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苹果——甘肃独特的种植模式
2024-05-10杨百亨
杨百亨
位于我国内陆的甘肃省自然条件恶劣,降雨稀少,十年九旱,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地上水资源匮乏,水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位于中东部的会宁、静宁、通渭、秦安、庄浪是全国著名干旱区,年降雨量在280~460毫米。为了抵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地长期探索形成了较独特的旱作种植模式——沙田种植模式,即在土壤上铺一层细绵沙,然后种植作物,土壤铺沙后,降雨时雨水可通过沙粒缝隙渗入土壤中,在天晴太阳晒时,沙子可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可将土壤中水分的利用率最大化,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这是当地较独特的旱作措施,广泛应用于瓜类、茄果类和果树等经济作物,很好地克服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了产量提高,覆沙后,作物根际昼夜温差加大,对糖分积累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1 沙田栽培的起源
据传沙田覆盖最早出现在1929年,当时甘肃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干旱,大量农民纷纷逃难乞食保命。当时有一饥民逃难至兰州北山一山洞前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一片枯黄不毛的大地上,只有洞口长有几株野菜,饥不择食的农民大口嚼食之后,情绪稳定下来,他开始思考为啥在这地方会长出几株野菜。他细致观察后发现,几株野菜长在一堆鹅卵石的缝隙间,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将鹅卵石拨开后,发现下面是湿润的,第二年春天,他有意识地将黄河沿岸的鹅卵石拉到田中,铺了一亩地,在鹅卵石铺的田中点播了西瓜,结果他的西瓜长的个大,味道甜,卖了个好价钱。周围的群众看到后,纷纷仿效,于是一种新的种植方法——沙田覆盖模式应运而生(图1)。由于沙田覆盖模式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很快在兰州周围得到普及,这一模式目前在兰州、白银等地仍大量应用,特别是沙田西瓜,含糖量高、富含硒,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这一模式引入甘肃东部后,当地进行了改进,采用颗粒相对较细的河沙进行覆盖,效果更优于砂石,在20世纪80年代地膜出现以前,沙田覆盖是当地西瓜、辣椒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抗旱丰产措施。
2 沙田苹果的发展及困境
20世纪80年代,庄浪、静宁、秦安等东部地区开始大量种植苹果。苹果童期较长,在苹果树栽上4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前期没有收入,而树体小,园内空间大。为了增加收入,当地群众在苹果园行间间种西瓜、辣椒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将沙田覆盖模式移植到了苹果园中,在新植幼龄苹果园中间作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后,不但每年间作物可收入3000~4000元,有效地解决了苹果幼树期田间没有收入的难题,而且覆盖沙田的苹果树长势旺,枝条健壮,叶片既大又厚,进入结果期早,所结苹果个大,色艳、味甜,品质明显优于没有覆沙的,因而在庄浪县的朱店、萬泉,秦安县的莲花、五营,静宁的仁大、治平等乡镇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细绵沙覆盖苹果种植模式,成为当地苹果高效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地沙田苹果最高每千克销售价格达15元,最高亩收入超过6万元。在干旱条件下种出了全国品质最好的苹果之一,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吃遍天下苹果,还想静宁苹果”,“试问苹果哪里好,快到庄浪来寻找”,“哪儿产的苹果甜,要数甘肃庄浪县”,甘肃东部成为全国最具优势的苹果种植区,沙田苹果在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图2),甘肃沙田苹果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上销售价格最高的。
沙田苹果鼎盛期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由于沙源放开,只要肯吃苦,下河捞沙,沙田所覆沙子不要钱,生产成本低,沙田种植面积大,鼎盛期在甘肃东部沙田苹果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进入2000年之后,国家加强了河道治理,沙源得到有效保护,严禁私采乱挖,苹果园覆沙,需购买沙子,生产成本开始上升,特别是近10年内,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沙子价格节节上升,覆沙成本逐年提高,沙田苹果种植面积呈现萎缩状态,沙田苹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目前沙田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
根据调查,沙田苹果种植出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2.1 建园成本高
建园成本高是主要原因之一。沙田苹果栽培时,覆沙厚度直接影响保墒效果和种植效益,一般覆沙越厚,保墒效果越好,生产效益越高。覆沙薄时,保墒效果差,增效不明显。通常沙子覆盖厚度应在10~15厘米,每亩需细绵沙20米3左右,目前生产成本在5000元左右,1次覆盖,可利用5年左右(图3)。
2.2 沙田苹果管理比较费工,劳动强度大
沙田苹果种植面积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沙田管理比较费工,劳动强度大。沙田种植苹果必须保持沙土两清,如果沙土混合,极易出现板结现象,影响保墒效果及作物生长,因而在覆沙前要进行精细整地,要对土壤进行深翻,以疏松土壤。通常耕深要在30厘米以上,以有效地打破犁底层。土壤深翻疏松后,要用旋耕机进行耕旋,以保持土壤坷垃细碎,土壤平整,然后才能覆沙。覆沙后每年施肥时,由于地面有沙覆盖,作业极不方便,要先将沙轻轻刮起,露出地面,然后开沟或挖穴施肥,施肥后再将沙子覆盖。如果作业时不注意出现沙土混合时,在重新覆盖前,应进行扬沙除土,以保持沙粒干净,因此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图4)。另外沙田苹果生产中所滋生的杂草一般不能铲除,以防带起沙下的土,需进行拔除。由于沙子渗透性好,除草剂也不宜大量使用,静宁沙田杂草出现后,果农常用毛笔蘸除草剂,点草杀灭,比较费工。通常沙田覆盖3年后,沙层变薄,影响保墒效果,每年要加厚沙层,因而沙田苹果种植面积呈现萎缩状态,种植面积在逐年下降。
2.3 劳动力不足,无力种植
沙田苹果种植面积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种植苹果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沙田苹果由于种植费工,管理劳动强度大,年龄过大的果农种植沙田苹果已无能为力,只有退出。
2.4 根腐病严重发生
根腐病严重发生,也是沙田苹果种植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观察,沙田苹果生产中根腐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导致许多果农最后放弃沙田种植。沙田苹果生产在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土壤湿度过大,土壤水分含量过高,空气含量不足,根系会大量腐烂;有时田间杂草清除不及时,要用除草剂,由于沙子渗透性好,在除草剂杀灭杂草的同时,会大量杀伤根系,会导致根系腐烂;沙田种植时,多采用穴状施肥法,施肥部位相对集中,易发生烧根现象(图5),引起根系腐烂,进而引发树势衰弱,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这也影响了沙田苹果的面积扩张。
虽然沙田苹果生产中存在以上不足之处,但沙田苹果的种植效益非常好,引起业界、客商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赵政阳教授、李丙智教授,河北农业大学的孙建设教授,山东农业大学的姜远茂教授等在参观了解当地沙田苹果后,将此项技术作为苹果园主要抗旱措施向全国推广,全国干旱地区的果农在参观了沙田苹果种植模式之后,赞不绝口,西北农林卫视的主持人小莉参观后也称赞不已。
3 沙田苹果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2023年静宁县仁大镇政府以保护沙田苹果这种独特种植模式、发扬光大沙田文化为己任,在仁大高速公路沿线的高沟、刘川等村投资,集中连片建立400亩沙田苹果标准化示范区,为苹果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进而引领产业高效运行,打造仁大苹果销售品牌,提高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苹果产业管理上水平,生产效益上台阶,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富民效果,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