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思伤脾”论治失眠

2024-06-10王琪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12期
关键词:情志脾脏气机

王琪,海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统计,我国国民平均睡眠时间近十年来日渐缩短,平均为7.06 h,并且国民睡眠质量和睡眠环境指标均明显下降[1]。更有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加重[2]。临床发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逐渐增加的社会压力,大多数人处在高负荷环境之中,人的情志受到极大影响,因思虑过度甚至无法控制的思考导致的失眠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我国成年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数量高达10%~15%,并且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呈慢性化趋势[3]。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大多存在依赖性强、耐受性差、戒断症状严重等不良反应,传统中医疗法因其不良反应小、安全高等优势更易被患者所接受。传统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内生五志,思生于脾而藏于脾,过思可直接伤及脾脏。现代医学强调调理脾胃在治疗失眠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围绕思伤脾相关理论,从过思伤及脾脏后导致营卫失调、心神失养、脾虚生痰、肝脾不和等4 个方面,探讨五志之一的思对睡眠的影响,并探讨此类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1 中医对思的认识

1.1 思的含义 “思”字最早见于金文,《说文解字》认为其本义是考虑、深想,引申为“怀念、哀愁、意念、思绪”等含义,古人认为思想是心脑合作的产物[4]。中医对思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将思解释为思考、思虑、认知等含义,根据其含义不同,后世医家将其划分为情感类和认知类两种类型[5]。情感类的思我们通常认为是由五脏所生并藏于五脏之中,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记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里的思即为五志之一,生于脾脏并藏于脾脏,用于表达人的思念、思虑等情绪。认知类的思可以解读为对事物的思考、认识等,如《灵枢·本神论》载:“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者谓之虑”,这里的思译为思考,即为了做好某件事而揣摩变化的过程就是思考,思考的更深更远就是熟虑。

1.2 思为情志之中心 中医学将人的情绪概括为五志与七情。五志即“怒、喜、思、忧、恐”,为人之常性,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二·三因论》中将五志学说进行发展变化,分为“怒、喜、忧、思、悲、恐、惊”七种,称为七情,并将七情内伤归为内因,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内脏郁发,外形于肢体。”古代医家认为“思”是情感表达的认知中枢,具有关键且核心的作用,因此,将思放在五志学说和七情学说的中心位置。后世有医家提出,思可以转化为其他情绪,即思而否定为怒,思而肯定为喜,思而担心为忧,思后无奈为悲,思而危险为恐,不及思索而为惊[6]。临床上,因思虑过度、思想过激等发病者屡见不鲜。因此,“思”被视为情志之中心,是其他情志产生的基础。

1.3 思生于脾 五志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生理、病理状态均与情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脾在志为思”,指出了思与脾之间的联系,思生于脾而又藏于脾,是脾脏机能的一部分。尽管脾的情志活动复杂多样,但总体特征都与“思”相似。思作为一种情志,受意识的驾驭,正常情况下能够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丰富人的精神境界,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然而,当外界刺激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剧烈、突然或长期的精神刺激,在意识调控范围外的“过思”就会直接伤及脾脏,使脾脏气机失调,生理功能失常。《黄帝内经》中论述思伤脾的病机分为虚实两个方面,“思则气结,脾气不升”为实,“思则运化失常,气血损耗”为虚,无论虚实,均可导致失眠。

2 思伤脾与失眠的内在关系

2.1 气机郁结,营卫失调 吴鞠通提出“卫气留于阳,则阳气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7]认为营卫阴阳失和是一切失眠之总纲,卫为阳,营为阴,人体之寤寐与营卫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8]。《素问·举痛论》载:“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指出“思”致病的根本在于“思则气结”。脾胃居于中,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脏气机特点以升为主。一方面,思虑之时,心会神凝,神可御气,若思虑过度,则凝神太过,使得气结于体内。另一方面,脾胃位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中焦气机紊乱郁滞,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进而影响全身气机。卫气在此影响下,不循常道,夜间独自留于阳,不能入于阴分,营卫之气的阴阳交会失和,夜不能眠。

2.2 脾胃失和,心神失养 其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是获得优质睡眠的必要条件。脾胃生理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入于体内,得到充分吸收,气血化生充沛,心神得养,则精神意志正常,昼精夜瞑。《景岳全书·不寐》载:“凡人以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神宜养和不宜劳耗[9],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思虑过度,损伤脾脏,脾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则精神思维异常,夜不得卧。

其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是人体气机运动的枢纽,脾健胃中和,脾胃之气起落有序,营卫之运转正常,则睡眠与觉醒正常。《素问·逆调论》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思虑过重,损伤脾脏,又或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加剧脾胃负担,是有形实邪阻滞气机,脾胃失于和降,浊气上逆扰动心神,而卧必不安,引起失眠。

