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作用
2024-05-09黄世真
黄世真
福建莆田市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莆田 351100
随着社会发展,大众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和不正确的姿势导致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发病者也呈现年轻化[1]。脊柱病多因创伤所致,该类功能障碍病症会影响神经脊髓结构,病情加重后,可能导致肢体麻木、排泄失禁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截瘫[2]。近年来,随着光导纤维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脊柱疾病中。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脊柱微创术通过成像设备诊疗,尽可能减少损伤,从而实现对脊椎疾病有效治疗[3]。持续优化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功能是临床护理的目标。围手术期是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而快速康复护理概念就是应用最多的一种[4]。基于此,本研究纳入80 例患者,旨在分析脊柱微创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研究对象为开展脊柱微创手术的患者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 例,对照组40 例。纳入标准:①影像学确诊,行脊柱微创术。②无认知异常。③知情研究。排除标准:①脊柱狭窄及滑脱。②有严重心脑血管病。③精神异常。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18 例;年龄37~76(54.29±5.32)岁;糖尿病12 例,冠心病8 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5、15 例;年龄39~78(54.46±5.17)岁;糖尿病9 例,冠心病9 例。组间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或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内容包括制订康复方案、评估病情,告知康复注意事项等。观察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一,术前准备。①锻炼。教导如何床上翻身、运动等,还包括腹部、腰背肌肉指导训练,为以后的腰背肌肉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腰围佩戴教学中,要注意挑选适合患者的腰围,并教给患者家属正确的佩戴方法。②疼痛护理。在患者住院的第1 天,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遵照医师的指示,给患者服用塞来昔布。术前要做好疼痛管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疼痛的起因、治疗方法及预期结果,通过做深呼吸,看书或听轻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恐惧与焦虑。
第二,术后处理。①饮食护理。手术后2 h 开始摄入纯净水,6 h 后正常进食,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②静脉输液管理。1000 ml 以下输液量,术后取留置针,2 d 内输液停止。③睡眠管理。尽量减少夜间的打扰,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其身体的修复和恢复。④疼痛干预。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会按时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采用超前镇痛模式。术后当晚予以200 mg 塞来昔布,行夜间镇痛。⑤早期活动干预。因未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翻身。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第三,出院指导。①离院1 个月内,应佩戴腰围。每天的运动量要严格控制,2 周内起床与站立时间应在20 min 左右。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调节运动量。②术后1 个月以内,可用坐便器解手,并指导患者后续生活都使用坐便器。③若患者在1 个月之内需要乘车,应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并且尽可能地放平座椅,不要采取坐姿。因道路崎岖不平,会加重脊柱的压力,从而加大复发风险。下楼时冲力也会压迫脊柱,所以动作应保持轻柔。④术后1 个月即可恢复工作,但要循序渐进,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坐姿。⑤手术后3 个月注意避免腰扭伤,避免深蹲。术后1 年尽量避免从事任何与扭腰、弯腰等有关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并比较;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患者以10 cm标度尺表达自身疼痛程度,0~10 分为疼痛感逐渐加重;通过FMA(Fugl-Meyer 评估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通过BI 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采用SFI(脊柱功能指数量表)及ODI(Oswea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脊柱功能,SFI 分数越低、ODI 越高表示脊柱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行t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及VAS 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比较
2.2 FMA 评分及BI 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FMA 评分及BI 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FMA评分及BI评分比较(分)
2.3 SFI 评分及ODI 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FI 评分比对照组高,且ODI 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I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脊柱外伤和脊柱骨病是脊柱疾病的常见病因,其病变可累及神经、脊髓,导致运动障碍。随着外科技术进步,目前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效果较好。研究表示[5],脊柱微创手术的治愈率可以达到85%。除了手术之外,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对于患者的疼痛、康复训练管理不够充分,患者疼痛感较重、训练不够积极,影响康复进程,导致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也增加了医院的管理压力[6]。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是在围手术期提供的一系列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术后并发症[7-8]。强化围手术期护理的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维持患者的体内环境,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该护理模式在脊柱微创手术中的运用,一改传统的术前禁食、禁水的护理方法,在术后第1 天早晨可少量进食,补充营养和能量;无需留置导尿管,可以让患者更早地下床活动,这对加快患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分析原因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通过超前镇痛管理缓解了患者疼痛感,并且在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减轻疼痛和肿胀。以往观念认为,只有在疼痛的时候才需要镇痛。但部分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在药效发作之前,患者还会有痛感。而提前镇痛,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点,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疼痛的刺激,防止中枢及周围神经过于敏感导致疼痛。患者疼痛感缓解后对早期功能训练专注度更高,因此住院时间也有所缩短。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BI 评分和FMA 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SFI 评分比对照组高,且ODI评分比对照组低。上述结果均证明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本研究中应用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通过饮食干预、控制液体、早期活动护理等有效改善了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以往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输液3 d,每日输液量约为1500 ml,静脉输液量太多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补充1000 ml 液体,既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又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保证了胃肠功能。当前麻醉方法可极大地改善手术的安全性、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并保证术后尽早进食。术后应尽量少吃东西,避免呕吐、腹胀等不适,还能维持胃肠的正常蠕动,保护胃肠黏膜。本研究中观察组于手术后6 h 内禁食,无不适症状发生。在手术后,患者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脊柱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恢复,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更快地恢复脊椎的稳定性和功能。患者手术后有强烈疼痛感,通常建议3 d 后再开始运动。本研究结果证明,术后尽早地进行运动,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较早,血液循环加快,心肺活动增加,对疾病的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观察组经过早期活动活力,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此外,观察组通过术前康复训练措施,可以预防患者的脊椎扭转,告知患者正确的佩戴腰围方法,为快速康复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在护理工作中,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在围手术期给予其心理辅导、疼痛护理、出院护理,实现了医护的一体化,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本研究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脊柱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使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疼痛有所缓解,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