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价值、逻辑与实践
2024-05-09李昊灿
李 妍,李昊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生命线,不仅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享度,思想政治教育感受的共情度,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适恰度,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精准度,思想政治教育场合的合宜度”[1]尚未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应然要求。作为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对新环境、新要求、新使命的时代语境下,只有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刻把握“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美育作为德、智、体、劳的“综合中介”,可以通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Culler 所言:“理论是跨学科的,属于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2]因此,笔者拟从审美的视角出发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考和研究,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探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课题,以期能为实现学科发展的理论跨越,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潮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助力。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缘起、提出与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缘起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大发展大繁荣,但与此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就现实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西方国家充满所谓的“普世价值”诱惑的意识形态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致使一些大学生在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产生了困惑和疑虑;另一方面,在社会变革和体制转轨的深刻影响下,中国的社会思潮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使得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物质崇拜、娱乐至上、精神焦虑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是引领大学生思想航向的时代要求,也是培育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使命。从理论根源来看,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向度,其审美向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于“现实的人”而展开的。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501,这有力地批判了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理解社会历史的问题,“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3]525。从“现实的人出发”的思想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实践进程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不昭示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美好生活建设目标的提出饱含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正是基于现实问题和理论根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探寻新的转向,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出场提供了场域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
一种教育理论或教育观念的提出,通常是源于人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追问,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问题的提出,就是针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的考量。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视野来看,自进入21 世纪,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导向和相关文件出台也逐步呈现出审美意蕴。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4]414。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4]426,以此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5]由此可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亟须以新的样态进行呈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要求需要通过诗意化的方式进行阐释。从美育建设视野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校美育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6];2019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高校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7];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8]。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内在需求与学科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的有力应答。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涵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和阐释。
其一,从词源上来看。“审美力”一词最早源于曾繁仁对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情感教育论的批判。曾繁仁指出,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思想是奠定在坚实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而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手段培养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情感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美感体验就是人类艺术地掌握现实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即情感判断的能力,或者叫作审美力[9]。而将审美力一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古代通过“礼乐教化”实现治国安邦、社会和谐,到近现代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以期实现美育救国、重塑国民性,再到当代“亲和力”“感染力”等词的提出,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成分,即以审美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观照,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行为实践。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实践的历史回溯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效性的时代探讨。
其二,从“力”的视角切入。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只有当施力方与受力方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时才能形成相互作用的状态。“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是以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视野观照、审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10],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即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互作用的结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挖掘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培养大学生形成审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借助外力。通过利用美的规律或审美的视角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内在美,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这种借助外力的方式是一种通过以美的规律“化人”实现“育人”的目的,是合目的性与合审美规律性的统一。换言之,是意识形态属性与审美形态属性二者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要求教育的各要素要形成以美育人的合力,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取得思想上的共鸣、心理上的共识和精神上的共振,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实效性和有效性。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价值意蕴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 世纪80 年代成立以来,在4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简言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共同体及其共同拥有的学科背景、理论框架、研究方式和话语体系”[11]。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及变化规律,并指导人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社会制度的选择性、倾向性,因此,根据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特征,可以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既蕴含着形而上的科学信念,也蕴含着形而下的具体实践样态。但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内容不贴近生活,人文教育内容缺失,教育内容逐渐被学生视为‘假大空’”[1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学生实际,积极改进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偏重激发信念,而美育则偏重激活情感。“讲情感才能感染人”[1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审美的向度进行审视,改变片面强化政治性、凸显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从而满足大学生的情感期待和情感需求,并在审美的过程中自觉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同,进而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完善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遮蔽中走向澄明。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
