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C-F 联合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测量在社区老年人群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4-05-11李白陆彩凤黄祺吴丽娇李道鸿
李白 陆彩凤 黄祺 吴丽娇 李道鸿
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 肌少症的患病率呈不断攀升趋势, 其中老年人群肌少症发生率可高达50%。随着病情的发展, 患者会因肌肉流失而导致身体协调能力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了跌倒、骨折等发生风险, 病情严重患者甚至会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并引发多脏器衰竭,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故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2]。相关指南建议对肌少症的诊断应首先对患者进行握力测试, 然后再对骨骼肌质量指数予以测定, 但由于需要借助检查设备且费用较为昂贵, 无法广泛开展。近年来,SARC-F 被逐渐应用于肌少症的筛查当中, 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势[3]。且有报道称[4], 小腿围和骨骼肌质量有紧密关联。为了进一步探讨SARC-F 联合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测量在社区老年人群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将选取社区老年人群180 例开展研究,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社区居住的180 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肝、肾等重要器官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③本次实验已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准执行, 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有认知功能障碍, 无法进行简单的交流, 配合完成实验;②患有严重的手骨关节炎, 无法开展握力测试;③临床资料不完整。对180 例老年人开展肌少症诊断金标准检查, 依据AWGS 发布的肌少症诊断标准[5], 将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n=70)和非肌少症组(n=110)。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性别年龄(岁)居住地男女城镇农村肌少症组70294167.58±10.133832非肌少症组110624867.42±10.116446 χ2/t3.8170.1030.264 P 0.0510.9480.607
1.2 肌少症诊断金标准 ①采用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分析仪对受试者的肌肉质量进行测定:受试者行平卧位, 四肢连接分析仪导线后开始测量, 对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进行计算, SMI=四肢骨骼肌量(kg)/身高2(m2),其中女性SMI<5.7 kg/m2、男性SMI<7.0 kg/m2则判定为肌肉质量下降。②握力测定中, 女性握力<18 kg、男性握力<26 kg 判定为肌肉力量减退。③通过6 m 步行实验评估受试者的躯体功能, 检测人员用秒表记录受试者正常步行6 m 所需要的时间, 测试2 次取其平均值并对步速进行计算, 步速<0.8 m/s 则判定为躯体功能衰退。
1.3 方法
1.3.1 量表调查 应用SARC-F 对研究对象进行肌少症的筛查:SARC-F 主要由力量、行走、起身、爬楼梯、跌倒5个维度组成, 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 每项0~2分,总分0~10 分, 总分≥4 分则初筛查为肌少症阳性。其中SARC-F 的Cronbach's α 系数值为0.803, 重测信度r 为0.824, 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1.3.2 握力测定 采用Jamar™数显式握力计测定研究对象握力水平, 打开设备电源, 用右手以最大力量紧握握力计并持续1~2 s, 连续检测3 次, 取其最大值为受试者最终握力。
1.3.3 小腿围测定 受试者行坐位, 屈膝屈髋90°并将双足自然放置于地面, 然后由一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采用无弹力带尺对受试者的小腿进行环绕, 沿着受试者小腿长度移动, 以此来取得最大周长。双腿各测量2 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每条腿小腿围值, 再取两条腿小腿围平均值作为最终小腿围测量值。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无弹力带尺避免对受试者小腿皮下组织进行压缩。
1.3.4 维生素D 的检测 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 离心取上清液后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其维生素D 水平予以检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SARC-F 阳性率、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影响因素进行赋值用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经ROC 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间差异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描述以百分率(%)表示, 两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 用以明确影响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因素;绘制ROC 曲线分析ARC-F 阳性率、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筛查老年人群肌少症的诊断效能。检验水准α=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SARC-F 阳性率、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水平比较 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较, 肌少症组SARC-F阳性率高, 小腿围、握力水平小, 维生素D 水平低, 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RC-F 阳性率、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水平比较[n(%), ±s]
表2 两组SARC-F 阳性率、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水平比较[n(%), ±s]
注:与非肌少症组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SARC-F 阳性小腿围(cm)握力(kg)维生素D(ng/ml)肌少症组70 48(68.57)a 31.48±4.72a 17.25±2.58a 16.43±2.46a非肌少症组11021(19.09)35.47±5.3225.11±3.7622.56±3.38 χ2/t44.3065.12115.33513.118 P 0.0000.0000.0000.000
2.2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 分析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SARC-F 阳性、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水平是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见表3。由ROC 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即ARC-F 阳性、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联合检测模式下)AUC 最高, 为0.998, 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14%、94.44%。见表4。ROC曲线见图1。
表3 影响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多因素分析
表4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 分析结果
3 讨论
肌少症属于老年医学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关于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多数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 激素、代谢、免疫因子等变化会造成肌力衰减和骨骼肌质量下降, 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抽烟酗酒等, 容易促使生理系统机能的适应性下降, 使机体运动能力受损, 进而导致体力活动水平降低, 诱发肌少症[6-8]。同时脊髓运动神经元和外周神经发生改变, 导致肌力减退也是引发肌少症的因素。肌少症可引发机体运动功能失调, 致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 病情严重可引起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等, 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在提高老年肌少症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9-11]。
目前AWGS 推荐对肌少症患者的诊断应包含肌力、肌肉质量和躯体功能测定, 但肌肉质量的检测通常需要采用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分析仪, 该仪器费用昂贵且操作较为复杂, 难以在基层广泛开展[12,13]。SARC-F 由力量、行走、起身、爬楼梯、跌倒5 个维度组成, 不需要依靠昂贵的仪器设备就能有效评估机体肌力和肌功能, 具有操作简单、廉价等优势, 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肌少症的筛查中[14,15]。腿部肌群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组织群, 当腿部肌肉肌力不足时, 会对日常的走路活动以及平衡感造成不利影响[16]。有研究通过对40 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调查, 探究小腿周长与肌肉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小腿周长和SMI 呈明显的正相关, 即小腿周长越短, 骨骼肌质量越差, 故小腿围较短的老年人群, 其发生肌少症的风险则越大[17]。故本次实验中, 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较, 肌少症组SARC-F 阳性率较高, 且小腿围较小、握力水平较低, 提示SARC-F阳性率、小腿围、握力水平在对肌少症患者进行筛查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此外,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 肌少症组维生素D 水平低于非肌少症组,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维生素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具有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的作用[18]。维生素D 水平的降低可诱发肌肉内脂肪组织的浸润, 进而对肌肉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维生素D 表达水平的异常变化可导致肌肉细胞的钙磷平衡紊乱, 影响肌肉功能, 进而诱发肌少症[19]。因此缺乏维生素D 会大大增加肌少症的发生风险, 对老年人群开展维生素D 水平的检查在筛查肌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为了进一步明确SARC-F、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水平测量在社区老年人群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还进一步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 由ROC 曲线分析, 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即ARC-F 阳性、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 联合检测模式下)AUC 值最高, 为0.998, 且灵敏度、特异度均有所提高, 分别为98.14%、94.44%。提示采用SARC-F、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联合检测的方式在筛查老年人群肌少症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本次实验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 故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偏倚, 在后续的实验中应进一步加大样本量。
综上所述, SARC-F 联合小腿围、握力、维生素D测量在社区老年人群肌少症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且具有操作简便等优势, 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