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2024-05-09廖金凤董淑彬乐新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2期
关键词:胃炎循证疾病

廖金凤,董淑彬,乐新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三明 365000

慢性胃炎是发生于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黏膜损伤、自身免疫损伤所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健康饮食对胃黏膜的慢性刺激,均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疾病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出现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进而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1]。病情的持续进展,胃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祛除疾病的诱因,防止胃黏膜持续受到刺激和损伤。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清除幽门螺杆菌、修复和保护胃黏膜屏障、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2]。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患者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对于疾病的影响,进而加强生活管理,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需要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改进,优化护理流程,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决策[4]。该过程中,应用具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 年4 月至2022 年5 月期间收治的84 例慢性胃炎患者,行随机对照实验(观察组42 例,对照组42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免疫功能异常。②传染性疾病。观察组:男/女为20/22,年龄29~73 岁,平均(46.27±7.44)岁。对照组:男/女为21/21,年龄28~70 岁,平均(46.38±7.29)岁。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具有抗菌、抑酸、黏膜保护等功效的治疗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结合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药物疗效。监测和记录患者用药期间的症状、体征变化,及时向医师反馈。根据医师的意见,对于用药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叮嘱患者注意休息,保障睡眠时间充足。向患者说明饮食宜忌,在饮食选择方面提供建议。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干预。

1.2.2.1 护理方案的制定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明确疾病的发生、进展情况,具体了解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表现、症状发作频率、症状持续时间、药物治疗期间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饮食结构与习惯、营养状态、日常休息与活动。询问患者对于慢性胃炎的认知与看法,了解患者面对自身疾病的心态以及接受诊疗期间的感受与体验。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倾听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出“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哪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慢性胃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期间,哪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哪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循证问题。围绕“慢性胃炎”“心理干预”“饮食管理”“生活管理”等关键词,收集相关的资料文献、研究报道作为证据,总结慢性胃炎临床护理的要点,评价各项护理措施在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情绪和精神状态、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在制订护理方案的过程中,应用可以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而且各项护理措施应具有循证基础。在此基础上,参与慢性胃炎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的护理经验,表达各自的意见和想法,深入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得出一致的意见。同时还应该考虑患者的护理需求,对于护理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1.2.2.2 健康教育 结合慢性胃炎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详细说明病情,讲解疾病知识。介绍药物治疗方法时,讲解各类治疗药物的药理性质和使用方法。该过程中,利用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各类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让患者更容易理解,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自身疾病,了解和掌握用药方法,认真遵医嘱用药。

1.2.2.3 心理护理 根据慢性胃炎患者接受诊疗期间的情绪变化,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行为举动,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态。当慢性胃炎患者产生沮丧心理时,应该给予其鼓励。介绍实际案例,说明遵医嘱坚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更加积极、自信的面对治疗。当慢性胃炎患者过度焦虑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询问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关心的问题,并详细予以解答,消除其顾虑,减少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恐惧感。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体育运动,从中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1.2.2.4 饮食管理 强调饮食对于疾病的影响,让患者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叮嘱患者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辛辣食物、酸味食物、咖啡、碳酸饮料等),容易胀气的食物(萝卜、洋葱、芹菜、豆制品等)。在饮食选择、搭配方面,既要满足营养供给的需求,还要符合患者的口味。

1.2.2.5 护理方案的质量改进 在执行护理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对于慢性胃炎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倾听患者的意见。针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解决办法。针对患者不满意的护理环节,提出改进措施,进而完善护理方案。另外,在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还需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40(95.24%)]高于对照组[33(78.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2.2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41(97.62%)]高于对照组[34(80.9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例(%)]

2.3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例(%)]

2.4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观察(d)

2.5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SAS 评分为(40.52±4.05)分,低于对照组的(48.69±3.82)分,P<0.001;观察组SF-36评分为(75.04±5.12)分,高于对照组的(68.86±4.94)分,P<0.001。见表5。

表5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评价(分)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了减少疾病对于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5-6]。循证护理的开展,则是围绕着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选择具有循证基础的各项护理措施[7],以权威性的科研结论作为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参考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关注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休息、运动、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8-9]。在合理膳食、充分休息、适度运动以及保持良好情绪和精神状态下,有助于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10-11]。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胃炎临床护理质量,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12]。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效果的检测,能够及早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有效予以处理,进而对护理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胃炎循证疾病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循证护理》稿约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