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美好生活形态的立体重塑
2024-05-09方增泉刘泽峰
方增泉,刘泽峰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始终不渝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人类美好生活形态也在此过程中得到立体重塑,为实现全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路径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的人类美好生活样态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对于“物”的无限制追逐以及对于“人”的忽视,“人”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物”的附庸,并由此成为人的悲苦境遇的根源,最终限制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强调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要将人从资本的束缚、被支配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的世界”重构。
(一)从资本支配和统治状态下回归
马克思从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与剖析着手,展开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马克思并不否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积累物质基础等方面的正向价值。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3]36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更多更广泛的物质基础,但从另一方面却同样也给人和人类社会造成了诸多以往从未有过的新的苦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的剖析,透过资本主义用来修饰自身内在虚伪面貌的“遮羞布”得以窥见并予以深刻揭示:对资本主义自身而言,实现资本增殖是其根本且唯一的目的。所以,在资本主义语境下,人逐步沦为资本和物的附庸,资本超越人跃升至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并在此地位上一味追求“增殖”这一唯一目的,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真实诉求也由此被忽略。
为此,马克思在深刻揭示资本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状态下工人阶级的现实境遇和社会地位的剖析出发,深刻指明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真正实现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方面,就工人阶级自身而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其既不具备资本又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是以一种饱受压迫剥削的机器般的资本附庸的形式存在着。“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3]124,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换回的不仅不是财富和幸福,相反是愈发沉重的贫困与苦痛。另一方面,对资本家而言,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虽然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却没有在获得财富和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和精神品质的普遍提升,相反,他们变成了一种“人格化的资本”,他们的灵魂成为“资本的灵魂”,他们的头脑里除了“利润”再无他物。概言之,在资本主义语境下,资本在一切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成为主宰世界的新的权威。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加剧了生产者与非生产者之间的对立,造成了生产手段与生产者之间内在本质的分离,最终彻底背离人类美好生活。所以,要想实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人从资本支配和统治状态下的回归,实现从资本逻辑到生命逻辑的回归。
(二)从被支配的社会关系中回归
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3]532也就是说,从人的个体生命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其便被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同样,人的生产与发展也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如何,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便是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社会关系外化为一种物化的关系,即作为社会关系的商品、货币和资本成为支撑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三个着力点,并最终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导致整个社会的普遍对立。
一方面,因为受制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和资本无法被以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有效掌握,相反,工人自身处于被绝对统治和支配的状态。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劳动,但换来的既不是能由自身所支配的社会财富,也不是自身丰富性的增加,工人的劳动付出最终成为一种“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3]157。受此影响,资本家与工人也被置于一种完全且普遍的对立状态,并最终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呈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由此激化不同阶级之间深层的社会矛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深层的矛盾,而不是像资本主义改良那样修修补补,社会关系才有可能回归理想状态。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状态下,工人作为人之独立个体的现实丰富性被埋没甚至丧失。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状态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3]164。但是,由于资本家对于生产资料和工人劳动产品的绝对占有与支配,导致工人已经沦为一种机器性的“商品”,所以这种衡量他人与社会的尺度和关系已经剥离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特有尺度和关系的特质,进而发展为一种物化的关系形式,进而从根本上限制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限制了人类美好生活的最终实现。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摆脱资本逻辑束缚,摆脱物的控制,使社会关系真正建立在人的自由意志与个性的基础上,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三)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回归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释人类美好生活时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原因在于:一方面,人需要“靠自然界生活”[3]161,即人需要依存自然界来实现自身现实生存和生活诉求的满足,同时又在不断进行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对自然加以改造;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体”[3]161,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对象所在,人的意识的生成与发展不能完全脱离自然而存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这种应有的状态却转化为一种截然相反的形式。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获得源于对自然界无穷止、非理性的掠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不但没能有效实现对人们依存的自然环境的提质升华,相反却造成了普遍的干扰与破坏;另一方面,受制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人与自然界异化,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不是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与现实的人的本质相匹配的成果,相反是使自然开始成为一种对人来说异己的本质。受此影响,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丧失了良性的自然和生态基础,人类也随之陷入亲自酿成的不幸境遇。
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在根本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中抽身出来,真正摆脱资本主义思维观念中主宰和征服自然的陈腐观念的束缚。也就是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而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有效依托。
(四)实现“现实的人”的世界重构
作为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自然的人”的基础上,将“现实的人”表达为“整体的人”,即人是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的统一体。同样,要想真正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也需要从上述四个核心维度实现“现实的人”的世界重构。
第一,从自然属性而言,最根本的是要关注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物质因素。如何为人类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关键的是要让劳动的价值得到根本彰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剖析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劳动剥离了其本质所在,成为一种与“现实的人”的本质相对立的存在形式。只有真正使劳动回归其应然状态,一方面让劳动付出能够得到等价的物质报偿,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能够在通过劳动实现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的快乐和富足。只有这样,人类美好生活实现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逐步巩固。
第二,从精神属性而言,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被“当做既在精神上又在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3]171,人不仅在肉体层面成为一种服务于资本增殖需要的机器性的商品存在,同时也在精神层面成为一种商品性的存在形式。处于生活的无望和精神惶恐之中的劳动者,根本无法奢谈精神生活的富足,从而导致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缺乏有效的精神力量支撑,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实现人类美好生活,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家园建设,避免个体沦为追逐财富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从社会属性而言,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来优化社会环境。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深化制度改革不断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享有者有机统一,逐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而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更扎实的保障。
第四,从历史属性而言,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所以,要把握好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的特殊性,探索更加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另一方面,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一切改革与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样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
