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善治的内在机理与创新实践
2024-05-10胡尹慧王喜影
胡尹慧 王喜影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均强调了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文化赋能乡村善治体系,不仅有助于丰富农村村民的精神生活,重塑乡村共同体,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还可以为乡村振兴寻找新的增长点。文章解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价值契合,并分析了重庆市尚书村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以为其他地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赋能;乡村善治;内在机理;案例呈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与该过程相伴随的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人口流失严重加上城镇化带来的各种现代思潮和多元文化对传统乡村社会的冲击,导致乡村面临人口空心化的困境。由此决定了,乡村治理是与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相关的重要议题。按照相关学者阐释,所谓乡村治理是基层政府、社会组织、民间机构或民间力量等多主体通过有效的机制运行促进良性互动和共同作用从而影响和调控乡村社会公共事务,实现乡村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2]。但在城乡发展显著失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乡村治理还面临多重困境,如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收益不高、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治理资源分散、自治主体的参与意识与能动性不足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可充分发掘传统优秀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社会治理理念的互嵌与融合。对此,张森(2023)[3]提出文化治理的观点,认为文化既是治理的对象,也是治理的工具。学者丁成际(2017)[4]则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乡村治理体系,以节约乡村治理成本、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宋才发、许威(2020)[5]从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法治功能切入,认为传统文化中的“规则文化”有助于强化人们自觉的行为习惯。吴晓燕、余其安(2021)[6]从“立德修身”“公共精神”“规则意识”三个维度分析了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与“德治”“自治”“法治”的价值契合,解析了传统文化对涵养主体精神品质、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作用。邢继雯(2021)[7]从认同与互构的维度,分析了传统德孝文化与现代乡村“善治”目标的契合。唐胡浩、赵金宝(2021)[8]通过对乡村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指出传统文化在重塑村落共同体、提供公共场域、增进认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价值耦合: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
传统文化根植于历史的积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孕育出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传统,对民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治理内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启发、彼此依存的共生关系,其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孝亲敬老等理念对解决乡村治理困境具有重要启迪。
1.1“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之精髓,对古代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受生产力水平所限,殷人因无法驾驭自然,从而在天人关系上,强调盲目服从。西周沿袭商代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和敬畏天命,但强调天命与人事的相通性,倡导君主应依靠自身德性和威望来获得天命,从而将道德与“天人合一”紧密联系起来。道家最早对“天人合一”思想做了系统的论述,认为“天人合一”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把“道”看作最高准则,天与人均源于道,天人本一体,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均应和谐共生。与道家有所不同,儒家认为人不应被动地适应和遵循自然法则,而应当主动地与天相合,即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对自然进行改造利用,同时又对自然保持敬畏。例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就曾向梁惠王进言,要引导百姓顺应自然规律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实现“王道”之治。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部分乡村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序开发利用自身资源、滥用农村化肥、盲目扩大畜禽养殖规模等现象,给乡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此外,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许多乡村在垃圾处置、污水排放和农业废弃物管理方面也较为随意、无序,致使农村人居环境日渐恶化。这既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不符,也与我国强调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1.2 孝亲敬老,重视家风乡风文明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奉养、敬亲、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对塑造良好家风、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维系家庭伦理秩序和乡村社会公序良俗至关重要。孝文化的产生根源于中国农耕文明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劳作方式,而孝亲敬老就是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的重要伦理规则。进入现代社会后,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引发严重的空心村与空壳村问题。当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为了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而涌入城市后,传统代际共居互助的生活模式宣告終结。年轻人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短,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开始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困境之一。此外,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乡村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日渐流失。依据国家法律有关规定,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有关心、扶助老年人的义务,这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为此,农村地区应大力倡导孝善敬老文化,发扬孝亲、敬老、爱老的文明传统,同时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乡风、家风建设。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也特别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9]。
1.3 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与能动性
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与根本特征。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在提出了国家治理当以人为本,而作为儒家思想之核心的“仁”更是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首要原则,是对人性最基本的关照,也是社会良善与正义的依据和源泉。在日常生活中,以“仁”为指引,人们就会懂得推己及人。在政治实践中,“仁”更是儒家治国理政的首要原则。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仁政”主张,并将其阐释为“民贵、君轻”,倡导统治者以民为本,爱民利民,并通过“制民之产”,让老百姓衣食有着、安居乐业。
与传统文化的人本主张相契合,党和国家始终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同时强调,人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故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应以人民为本。据此,要提升乡村治理成效,也需要突出村民的主体性作用,尊重村民的利益诉求,唤醒村民主体意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 重庆市尚书村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善治体系的创新实践
