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管填充+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4-05-09卢淑青卢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2期
关键词:乳牙牙髓牙体

卢淑青,卢晴

1东港区石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日照 276800;2日照市人民医院骨外科三病区,日照 276827

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属于幼儿期牙齿病变概率相对较高的类型之一。据研究显示,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与患儿自身牙体钙化程度有关,加之乳牙自身牙釉质厚度较小,很容易产生龋齿的问题[1]。该病症发病后病情恶化速度迅速,因此常表现为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情况,而常规方法无法完成缺损部位的修复,既往多采取直接拔除患齿的方式,但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对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均会构成影响。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可有效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干预,避免了拔牙、长期牙齿缺失对相邻牙体的影响,也可缩短恢复周期,降低患儿家庭所承担的相关医疗费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均相对突出[2]。此次研究针对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东港区石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儿童126 例,简述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东港区石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儿童12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儿童总计63 例,男童25 例,女童38 例,年龄4~9 岁,平均年龄(6.13±1.05)岁,其中32 例为活髓牙,31 例为死髓牙。牙位分布:54 位4 例,55 位5 例,64 位6 例,65 位5 例,74 位11 例,75 位13 例,84 位11 例,85 位8 例。观察组儿童总计63 例,男童27 例,女童36 例,年龄3~9 岁,平均年龄(6.09±1.03)岁,其中31 例为活髓牙,32 例为死髓牙。牙列分布:54 位5 例,55 位4 例,64 位5 例,65 位6 例,74 位12 例,75 位12 例,84 位10 例,85 位9 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问题。②符合全冠修复治疗指征。③X 线检查未见根尖周炎症问题。④患儿及家属同意参与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牙冠缺损不超过30%。②咬合能力异常。③牙根松动、叩痛。④抵触配合治疗。结合两组儿童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根管填充术,手术前需先行患齿牙龈局部麻醉干预,常规牙髓腔扩孔备洞。如患齿内牙髓仍保留一定活力,则需先行对坏死或失活的牙髓给予清除,保留存在活力的牙髓;如患齿处合并根尖炎性病变,在开髓后给予消炎、杀菌处理,并使用CP 棉填充髓腔,叮嘱患儿家长返家恢复7 d,期间注意饮食,不得擅自取出封堵用的CP 棉,如意外脱落需立即返院处理。7 d 后如患儿患齿处主观无疼痛感或叩击后疼痛感,且CP 棉取出后无异味,则可实施根管填充手术。

根管填充治疗时,需先使用M3 乳牙专用镍钛锉对根管给予处理,扩孔时需交替使用生理盐水(浓度为0.9%)、次氯酸钠(浓度为2%),冲洗液均需加热至37℃左右,以确保舒适度。填充剂选择VITAPEX糊剂,以专用注射头向根管内填充,填充过程中需反复拍摄口腔X 线片,以确定牙齿内填充情况。填充方法包括3 种,第一种为“恰填”,仅针对根尖部位,填充厚度控制在1 mm 左右;第二种为“欠填”,在恰填基础上对根管给予适当填充;第三种为“超填”,即填充时确保糊剂超过根尖孔,主要针对合并根尖炎性病变的患儿群体。

1.2.2 观察组 实施根管填充联合金属预成冠修复术,其中根管填充术操作方法和对照组完全相同。实施金属预成冠修复术时,需根据乳牙缺失深度、是否合并牙髓病变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龋洞深度在2 mm 左右(Ⅱ度龋齿),但不合并牙髓病变时,可直接去除坏死组织后对牙髓管进行扩充备用,常规CP棉消毒,并在龋齿窝底部填充防护材料,随后实施酸蚀、冲洗等干预,冲洗完毕后涂抹粘结剂,最终使用送风纳美聚合体树脂给予分层填充操作;如患儿龋齿洞的深度已经达到了牙髓部位,并合并牙髓炎、根尖周炎症等病变,则需进一步完善根管填充的先行干预治疗。

待根管填充完毕后,对牙体邻面给予制备。使用细砂石车针对牙体的近、远中面的接触部位给予适当磨除,宽度控制在0.5~1.0 mm,以探针可以自然通过为宜,但注意对邻近牙齿的保护。处理牙面时不得产生悬突、台阶等情况,打磨后近、远中面需相对平行,或使牙体整体呈现类似圆锥体的形态。如患齿为牙列中的最后压牙时,远中面处理需较近中面需多出1 mm 左右的深度。针对“M、N、H 型”引导沟,需根据牙齿的咬合面解剖情况对牙体进行打磨,咬合面制备时需严格关注对合关系,重点注意切割合面嵴的情况,其中颌面需去除1 mm 左右的牙体表层结构。颊舌面则无需特意制备,除患儿合并颊面和颈部连接部位1/3 处明显隆起,此时制备过程中需掌握适当的力度,避免造成牙体和预成冠间空隙过大的问题。另外,颊舌面和临近面相交线角度应为圆钝移行状。