2.3 肝脾不调,神失所养 五脏之气由经络相通,情志太过除伤及本脏外还可伤及他脏。一方面,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肝主疏泄喜调达,脾胃为全身气机之枢纽,二者在生理病理上都具有密切联系,是人体气血运行之枢机。生理上,《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即肝主疏泄,协助脾运化水谷精微,脾主运化,有助于肝气疏泻。病理上,肝病传脾,脾病传肝。过思使气机郁滞,易致抑郁,日久伤肝,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木旺,过思又易伤脾则土弱,肝木横乘脾土,反之,若脾胃气机郁结,则致木壅太过而侮土,最终导致肝脾不调,气机不畅。另一方面,脾主生血肝主藏血,血液的化生与储藏与肝脾相关,《灵枢·平人绝谷》载:“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过度思虑使肝脾气机失和,影响血的生成与运行,生血乏源,藏血无度,血脉失和。肝与脾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过度思虑使肝脾气血失和,神不归藏,最终导致失眠。

2.4 脾虚生痰,上扰心神 津液代谢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正常的津液能够滋润和濡养人体器官、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运载全身之气。脾气升运调达,运化功能健旺,人体津液代谢协调平衡,有助于维持正常睡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10]。过思致使脾气不升,津液输布障碍,生成“无形之痰”,加之当今社会,多有饮食不节之象,宿食停滞胃脘,更易损伤脾胃,加剧无形之痰的产生,痰浊上蒙清窍,导致失眠。若痰凝日久,郁而化热,痰热互结,上扰心神,则夜卧不安,甚至彻夜难眠。此外,过思伤脾,气机郁结,痰气搏结,阻于经脉,使气血失调,阴阳失和,神不守舍,也可导致失眠。

3 思伤脾失眠的治疗

过思伤脾,主要病机是使脾气郁结,或耗伤气血,累及心、肝等脏器,或产生病理产物,扰动心神。基于病因病机特点,治疗此类失眠应当重视调节情志,以理脾为中心,以健脾益气为基本治则,根据迁延的不同脏腑及产生的病理产物,结合舌脉及次证、兼证,辨清虚实,多脏同调,多措并举,辨证施治。

3.1 心理疗法 有研究表明,71%失眠患者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过度思虑而至失眠的患者往往会过度重视自己的失眠状况,睡眠之前常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使失眠更加恶化,失眠与焦虑、抑郁等又互为因果,往往长期共存,使失眠更加难以治疗[11]。因此,重视调节患者情志,进行心理疏导尤为重要。

过度思虑者多是脑力劳动者,如学生、技术人员等,经常因为整日甚至通宵学习或工作而沉浸在思虑之中,严重影响睡眠。这类患者应主动从百思不得其解的境况中摆脱出来,移情易性,从而转移过度思虑的不良心理状态。如《续名医类案》中说:“虑投其所好以移之,病则自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散步、打球等运动来放松自己、解放思想,如此转移注意力,劳逸结合,方能寐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思伤脾,怒胜思”。根据情志相胜法,怒生于肝,发怒可升发肝气。因此,脾气郁结者,可用怒胜思以宣散郁结之脾气。张从正《儒门事亲》载:“努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现代研究也表明,发怒是人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形式,发怒可以有效调节人的抑郁等情绪[12]。

五音中可多听流畅轻盈、清脆嘹亮的角调式音乐,想象春意盎然的景象,从而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稳定心理状态。此外,通过认知疗法,分析患者现实思想活动,改变对睡眠的不良认知,进而使情感和行为产生变化,使患者的意识、情感、行为三者平衡,达到“昼精而夜瞑”的正常生理状态。

3.2 药物疗法

3.2.1 多脏同调,安神定志 五脏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相生相克,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思虽最易伤脾导致失眠,但其病因病机复杂,迁延日久不愈往往损伤心、肝等脏器,病位不可单一而论。因此,在治疗时应重视疾病由轻到重,病位由单一到复杂的病程变化,以理脾为中心,根据传变规律未病先防,防止多脏共病,若已迁延他脏,应针对他脏病机特点辨证施治。

皇甫谧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过节则二脏俱伤”[13]。心脾两虚失眠者,入睡困难伴头晕、心悸、气短乏力、便溏等症,临床常予归脾汤加减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韩明华[14]用归脾汤治疗心脾气血两虚失眠患者31 例,总有效率达96.77%,治疗后OSQI 评分明显下降,中医证候明显改善。肝脾不调失眠者,常伴胸胁胀闷、口干口苦等症,临床常予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为基础方加减以疏肝理脾,解郁安神。于立恒等[15]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1 例,治疗后总有效率90.16%,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均有改善。

失眠患者往往因病因病机复杂、反复发作使疾病迁延日久,形成顽固性失眠,则根据其复杂病机,灵活调整治则治法,以求脏腑平和,神归于舍。

3.2.2 理气化痰,清热凝神 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使痰湿体质者逐渐增多。临床因过思伤脾,痰浊内生致失眠者可分为三种:一是初期痰浊重者,表现为入睡困难伴头重昏蒙、肢倦不适等症,可予二陈汤加减导去其痰,其卧立安。二是痰凝日久,郁而化热,痰热互结,上扰心神,可见彻夜难眠伴头晕头胀、口苦口臭等症,可予黄连温胆汤加减以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安神定志。三是气机郁滞,痰浊内生,痰气交阻者,夜不能安伴咽中如有物阻、痰黏难咯等症状,可予半夏厚朴汤加减以消痰顺气,安神益智。王世熊等[16]用黄连温胆汤结合针灸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50 例,治疗后PSQI 各项评分、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李晶在临床中常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失眠,认为痰气交阻是失眠的核心病机[17]。

