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强化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影响
2024-05-09殷亚婷
殷亚婷
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43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高血压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其管理以及防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3]。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旨在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工具,在慢性病管理中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尽管目前临床路径在医院环境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其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影响却鲜有研究关注。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就临床路径在强化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影响加以论述。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23 年11 月至2024 年3 月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8~75 岁,平均年龄(62.78±4.58)岁;合并其他基础病26 例,其中高脂血症13 例,糖尿病1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例,未合并其他基础病24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38~76 岁,平均年龄(63.09±4.21)岁;合并其他基础病27 例,其中高脂血症15 例,糖尿病1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例,未合并其他基础病23 例。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的标准[4]。②研究资料齐全。③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疾病。②精神病史。③认知障碍、意识障碍。④拒绝参与研究。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对患者血压进行测定,对患者实施口头宣教,告知患者要注意饮食合理,适当运动等,并明确有关注意事项、定期随访等。
1.2.2 观察组 采用临床路径,内容见下:①指定路径管理表。根据社区患者情况、管理要求、指南建议等制定社区患者的路径管理表,明确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细则等。②具体临床路径实施。a.第1~2 周。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测定血压水平,明确长期血压控制的意义,告知患者用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等,进行多媒体宣教,并发放宣传材料。b.第3 周。通过多媒体讲课、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帮助社区慢性病患者了解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进行饮食指导,包括减少钠盐摄入,饮食营养均衡等,并嘱患者戒烟限酒,明确烟酒对疾病控制的影响等。c.第4 周。组织患者参加线下宣教,向患者系统阐述如何控制体重,向患者介绍每周健康食谱,并现场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d.第5~6 周。此阶段重点通过多媒体宣教等方式,指导患者掌握运动方法,明确心理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其掌握自我疏导心理情绪的方法等。e.第7 周。此阶段通过示教、组织患者交流等方式,指导患者自我测量血压的方法,并鼓励患者交流疾病控制心得等。f.第8 周。做好患者的个体评估,帮助患者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自我管理路径,同时对患者整体状况进行评估,以此来指导其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等。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水平 包括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取连续3 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3.2 健康行为 使用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8-item Version,MMAS-8)评分评价服药依从性,单一维度,共8 项,0~8 分,<6 分依从性差,6~8 分中度依从性,8 分为高依从性。同时通过电话跟踪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情况。
1.3.3 生活质量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Scale-74 item Version,CQOLI-74)评分评价,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维度,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维度各有5 个因子,物质生活维度4 个因子,共74 项,各维度均100 分,维度分、因子分,均以正向计分的结果参与分析,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4 满意度 采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共19 项,每项1~5 分,满分95 分,满意:80~95 分;一般:60~79 分;不满意:<60 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组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软件处理,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例数、率(n,%)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管理前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2.2 两组健康行为比较 观察组MMAS-8 评分、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行为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管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C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5]。此病在我国呈现出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增加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负担的加重,其防治要求也逐渐增高。目前国家以及地方,对慢性疾病的社区管理均给予了高度关注,上海市发布的《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指出,应积极促进卫生健康服务的整合协同,健全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之间协同机制的建立,并推动医治融合、全专结合等[6]。而我国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则为社区高血压提供明确、科学的指导,其提出应根据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强调了生活方式在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涉及饮食控制、定期体育运动、限制饮酒等,以此来确保管理的整体质量,满足疾病控制的效果。与此同时,推动构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心工作的进行已得到广泛关注,我国《“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明确强调了要以高血压、2 型糖尿病为切入点,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职能的发挥,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7]。
目前国内外众多指南推荐,采用临床路径管理的方法来提升慢性病管理的质量,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指南强调应对患者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管理路径等。因此,临床路径本身是建立在科学依据、实践指导的基础上,基于其运用能切实规范医疗流程,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疾病管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临床路径对血压控制、健康行为有积极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高血压管理体系,基于该体系可以实现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同时能推动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提升患者疾病认识、疾病控制意识,使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为主动的进行血压控制。同时患者能长期检查健康行为也与其能保持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有关,其中,自我效能感会影响长期坚持健康行为,并且自我效能感是决定患者采取积极行动的重要中介变量,而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能加深疾病认识,在疾病认知提升的基础上,其自我效能感也会有提升,并做到长期坚持健康行为。
同时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主要是,此种管理方法不仅注重血压水平控制,更关注患者生活、饮食以及心理等方面,这就能保证社区管理的范围,同时在各项措施落实后,临床可以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实施干预,这些干预对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长期坚持健康行为等有积极的作用。再者通过此种该服务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患者的有效评估,尤其是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这样便可以实现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的个体化干预,并使患者能积极参与到疾病的管理、控制中,进而保证患者管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充分保证。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临床路径本身的覆盖面广泛,并能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包括多媒体宣教、线下讲座等,这些活动能加深疾病认识,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血压的有效控制,同时在良好的管理模式支持下,临床也能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做好定期复诊,并能依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血压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在多学科协作的基础上,临床也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方案,所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会有显著提升。
实践表明,在此类患者的管理中采用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发挥肯定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对一些细节加以关注。①要注意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健康评估。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②应根据临床指南、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③高血压作为常见慢性病会持续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对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进行评估,若有必要可对方案加以调整。④临床路径管理实质上会涉及多学科的协作,所以这就需要机构根据自身情况组建相应团队,明确有关事项,同时做好区域内高血压患者的摸底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多学科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到疾病管理中,以此来满足临床路径实践的需要。但此次研究也有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故而有待日后增加样本量,提升研究深度。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可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坚持健康行为,且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满意度,故能在高血压护理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