立德树人不仅是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而且是高校培育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立德树人的实现更多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但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时代境遇的多重挑战,这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功能的削弱,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以审美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美的规律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环节,通过美的内容、美的方式、美的环境来引导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评判、对人生观的思考和对世界观的追问,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并不是“去意识化”,过分夸大美育的育人功能,也不是“去目的化”,忽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旨归,而是以美的形象打动和感化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用价值判断审视和辨析事物的本质,进而选择正确的行为取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作用力,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接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局面,从而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之德;逐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塑造美好心灵,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既是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14]。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和谐,反对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失常偏向。观之当下,由于社会竞争和学校管理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智育、德育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题,而美育、劳育、体育则常常被置于附属的地位;但也由于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德育难以到位、智育‘知’‘能’脱节、‘体’‘育’两失、‘美’‘育’分离及劳动教育严重缺位等问题依然存在”[15]。这不仅割裂了“五育”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使高校教育难以形成协同共振的育人合力,而且也容易忽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导致片面发展,形成单向度的人。但正如蔡元培所言:“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16]因此,从审美的视角出发,可以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心灵的向善性,并将个人人生价值的探寻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从而实现美育“以美扬善”之功用;通过美育的情感性、形象性、自由性、趣味性等特点,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实现感性与理想的和谐统一,进而在科学文化知识中汲取养分,达成“以美启真”的目的;通过大学生在体育、劳育中的践行和发展,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实现全身心和谐发展的“理想国”,达到“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效果。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依靠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感染力,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皆有积极意义。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在逻辑
(一)历史逻辑:德育美育两者相得益彰的人文关怀
中国古代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相关概念,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相关思想和经验,这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溯源找到了历史依据。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所倡导的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先河,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7],通过音乐的陶冶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8],通过音乐改变社会风气。孟子认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19],该主张体现了施仁政的政治理想。荀子认为,“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20],这是注重通过音乐来引导民众的快乐和道德。可见,“乐教的美育功能表现为道德内省的审美、身心和谐的调适、人文共生的坚守、科学理性的内化及情感交流的雅尚”[21]。近现代学者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22]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审美教育陶冶情感的人文关怀和塑造德性的价值旨归。当代,“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等论述,皆体现了国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融合,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文关怀。因此,从历史逻辑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融合的方式在实践中激发了人们团结奋进的力量,提升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素养,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现实逻辑:纾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
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对增强其教育有效性的探索从未停止,但当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性的困境依然存在,现实的理论教学仍在沿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路前行,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容的知识性、教育价值的灌输性和教学话语的规范性,因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仍未突破传统模式的窠臼,其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尚未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如何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和亟须解答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旨归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说教,美育则侧重以情化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价值正是在于把握了意识形态属性与审美属性的相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了美育的理论与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遵循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利用美的规律、美的要素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特质,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蕴涵的价值导向,通过生动、形象、具体、切合实际的方式创设教育内容的情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大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主动悦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此纾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入脑、入心、践行的现实需要。
(三)理论逻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这种“教育独白”的主客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而主客二元思维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佳的原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出场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扬弃和重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主体间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其蕴含着“认识方式的交互性、主体存在的共在性以及主体交往的实践性”[23]的创新思维。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能够认识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者在思想、情感、认知之间的交流,从审美的视角出发,以突出情感式、引导式的教学和平等性、互通性的原则加深双方的互动。其次,受教育者虽为教育者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只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共同体的理念,才能实现教育双方互相合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从而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其理论的教导最终会外化为行动,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推动下的主体间性使教育者成为主导主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有利于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内化的道德规范付诸实践。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从理论上来看,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对话交流大有裨益,同时,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实践逻辑: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坚定的追求,同时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科学的揭示,以此指导人们在不断斗争中摆脱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束缚,从而致力于每个人能够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具有一致的价值诉求,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不仅是人民向往和憧憬的目标,也是人民矢志不渝奋进的根本动力。聚焦大学生群体,美好生活是大学生憧憬与期待的生活状态,内含着生活需求、专业提升、精神品质、实践锻炼等多个维度的满足与实现。“大学生美好生活与思政课获得感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形成了一种双向耦合的关联向度。”[24]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其实现美好生活的境界,同时,学生精神力量和精神世界的习得也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大学生个体的生活中进行发力,投身大学生个人生活的同时改造其现实生活并导向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其育人价值,获得有效性。因而,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其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体现的重要维度显现。而在现实语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样态审视却与美好生活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宏大叙事的理论内容与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部分内容脱离了大学生个人的现实生活,不能与大学生的成长经历相结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真实世界的疏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恰恰是以“美”为切入视角,以“情”为桥梁纽带,以“思”为核心要义的教育方式,因此有利于紧密联系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以鲜活生动的素材阐释灵魂和思想,从而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逐步引导大学生创造美好生活。
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进路
