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5-12何平张学昌江美芬
何平 张学昌 江美芬
摘 要:文章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的问题,以提升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为目标,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活化教学资源。通过企业人才供应链与高校人才培养链的有效嵌入,学生实践技能掌握与企业技能需求“两张皮”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进行产品研发,科学研究项目落地,“双师型”团队建设坚实前行,实现校企双方共享共赢。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54-03
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是满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讲授与企业实际技术发展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毕业生理论知识框架碎片化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以创新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2]。国务院2017年12月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产教融合政策的内涵及制度框架,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深化延伸到整个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变革[3]。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多维合作、赋能双向共赢既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侧和高校人才供应侧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推动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战略需求
(一)产教融合是應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的历史担当
地方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身份属性,其专业定位须坚持“因地而设、为地服务、受地支持”特色办学之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只有赋能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才能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4]。目前从产教融合层面来看,由于高校和企业社会属性不同,其利益关注点各异,中小企业注重短期效益不愿参与校企合作[5]。一方面,地方院校实践资源不足,整合校外企业实践资源的愿望强烈,但大企业数量稀缺,难以满足高校需求。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双方职责利益边界划分不清,教育资源融合机制没有达成。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职责边界的确定来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各自的利益问题,企业主动将实践资源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学校自愿将毕业生源、就业信息衔接入企业人力系统,从而保证教育事业有机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及资源的需求,更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二)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专业提质增效的必然之路
教育与产业互相融合,相互支持,形成一体化共生体,科研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落地,技能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对接模式。与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校企合作不同,高等院校产教融合站位更高、更远。在我国高等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背景下,校企之间的交流沟通应该更加注重双向互动与整合双方优质资源互补。为了实现对接产业新技术新发展培养的合作教育模式改革,产教融合需要促进专业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促进教育发展模式改革,产业创新与大学科研相结合,促进高校专业建设提质增效,最终形成教育与产业和谐互动的发展模式,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
(三)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破解专业实践资源
困乏的有效手段
“校热企冷”是产教融合过程中一个常有现象,究其原因是校企合作关系处于低层次、随机性状态,企业收益有限,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人才培养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导致高校专业培养和企业技术需求始终无交集。高校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企业生产需求不相符,毕业生初入企业,难以适应岗位工作技能要求[6]。国家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应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将企业引入教学并从学生发展出发健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考核评价制度,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融入专业培养,企业和学校互为“主客体”,人才供应链由“供给—需求”开环转向“供给—需求—再供给”闭环。通过重构专业链、产业链和人才链,企业的技术资源融入高校教学,让教育创新辐射到产业链,促使高校和企业形成互助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四)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载体
高等院校的社会属性有四点,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包括掌握和应用工程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正确运用现代工具进行项目沟通与交流,具备工程道德伦理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将学生个人职业需求与国家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并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进而到“职业人”的转变[7]。
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供应侧与企业需求侧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产教分离,校企陌路。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资源支撑来自地方政府,具有鲜明的地域属性,其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应与地方产业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但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片面追求研究型高校办学定位,强调纵向科研与高质量论文产出,固步自封,不愿正确认识自身在区域地方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位置,对“产业发展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核”的内涵无法深刻理解。此外,部分地方高校不重视产教融合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缺乏顶层规划校企产教融合和专业发展布局,属于零敲碎打式的合作,高校人才培养供应侧与企业需求侧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8]。
(二)应用型高校存在专业建设同质化、学科专业“两张皮”的问题
专业趋同,科教分化。专业设置和布局全面模仿研究型高校的专业建设,为了招到学生,追崇热门专业,例如机器人专业又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招生,院系教师一班人马,平均到每个专业只有5到6人,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现有教师知识储备背离,教学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院校和专业同质化、有限的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结果是学生毕业时供大于求,学生毕业即失业。此外,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不能从学校战略发展全局和产教融合视角考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就是科研,专业建设就是教学,二者归属不同管理机构,各部门缺乏应有的协同与重视,出台政策各自为战,在教师绩效考评政策上甚至会相互矛盾[9]。由于缺乏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思想和理念,本科专业建设沦为“教学独角戏”。
(三)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实践教学存短板
博士硕士,力不从心。“象牙塔”式的学历教育体系培养出的是学术型博士和硕士,如今国家认识到工程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工程博士和硕士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缺乏公平合理性,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式的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并未在高学历教育中得到推广,“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