3.3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失眠历史悠久,《黄帝内经》中关于失眠的治疗,针灸疗法比中药治疗还要丰富,因其不良反应小、安全高等优势,也被许多患者所接受。古代医家虽认为“心主神明”,但在治疗失眠时,多选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的穴位。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三阴交主“惊不能眠”,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癫病篇》中记载:“阴交、气海、大巨,主惊不能卧。”《千金翼方》中记载“不能卧,灸阴陵泉百壮”指出了艾灸治疗失眠的壮数。此外,古人还注重特定穴位的功效与使用。《针灸甲乙经·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中记载隐百、厉兑治“足胫寒,不能卧”,《针灸集成·心胸》中记载“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

根据不同的辨证方法,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呈现多元化,穴位的选用具有明确的归经,同时大量采用特定穴。心脾两虚型不寐以心经、脾经、督脉穴为主,常用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调和心脾,益气养血安神。肝脾不调型不寐以肝脾两经穴位为主,常用合谷、太冲、三阴交、侠溪等穴调和气血,攻补兼施,安神定志。脾虚生痰者以胃经、任脉、脾经穴位为主,常用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内关、丰隆等穴理气化痰,和中安神。痰热互结者加合谷、曲池等穴以清热,痰气交阻者加天突、合谷、太冲等穴以行气。

现代医学通过动物试验、临床观察等方式,对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作用机制集中在调节神经肽类物质,包括神经肽S、神经肽Y、黑色素浓缩激素、食欲素等,干预体液因子,如褪黑素、腺苷等,调节与睡眠相关的炎性因子,干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调节生物钟,调节脑肠轴等[18]。

4 病案举隅

李某某,女,45 岁,2023 年7 月5 日初诊。主诉:入睡困难1 年余。现病史:患者1 年前因家中变故,常常思念亲人而出现入睡困难,易醒,靠口服镇静类药物入睡。现症见:入睡困难,每日睡眠时间3~4 h,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倦怠乏力,健忘,注意力不足,情绪低落,纳差,小便可,大便溏。查体:神清,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不寐(心脾两虚型)。西医诊断:原发性失眠。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中药处方:归脾汤加减。党参15 g,黄芪15 g,龙眼肉15 g,麸炒白术15 g,当归15 g,茯神10 g,炒酸枣仁20 g,制远志10 g,木香10 g,北柴胡10 g,白芍15 g,麸炒枳壳10 g,炙甘草9 g,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分服。针灸处方:百会、安眠、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脾俞。操作:术者双手常规消毒,患者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0.25 mm×25 mm 毫针,百会穴平刺进针,余穴均直刺进针,平补平泻法以加强针感,留针30 min,每日1 次,5 日为1 疗程。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2023 年7 月12 日二诊:患者主诉睡眠时间延长至6~7 h,余症皆缓解,镇静类药物服用较前减少。原方再服7 剂,针刺选穴不变,再针刺1 疗程。

2023 年7 月20 日三诊:患者主诉10 min 左右即可入睡,睡眠时间7 h 左右,日间精神充沛,已停用镇静类药物。原方再服7 剂。半月后随访,患者主诉已无需服用西药即可入睡,其余诸症皆好转。

本例患者因思虑过度损伤脾脏,导致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故而失眠多梦。脾失健运则纳差,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脑髓则健忘、注意力不足,不能上荣头面则面色少华,不能濡养四肢则倦怠乏力、形体偏瘦,舌脉与病情相符。治以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以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方中黄芪、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党参、白术补脾益气;当归、茯神、白芍养血安神;木香、枳壳、柴胡理气开郁;炙甘草调和诸药。针灸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及督脉穴位为主,神门为心经原穴,可宁心安神;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肝脾肾三脏同调;督脉入于脑,取百会穴以调神通督;阳明经多气多血,取足三里以补益气血;安眠为不寐治疗的经验穴;心俞、脾俞为背腧穴,调节心脾气血。同时关注患者病因,以心理疗法宽慰患者,帮助患者走出不良情绪,如此针药结合,佐以调畅情志,使身心同调,心脾气血充足,气机疏利,心神得养,不寐自愈。

过度思虑伤及脾脏引起失眠,失眠又会加重脾脏功能的失常,最终形成“脾虚-失眠-脾虚”的恶性循环,因此,理脾在这类失眠治疗中尤为重要,根据病症不同表现,个体化辨证施治,联合针灸、推拿、心理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最终使阴阳平衡,心神安定。此外,大部分患者因夜间睡眠不足,日间间断入睡,睡眠昼夜节律紊乱,要嘱患者调整入睡和觉醒时间,以恢复正常节律。如此内外身心同调,方能取得最佳疗效,真正的促进疾病向愈。

猜你喜欢

情志脾脏气机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