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围路径
2024-05-12聂建亮刘豫蓉吴玉锋
聂建亮 刘豫蓉 吴玉锋
摘 要:高校专业课程是特定专业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面临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欠缺,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重视不够,专业教材难以契合课程思政要求,推进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可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实践设计,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资源,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考核机制等路径进行突围,将课程思政贯穿于高校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中。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专业课程;突围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04-03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注重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1],强调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课程是特定专业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无论是文科类专业还是理工科类专业,其专业课程内容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政价值,构成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价值塑造和价值提升。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也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本文总结了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尝试提出突围策略。
二、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后各高校开始全面部署课程思政建设。但在部分高校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缺乏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框架:在教育价值导向上,价值属性普遍弱于工具属性[2],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本位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对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设定,缺乏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的德育目标的设定;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布局,未将课程思政建设分模块、分步骤、全方位地落实到各门专业课程应承担的育人责任中去。总的来说,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布局中普遍缺乏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教学实施中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不够
第一,专业课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足。专业课教师应完成其教学理念的转变,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从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导转变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但是在教学实施中,部分专业课教师融入课程思政的意识不足,只关注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导,却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3]。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有着明显区隔,这就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依然存在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责任的想法,所以对在专业课上进行思政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第二,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不深。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专业课程充分把握知识和价值的辩證关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有效激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但当前各个专业在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思政元素分布碎片化。每门专业课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是无法量化的,专业课教师往往需要自行提炼,并进行串联和讲解,这就容易导致思政元素的断层化、碎片化和零散化。其次,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也未将外源的思政元素积极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内容讲解,导致专业课程在育人功能和价值引领上浮于表面。最后,思政元素衔接不畅。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亟须突破的难点。因为思政元素的碎片化和隐藏性导致其无
法有效整合、形成系统的内容体系,使得“思政之盐”难以融于专业课程知识之水。
第三,教学方式难以支撑课程思政的开展。长时间以来,专业课程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导致出现课堂生硬、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等问题。价值引导如果局限于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淹没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并可能被学生误认为是累赘[4],无法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教学方式上的单向灌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比如很多课程内容繁杂,课程体系庞大,如果只采用教师简单讲解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吸收效果也一般。另外,部分教师因工作任务繁重,彼此交流甚少,或者由于对开展课程思政的艰巨性和繁杂性认识不清,从而选择“各自施策”“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共建合力[5],这不利于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
(三)专业课教材难以契合课程思政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教材是知识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教材的差异性、引导性和时效性都会对专业知识传授效果和课程思政建设产生影响。当前,很多专业课程教材很难契合课程思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材设计理念和编写思路的差异性影响思政元素的挖掘。目前,很多专业类教材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表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直接影响到该专业自身知识体系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甚至也对该专业的学科定位产生直接影响[6]。教材的差异性导致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数量、质量等参差不齐,也很难有效共享思政资源。第二,目前很多专业课程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未能很好地融合思政元素。部分教材因为版本落后对内容开发依旧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相应思政元素的梳理与论述,并未在教材各章设计中循序渐进地融入思政理念,也缺乏对思政案例的编排与剖析。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教材)资源匮乏。目前,虽然一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出版了相对应的“马工程”教
材,但绝大多数的核心课程仍然缺乏“马工程”教材。
(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逆向选择。第一,考核时段多在期末进行,只注重结果考核而忽略了过程考核。第二,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课程思政建设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材资源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全方位教学设计,应该将整个过程都纳入考核指标。第三,考核方式单一。一般的考核评价方式都是采用问卷或者网上评价的形式展开,但是育人效果是无法在简单的问卷中量化体现的。第四,考核主体中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师只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学生才是被培育的主体,在评价考核主体中应该有学生的参与,但目前来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学生参与度较低。
