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4-05-10陈杰阜阳市黑茨河闸管理所
陈杰 阜阳市黑茨河闸管理所
引言
事业单位通过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全面、系统地对相关收入、支出和资产进行管理,便于科学且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预算绩效评价的提出旨在评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果,即以企事业单位为考核对象,全面考量预算项目成本,并对预算支出情况进行评估,依靠绩效评价合理分配和利用财政资金,提升单位的预算绩效。当前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中可使用的方法众多,且已在各类事业单位的评价工作中得到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影响预算绩效评价的工作质量,并进一步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事业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要结合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现状,积极采取相关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事业单位通过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首先,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中涉及单位不同方面的各项预算,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有利于分析事业单位在资金等重要资源使用与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源在使用中出现的浪费情况。其次,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评价依据等具有科学性,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提升事业单位在资源配置决策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资源的盲目使用情况,促使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所产生的效益明显提高。最后,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可监督并评价事业单位预算方案的具体执行情况,在有效监督与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保证相关预算能够符合预算方案,避免出现预算使用的随意性,降低预算使用超支情况,更好地发挥预算中各项资源的作用价值,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2]。
(二)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责任,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事业单位通过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还能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责任,并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会全面、客观地反馈出事业单位在不同阶段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总结出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事业单位认识到自身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不足,促使财务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通过财务管理达到预期预算绩效考核目标,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责任,使其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方面也能更好地强化相应责任。
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能够公开、透明地展示出事业单位的预算方案以及预算执行情况,并保证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相关环节均满足公开透明要求。通过预算绩效评价,不仅能够检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而且还能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通过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及时公布,让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以及外界能够知晓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等,提升事业财务的透明度,不仅能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还能强化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防范各类不规范行为,增强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
(三)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满意度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在改善服务质量和提升满意度方面均有着积极影响。预算绩效评价可帮助事业单位发现自身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迫使事业单位不断地进行总结,通过自我检查、自我完善,便于解决在预算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与此同时,预算绩效评价后对相关人员给予对应的奖惩机制,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作出更多的贡献,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提升事业单位相关服务工作质量,更容易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提升服务满意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也是帮助事业单位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更好地解决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实现对资源的高效使用,促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让公众对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更加满意。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
(一)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评价依据等评价体系作为参考,进而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但实际上较多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到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质量。首先,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只是让财务管理部门自行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因此,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在同一部门管理的情况下,难以真正达到绩效评价目的,造成预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中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不科学、不全面,部分绩效评价体系中所使用的评价指标较简单、笼统,且缺乏针对性,无法系统、客观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绩效,部分指标的设定科学性不足,影响到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质量。再次,部分事业单位所使用的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也不具体,较多评价标准模棱两可或者描述模糊不清,仅仅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造成实际预算绩效评价出现明显的主观性,造成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真实性[3]。最后,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所使用的评价方法缺乏精细化,较多方法未能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也未能灵活做出选择和调整,只是被动地套用相关预算绩效评价方法,造成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出现偏差。
(二)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不足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预算绩效评价过程应满足公开、透明等要求,并使得整个评价过程受到员工的监督。但是在实际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较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过程存在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不足的问题,造成评价结果缺乏公正性、可靠性。首先,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渠道,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使得实际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结论等无法及时公开,造成实际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信息的公开方式较少,信息公开范围狭窄。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整个预算绩效评价未能公开、透明,实际绩效评价中主观性因素过多,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造成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不足[4]。最后,部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人员本身缺乏考核,同时部分预算绩效评价人员本身专业素质一般,可能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流程、评价方法、评价要点等缺乏认识,造成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盲目性,而且在评价完成后的信息公开意识不强,造成评价结果未能及时公开。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有限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以及促进事业单位不断自我完善的关键,但是在实际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中,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有限,影响到具体评价结果的价值发挥。首先,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也未能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同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位晋升、奖惩机制等相挂钩,未能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中,缺乏对评价结果数据的具体整理与分析,或者仅仅给出简单的文字总结,造成实际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在具体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发挥作用。最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有限,还与当前事业单位中未能推广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关,造成实际预算绩效考核与管理中的相关数据衔接性不强,无法在实际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发挥作用,使其实际应用受到影响。当然,部分事业单位能够重视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但是对实际评价结果的运用存在不充分、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不能发挥实际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价值,并影响到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效果与质量。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可以视情况设立专门的预算绩效评价机构以及具体承担绩效评价工作的职能部门,明确成立预算绩效评价机构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并结合具体情况成立机构,明确预算绩效评价机构的人员配置、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同时选择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预算绩效评价机构的负责人,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工作。其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不同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定出适当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比如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比较法等。设计出多元化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考虑投入类指标、效果类指标、过程类指标,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特点,做出指标的优化与调整,强调不同指标的精细化,保证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在不同部门发挥作用,且符合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最后,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要求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在完成预算绩效评价后给出较详细、客观、数据丰富的绩效评价结果,并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同事业单位前期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相关环节相结合,注重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向相关部门的及时反馈与运用,发挥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作用价值。此外,将预算绩效考核与其他专项考核相结合,在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5]。
(二)提升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考核管理中应积极推广使用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首先,通过展示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在企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与管理中的应用案例,让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明确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应用优势等,为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推广奠定基础。其次,需要在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提纲中加强技术支持,通过有效培训与安排专业人员学习,以便对预算管理系统提供有效的支持,并在培训中及时解决系统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有效推广。最后,在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使用期间,还需要加强预算绩效评价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明确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在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中有规范的数据收集流程,并确保有专人负责数据收集工作以及数据整理,借助统计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等数据分析技术深入分析收集的各项数据,实现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从而及时进行信息共享与沟通,保证预算绩效评价数据能够在相关部门发挥作用,帮助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强化预算一体化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效能
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还需要增强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增强绩效评价效能,对此,需要依托于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强调智能化预算规划,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并借助已有的预算数据,完成预算决策,并在后续依托于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注重预算一体化系统实时监控功能的开发,从而及时跟踪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跟踪中可发现预算偏差以及引起预算偏差的问题,在系统中通过预警机制提醒工作进行深层次分析与有效干预。通过完善预算一体化管理的模块体系,在原有体系中增加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模块、预算执行全程跟踪模块等。通过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以及预算考核等不同方面有机整合,让事业单位能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发挥绩效评价作用,利用预算绩效评价数据,更好地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预算目标的达成。
(四)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在改进中还需要提高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考核机制。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强调培训的系统性、专业性,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预算绩效评价政策法规等。日常管理中还可鼓励不同人员分享实践经验,帮助预算绩效评价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考核机制方面,需要定期对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估,依据考核结果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促进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结语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均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同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不同事业单位应立足于自身情况,积极总结预算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难点、重点,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落实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运用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技术等,更好地发挥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