根据患齿情况选择相应型号的金属预成冠,参照实际情况剪除多余部分,安装时需对牙龈给予适当压迫,直至发白为宜,使用红蓝铅笔对预成冠颈缘给予标记,以金钢砂轮或专用金属剪去除边缘多余的结构,直至其边缘对邻近牙齿不会形成任何压迫。随后确认咬合关系,观察咬合后是否存在高点、干扰等,待达到咬合平衡后,以收边钳缩紧预成冠的颈部,并将边缘打磨成刃部,经抛光处理后再给予玻璃离子粘固剂固定,打磨去除多余粘固剂后完成预成冠的安装。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治疗成功率。分别于患儿治疗后1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复诊等方式进行疗效判定,一般划分优(咬合功能及关系恢复至正常,未见牙髓症状,且无牙龈红肿、继发龋等问题,预成冠坚固)、良(咬合功能及关系恢复至正常,未见牙髓症状,但存在轻度牙龈炎、牙髓弥合欠缺等问题)、差(出现牙髓炎症状,牙龈可见明显红肿、牙冠周围脓肿等问题,或预成冠脱落)3 种情况,治疗成功率=(优例数+良例数)/组内总例数×100%。②牙龈指数检测。利用牙周探针对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牙龈指数予以检测,延牙龈边缘进行滑动,轻轻碰触牙龈,其中0 分表示健康;1 分表示探诊未见出血,但伴有牙龈炎症改变;2 分表示探诊出血,且伴有牙龈水肿问题;3 分表示牙龈自动出血、溃疡。③并发症观察。观察两组儿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具体表现,包括牙髓炎/牙周炎、继发龋、冠脱落,统计两组总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8.0 作为此次诊断研究所得数据分析采用的统计学系统n(%)与分别作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χ2与t值分别作为检验指标,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 对两组儿童进行为期1 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治疗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例(%)]

2.2 两组牙龈指数检测比较 治疗前两组儿童牙龈指数检测结果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儿童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龈指数检测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儿童发生继发龋等并发症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乳磨牙属于乳牙的一种,其牙根完全发育通常在2 岁半至3 岁间,与乳恒牙的交替具有部分差异,也是幼儿进餐时主要的功能性牙齿,承担的磨损度相对较高,因而更容易出现病变的情况[3-4]。临床可实施全口牙体层X 线扫描,即全景片,确认患儿颌骨、乳恒牙发育的具体情况,检查牙齿数量、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程度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患儿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乳牙牙根吸收通常在1/3 以下,但并不能由其4 岁至9 岁的年龄因素盲目断定,仍需要借由X 线诊断的方式确定牙根吸收情况,以此给出修复手术方案制订的准确参考[5-6]。

传统拔除治疗虽然操作简便,但患齿拔除时不仅会产生疼痛感,且还会对相邻牙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恢复阶段由于患儿自身原因还可能发生感染等问题[7-8]。因此临床推荐联合根管填充和金属预成冠修复术的方案。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见,联合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9.37%,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牙龈指数为(0.77±0.31),低于对照组(1.42±0.34),说明运用联合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患齿治疗成功率,还可有效缓解牙龈病变情况。原因分析在于根管填充治疗完成后联合冠修复术有效提升牙冠、牙体修复后的稳定性,延长乳牙的使用时间。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6.35%,低于对照组的22.22%。①1 例并发牙根尖病变,主要是由于幼儿乳磨牙的釉质层、本质层均相对较薄,且矿化程度相对较低,髓腔过大、髓角过高,因此在发生龋齿类病变时很容易累积叶根尖组织。干预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拆除预成冠,本次研究中的患儿症状相对较轻,未拆除预成冠下通过颌面钻孔的方式修复,随后以光固化树脂修复,后无复发的情况。②2 例患儿出现继发龋的问题。处理时可在邻面牙龈壁距离牙龈2 mm 以内的位置局部注射2%的阿替卡因制剂,或直接使用浸满肾上腺激素的棉球进行压迫,数分钟后观察牙龈沟液的渗出情况。待酸蚀处理后,使用粘结剂填充部分空洞,注意操作时避免触碰到牙龈组织。推荐使用流体数值对牙龈接近髓腔的部分给予填充和固化,以降低接触牙龈边缘的概率,也可预防渗出对空洞的再次污染。③1 例并发预成冠脱落情况。解决方案为重新选择合适的金属预成冠安装。本次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患者随访时间较短,未探讨远期患儿的牙齿情况,后续将延长随访时间,提高研究的适用性。

总之,临床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疾病可在根管填充基础上联合冠修复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乳牙牙髓牙体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乳牙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