(一)信道:优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的头脑。具体言之,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五个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但“教育内容只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色诉求,却很少涉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的相关内容”[25],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要优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魅力。
首先,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审美素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明确价值坚守,规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的空洞化和教条化,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成长规律、专业背景等因素,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伟大实践过程中的审美素材,通过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阐释,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立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的关键一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出发的原则。高校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知识需求和价值诉求,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时时关注大学生热议的社会焦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恋爱认知等切身利益的疏导,积极回应大学生的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增强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将富有时代气息和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通过互动对话、典型举例等方式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深刻诠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通过更新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时代内容,赓续精神血脉,展现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二)亲师:加强“以美育人”的队伍建设,彰显教育主体的人格吸引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思想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因此,教育主体要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魅力,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言传与身教并重,给予新时代大学生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浸染,从而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首先,提升教育主体的知识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6]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自身既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主动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丰富头脑,又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理论素养,指导自身的审美实践,掌握精湛的工作技巧,以此塑造知识渊博、灵活多变的形象,吸引大学生对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的关注。
其次,创新教育主体的话语表达。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沟通师与生、教与学的桥梁,因此,教育主体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话语态度、语言表达等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身心成长规律,注重与大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善于运用时尚的、具有青春色彩的话语样式感染大学生,正所谓“讲‘理’能凸显课堂的深度和教师的理性,而讲‘情’则能突出课堂的温度和老师的情怀”[27],高校教育主体只有以情动人,以真诚、尊重、理解、关心的话语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才能使双方在互动中沟通思想,将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大学生。
最后,注重教育主体的品德修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主体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应高度注重自身的品德修为,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在施教过程中以言谈举止、知识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感召大学生,自觉敬业修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自身品德修为的魅力感染大学生,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践行到教学过程中,展现师者的责任与深情。
(三)谋术:更新“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推动同频共振的互动赋能
长期以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的效用,但是如果长期和过度使用则难以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和认同,因此,教条规范的说教和生硬的政治宣传不仅忽视了大学生主体地位,而且往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而,这种僵化、单一的方式并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课堂的教学需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要更新“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此触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善于运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要求教育主体将教育内容和理念融入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之中,其中,“乐”作为形式,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而“教”作为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义。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魅力,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入心,使大学生主动接受启迪,激发求知潜能。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合理运用情境实践的教育方法。情境实践的教育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引入生动具体的实践场景之中,从而激活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大学生快速理解并吸收教学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完善科教融合、校社协同的育人模式,引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观察、体验和探讨社会现实问题,以此提升大学生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积极运用形象感染的教育方法。形象感染的教育方法是借助文学艺术等特殊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直观形象、生动具体、感染力强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教育方法。形象性是美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将美育形象性特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感人,从而触动大学生的心灵,激发感情上的共鸣,使其在美的形象中领会、掌握和接纳理性或感性的教育,进而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和审美判断,助力大学生以审美的价值标准引领积极健康的道德心境,并外化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
(四)境化: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创建显隐联动的育人合力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545环境具有导向和熏陶的功能,因此,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要借助显性与隐性联动的方式才能达成育人的合力。
首先,高校要广泛开展校园文明创建工作。一方面,高校要充分挖掘并科学规划校园文化景观,通过校园绿化、建筑、园林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环境,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实现由景生情,从而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标语、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或是漫画、海报、音乐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解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其次,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一方面,要通过高雅艺术、文化精品,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凝练和传承校风、校训等校园精神,以校史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为载体营造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引领道德风尚的熏陶作用。
最后,高校要注重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盛行的时代环境中,其话语模式和行为习惯都受到了网络的深刻影响,因此,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以网络科技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加强主题网站的建设,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与覆盖面,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APP 等媒介推送贴近学生生活、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媒体作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将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鲜活生动,以此渗透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弘扬主旋律并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生自身的创新发展。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人的个体需求,缺乏人文色彩,因此,新时代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既要有理论的深度,注重用真理说服人,又要有情感的温度,善于用真情感染人,以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和美育的“体”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观照,使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富有中国情怀、凸显时代特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立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心大学生的需求与期望,通过诗意化的表达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鼓舞人,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项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精神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