尚书村是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面积8.2km2,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 722户、4 837人。尚书村距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灵镇2km。随着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万灵镇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尚书村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成功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转型。2020年,该村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并于次年获评为2021年度重庆市文明村。
2.1 传承生态文明观,创建美丽宜居乡村
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强调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充分表明古人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质量與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荣昌区是重庆畜牧业大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荣昌猪产地,生猪养殖是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但养殖业产生的粪便污水也让许多村落面临农业面源污染危机。尚书村毗邻的濑溪河一度出现河水黑臭变质问题,严重影响乡村生态环境。对此,荣昌区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引,依托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投资3.54亿元对濑溪河流域受污染河道进行了治理,同时选取尚书村等多个村落为治理节点,以沿岸生态环境修复为契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建设生态健康宜居的水美乡村。
为进一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文明乡村,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尚书村于2018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引导村民开展“厕所革命”,整治污水,修建乡村人行便道;同时,动员村民自发对各家房前屋后杂物,水渠边沟进行清理,保持房前屋后和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开展垃圾分类,鼓励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院落生活环境。
2.2 传承喻氏家风,激活乡风文明
为提升治理成效,尚书村还通过发掘、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激活乡风文明。尚书村是有着“天下清官”之称的明朝著名廉吏刑部尚书喻茂坚的故乡。喻茂坚在75岁告病返乡后,在尚书村创办了尔雅书院,开始潜心于教育,引导乡邻及子孙以耕读为本,以忠孝为范,注重修身养德,敬畏法纪,为尚书村留下“守本心、行正道”的宝贵精神遗产。尚书村通过深入发掘喻氏家风家训的精神资源,开设尚书学堂、村史乡贤馆、打造农家书屋,在传承喻氏优良家风、家训的同时,也展示和树立新时代好家风、好家规的先进典型事迹。
此外,尚书村还以小院为载体,开设小院讲堂,在弘扬喻氏家风的同时,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建知识宣讲,并邀请积极传承、践行良好家风家规,荣登村史馆光荣榜的好媳妇、好婆婆、重庆好人等现身说法,用榜样带动村民践行尊老爱幼、敦亲睦邻、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爱护环境的优良传统,涵养乡风文明。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突显尚书村所特有的文化特性和精神气质,营造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孝老敬亲的文明乡风。
2.3 以“小院+”治理模式,增强村民的内生动力与凝聚力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与精神活动的产物,与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乡土文化是农村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劳作与生活实践,发展演变而来的各种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与社会心理的总和。针对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尚书村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化人”功能,一方面将村规民约、孝贤故事、喻氏家风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制作成展板,或者以彩绘的形式直接绘制到村委会和小院的外墙上,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该村还改变原本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做法,鼓励住宅相对集中的村民自发组成传统式的院落并申报“小院”,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小院+”微网格治理体系。即“小院+”治理模式实质是在西南地区传统的院落文化基础上所构建的一种党建引领+院落自治的新型乡村基层治理网格。与传统乡村院落治理模式不同,“小院+”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由村党支部选派党员作为党建联络员和院落网格员,通过党建引领引导村民成立小院自治委员会,创设小院议事机制,制定小院“院规”,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尚书村通过上述举措,有效激发了村民的能动性,增强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与凝聚力,为构建现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3 结束语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石,而文化则是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尚书村为代表的乡村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的内在价值契合,依托“小院+”微网格治理平台,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同时发动村民对小院的卫生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修、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反馈、扶老帮困等事务进行协商共议,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效解决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其他地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范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张传洲,张秀娟.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及“三治结合”机制构建[J].创新,2020(05):106-116.
[3]张森.寓文于治:文化治理视域下创新社会治理的文化路径[J].学习与探索,2023(08):36-41.
[4]丁成际.试论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J].湖湘论坛,2017(03):80-83.
[5]宋才发,许威.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法治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168-174.
[6]吴晓燕,余其安.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J].理论导刊,2021(12):110-117.
[7]邢继雯.认同、互构:德孝文化与乡村善治的耦合机理[J].领导科学,2021(24):98-101.
[8]唐胡浩,赵金宝.重塑村落共同体:乡村治理视角下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基于席赵村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5):21-33.
[9]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EB/OL].(2022-06-09)[2024-01-09].https://www.gov.cn/xinwen/2022-06/09/content_5694909.htm?d=1654842450694.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及其社会治理价值研究”(2020BS07);重庆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善治体系内在机理与路径——以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为例”(YKJCX2221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胡尹慧(1977—),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王喜影(1997—),女,汉族,安徽临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