例比较“学好英语”与“学不好英语”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进而激励学生自觉学习英语。

3.持续修改完善教学方案

教案包含较多的要素,其中教学内容和内容的呈现形式是需要持续完善的关键方面。

(1)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把它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因此,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不仅是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思政素养高低的直接体现。教师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应注意结合课程特点并掌握一定的方法。英语属于语言学类、社会学类课程,为保证原汁原味,教材内容涉及的中国元素少,需要教师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和优化,尽可能找出教材中能够切入思政教学的词语和句子,再围绕该词、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堂外的资源,补充、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组织好课程思政教学。思政教学需要实现思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内在行动,故学术界习惯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思政教学过程。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过程,再现思政教育情境,用“真实”的情境来吸引、感化学生。情境再现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看图片和文字,也可以通过听故事、听音频、看视频、做游戏再现情境。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储备给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通过“学习强国—电台—听英语”就能找到很丰富的教学资料。所以,基于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过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无疑成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首选。在选择课程思政视频资料时,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视频内容应与本节课程内容或者当下学生的行为有较强的关联;二是视频时间不宜太长,最好有中文字幕;三是必须适当解读视频内容或者组织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因为学生的视野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引導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误解。

4.改进教学评价,注重课程思政导向

“考试成绩”一直是检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成效的主要指标,在国内教育界已根深蒂固,但这种以知识目标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极为不利。一方面,课程思政考核不仅仅要考核学生,还要考核教师;另一方面,思想转变很难用客观的试题和答案来衡量。分析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评分标准,笔者认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需要从四个维度来考虑:一是课程设计理念是否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二是教学内容是否包含课程思政元素,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分配是否合理;三是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支持课程思政教学;四是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元素是否有效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

5.改善课程思政教学的外部环境

(1)推进课程思政理念入脑入心,改进义务教育领域课程思政教学环境。之所以课程思政推进不够、效果不佳,归根结底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把升学考试的地位排在立德树人之前。近期,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非常大,说明国家层面已经清晰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任务的紧迫性,这就要求各级管理部门、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应主动作为,切实落实好国家政策,努力营造好课程思政教学环境。

(2)推动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培养优质的英语教师。要取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思政教学的大幅度改进,就需要各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思想素质过硬、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和专业教学技能兼备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师。

(3)推动英语教材的改进,合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毋庸置疑,教材需要融入思政内容,但是在英语教材中若生硬地植入思政内容,既不利于教师创设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何化解矛盾?笔者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材与思政教材应更好地衔接或者统筹编制。例如,教育部审定的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涉及学生“与同伴交往、聪明地消费、感受家乡文化”等方面的思政内容,那么英语教材的编写,也应有选择地围绕相关内容展开。

(4)推進中小学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探索更多更好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从现有的文献看,小学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较少,有关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更少。可见,虽然课程思政理念已提出很长一段时间,但小学教育领域仍属于新课题。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没有较好的理论作为基础,肯定行不通、走不远,这就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尤其是有一线经验和能力的教师加入研究队伍,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四、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不断探索,不断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城乡均衡发展”“课程思政理念”等战略的落实落地。笔者以英语课程为切入点,初步讨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课程,能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武美香,田建荣.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及完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06):103-105.

[2]张雪.“课程思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研究[D].伊犁:伊犁师范大学,2021.

[3]聂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23.

[4]赵继伟.“课程思政”:含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02):6.

[5]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3.

[6]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EB/OL].(2022-04-08)[2023-11-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 1,html.

[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11-12-28) [2023-11-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 2020-08/31/c_1126434567,htm.

[9]赵雯,刘建达.《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内容重点研制与阐释[J].外语界,2022(03):12-19.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Curriculum

Yin Fengjiao

(Qinzhou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Qinzhou 535011, China)

Abstract: English is the main cours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ering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weakened.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evitability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courses,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lish courses from five aspects: scientifically position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ccurately grasping teaching law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eaching plans, improving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exter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xplore effective mod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lish cours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eaching plan; teaching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教学评价立德树人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