三、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围路径
(一)“系统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思政的整体布局
高校肩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使命,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具体任务的大纲。各高校应“系统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育人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好课程思政的整体布局。首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明确智育和德育目标,促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双轮驱动和双管齐下的效果,逐步完成从知识学习向价值塑造教育理念的转换。其次,在课程模块设置上,明确各专业课程应该承担的育人任务,结合专业特色,对课程内容进行凝练和重组,优化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思政要素联系。最后,在培养模式上,调整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设计,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价值观的体验和感悟。
(二)优化教学实践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建设
首先,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融入,明确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专业课教师要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政策学习让专业课教师正确领会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本质。还应明确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责任。专业课教师要有主动进行德育的意识和观念,不断提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主动担当起
“为党和国家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树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反思评价等环节,各环节都需要专业课教师主动融入思政知识。专业课教师的学识和言行举止是生动的教科书,只有站在更高层面上发现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社会价值,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協同育人的任务,才能够真正建立向学生传递价值的通道。
其次,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课堂的
“主阵地”作用。思政课的思政元素是“显性”的,而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是“隐性”的,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内源性思政资源,引入外源性思政资源,将其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显隐”结合,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有效加入思政元素。因专业课程自身特点以及专业课教师意愿与行为的约束,导致很多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呈现碎片化特征,可以通过任课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整合碎片化思政元素。高校可以探索建设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研机制,通过相关专业教师集体性攻关以及集体备课、研讨、梳理,充分解析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角度,突破思政元素的碎片化和隐藏性特征,实现“思政之盐”融于专业课知识之水。
最后,创新融合性教学方式,形成课程思政的“多渠道”输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7]。因此,有必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有助于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的结合,更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平台。在专业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法、谈论法、迁移法、实地教学法、实践考察法等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理,丰富课程展现形式,让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具体体现[8]。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教学,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蕴藏在案例中,以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式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浸润式的隐性教育将思政内容传授给学生,通过学生自我体验和感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思政内容和学科专业知识内容数据化,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数据库,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机整合,从而建立与专业课知识相匹配的思政体系。
(三)拓展“马工程”教材资源,完善教材思政“模块化”建设
应加强专业课程教材资源建设,鼓励编写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教材内容是教材质量的核心体现,教材内容的编写要重点强调科学性、引导性和时效性。首先,在编写专业课程教材时可以通过增加真实案例、情境导入、价值引领等栏目,为教师引入其他教学方式提供思路和方法。其次,在各章节的构建中要有内在逻辑递进关系,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增加教材的直观化,增强科学性和适用性。再次,应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模块化,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从意识形态的载体上减少课程思政教学的难度,增加教材的引导性。最后,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应该将党和国家政策与课程内容紧密贴合,做到教材内容的动态更新。
(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发挥激励的
“指挥棒”作用
第一,完善高校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调整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第二,在考核指标设计层面应注意: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挖掘、转化和融合;在教学方式上,要鼓励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互联网技术手段的使用,丰富课堂内容的呈现形式;在考核主体上,不仅要有领导和教师参与,还要有学生参与;在教材质量上,对教材的遴选和版本进行评定,推选更优质普适的教材,鼓励教师编写教案作为教材资源的补充。第三,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不仅可以起到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学能力的作用,反过来还能够完善评价指标,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形成一套更加科学的考核体系,推动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考核评选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和“金课”,营造浓厚氛围,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第四,各专业课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不同,承担的育人责任也是各异,因此要从课程内容出发,进行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2] 袁靖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9(2).
[3] 王璇,梁丽杰.青年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塑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7).
[4] 朱飞.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8).
[5] 黄宁花,禹旭才.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2(5).
[6] 丁建定,袁希.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体系的现实问题与完善思考——基于若干本社会保障概论类教材的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21(6).
[7] 陆道坤.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
[8] 肖敏.高校课程思政的特点、难点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
[责任编辑 包玉红]
收稿日期:2023-08-22
作者简介:聂建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团队嵌套式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YJSZG202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