成为制约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瓶颈[10]。一方面,高校教师博士学位率达7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产业技术最新发展现状缺乏了解,欠缺企业实践经验和了解实际产品过程。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企业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经验,但理论水平和总结能力欠缺,实践技能传授教学能力不足。因此,完善师资联合培育机制,整合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应用型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浙大寧波理工学院的发展定位是“人才培养应用
型、科研开发支撑型、社会服务区域型”,学院与海天集团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共同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贴近工程实际做毕业设计,企业引入案例进课程,活化教学资源。通过企业人才供应链与高校人才培养链的有效嵌入,工科机械类专业培养体系中的知识陈旧、能力脱节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实践技能掌握与企业技能需求“两张皮”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产教融合过程中双向赋能,企业获得稳定技术人才储备,人才供应链得到保障,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提质增效,为国家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输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进行产品研发,科学研究项目落地,“双师型”团队建设坚实前行,实现校企双方共享共赢。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改革教学内容,构建人才供应链“211工程”
机械类专业建设以地方产业需求为牵引,持续推进专业优化升级、调整及换代工作。根据地方制造业不同类型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特点,分类规划,分块实施,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把专业建设作为一个环节嵌入产业链,使之与其他环节相辅相成、互动共荣,促进专业建设提质增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紧密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及高端模具等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培养适合区域制造业等领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构建机械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211工程”,即每个学生二年的规划,一年的成长计划,一个落地的项目成果。每个落地项目的实施都是学生职业个性化发展的起点,实现了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共建实践教学环境,破解高校实践资源短缺困局
海天集团是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是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认定的中国优秀民营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塑料机械、数控机床、运动控制、模具压铸等机械行业,是国内同行业公认的排头兵。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械类专业人才技术培养方向为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机电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现代制造及智能控制。专业三个模块方向与海天集团的四个业务领域完全吻合,同时,海天集团非常重视人才供应链的建设,企业实践资源与人才供应链诉求为双方深层次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专业在一年级的工程导论课程中引入企业认知环节,了解现代企业的产品分布、制造运行及质量管理机制,由海天工程部进行课程讲授。学校人才培养向企业后延,培养模式分为A计划和B计划。A计划是学期间全链条嵌入,即从大一开始培养方案就嵌入企业认识、基本技能、高级技能等知识体系,并四年不断线培养,与合作企业产品开发、制造紧密结合。B计划是学生在大四毕业设计期间进入企业,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结合企业需求和发展内容做毕业设计。产教融合模式下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学生培养过程,课程内容体系、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师资队伍彼此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参与企业项目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实在在做毕业设计,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劳动精神,形成共赢机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目前,机制专业2021毕业生已有26名学生进入海天集团从事企业相关项目的毕业设计,并圆满完成任务,入职海天集团。
(三)课堂延伸到车间,行业技术案例进入教案,构建“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
专业课堂向企业车间一线延伸,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采用双向机制,海天集团工程部资深工程师进入大学课堂,开设技术实践类课程,将专业课程教学场地和内容延伸到企业。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现场,与工程师深度合作,了解产品制造工艺、成本管理等,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凝练技术研发切入点,为科研项目申请提供强有力的工程背景支撑。学校落实“双向聘任”、双主体教师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培训工作。学院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促进任课教师技能提升,最终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知识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合格的教师团队。学生在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共同指导下,实现专业课程、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技能的“无缝”连接。
四、结论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以海天集团为合作对象,以智能制造为技术切入点,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和培养产业合格人才为最终目的,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校企联动、工学交替,专业契合行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定产教融合教育边界机制,理顺人才培养供应侧和需求侧的责任与义务,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主动响应企业需求,实现校企共赢。机械类专业培养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实现每个学生人才培养的“211工程”。
参考文献:
[1] 钱炜,丁晓红,沈伟,等.应用研究型地方大学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
[2] 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
[3] 牟延林, 李克军, 李俊杰.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以产教融合引领专业集群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20(3).
[4] 叶正飞.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
[5] 孙永军,刘欣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3).
[6] 秦咏红,郑建萍,王晓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技术教学论基础与建构方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
[7] 张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8(8).
[8] 鄢彩玲,李鹏.德国“学习工厂”的经验与启示——兼论如何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
[9] 房鴻宇.“三链”融合:破解人才供需“两张皮”[J].中国人才,2022(3).
[10] 马慧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6).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3-05-31
作者简介:何平,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实验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立项项目“机械产品测绘课程‘双师型教师培训”(220603941162105);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规划课题“‘五育融合背景下工程训练课程劳动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2023SCG226);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立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研究”(2023SB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