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世界”的回归
实现“人的世界”的回归,要从根本上摆脱资本、异化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束缚,同时从根本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导向,使这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却始终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全面回应和科学回答,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优势。
(一)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各类资本良性发展
资本逻辑的本质是资本通过雇佣劳动实现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带来双重性后果:一是在资本逻辑作用之下,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以积累,并在其势力范围内的不断扩张中推动经济全球化;二是伴随着资本的肆意扩张,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改变,这种改变最终呈现的姿态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是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3]247。如何实现对于资本逻辑负面作用的有效突破、有效彰显资本在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方面的正向价值,为实现人类美好生活夯实物质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努力方向。
习近平强调:“必须深化对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4]217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资本并非不能为社会主义所用,关键在于由谁主导、为谁所用、如何去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不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对于资本价值及其作用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作出进一步明确界定。在此过程中,对于资本的认识与把握,已经从根本上超越了以往单纯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维度对于资本的理解与把握,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对于资本的整体性、系统性把握。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4]219为此,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设计和科学方法引导,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实现了各类资本有效流通、不同价值有效彰显、整体格局日益优化的良性发展局面。在此过程中,国有资本不断做强做优做大,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优化市场环境,逐步打造起一个更加规范透明、更加具有开放活力的资本市场,使国际资本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协同配合作用,灵活运用好国家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最大效用,逐步建立起服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资本应用体系,打造国家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人民共享的资本应用新格局,实现了对于资本的有效驾驭和资本“文明面”的有效激发[5],为夯实人类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重构新型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实践中结成的社会联系,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内在本质。社会关系的实际状况事实上决定了人的发展的时代内容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根本依托。着力重构符合人的长期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着力通过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的重构,不断提升人民的劳动幸福感。劳动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创造了人本身,更是创造了整个人类社会,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需要借由劳动得以体现,人的长期永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长远进步从根本上需要劳动这一源头动力提供根本支撑[6]。劳动关系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形式,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首先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积极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7]20,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法律完善、制度建构、监管加强等多元举措,进一步优化各类企业、生产单位、团体内的劳动关系,优化劳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优化各类市场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和谐融洽劳动关系的建立推动良性社会关系构建,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夯实了保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7]20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为建构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劳动幸福感提供了坚实依托。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着力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化的存在,人所拥有和感受到的一切无时无刻不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息息相关。面对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迫切需要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体系作为支撑。改革开放初期及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囿于落后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先富带动后富”,由此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这既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也从深层次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因此,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突出强调公平,坚持在高质量的发展中“兼顾效率与公平”,既强调要“做大蛋糕”,又注重“分好蛋糕”,广大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福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始终不渝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扎实、有力的举措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7]1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长期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凸显自然生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将新时代“人与自然共同体”关系上升到系统性、整体性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改进传统生产方式、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绿水青山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渠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推动人民群众的生活理念向现代化、生态化方向转变,环保、低碳、绿色、可持续的人文生态观不断深入人民心中。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着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使以往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得到根本改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逐渐形成。
三、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精神家园重构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7]12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重构人的精神家园,既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着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以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得以重构、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共同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追求,是人民群众价值共识得以凝聚、共同力量得以凝结、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共同理想信念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追求。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广大党员干部为抓手,不断强化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党员理想信念巩固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为重塑人民精神家园夯实了政治保障。另一方面,创新形式和载体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更加灵活、具体、贴近群众生活的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通[8]。
(二)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优化精神文化供给
一方面,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体系、完善优秀传统保护和传承体系、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诉求。
另一方面,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着力做好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系统教育,努力做好常态化的新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探索建构起符合人民群众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在教育进步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在文化传承中增进人民群众的情感归属,以此建立起深厚的文化自信、建构起美好生活的精神依托。
(三)中国式现代化重构新时代“伦理共同体”
千百年来,在中国传统社会普通个体的认知中,个体、家庭、社会直至国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对个体而言,其所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都是其血缘伦理所规定的天然义务。基于此,个体也便自然生成了兼顾个体、家庭、社会利益和共担家庭社会责任的内在自觉。传统社会也以血缘伦理为纽带,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相对和谐的、道德和舆论对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朴素的“共同体”架构[9]。但是,随着近现代以来社会的剧烈变迁,传统社会“共同体”所植根的情感伦理基础的稳定性与平和状态被逐渐打破,传统社会的情感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一种“物质伦理”或者“金钱伦理”,情感伦理的作用力在量化的物质评判制度面前不断衰微,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滋生蔓延,传统“社会共同体”思想逐渐瓦解。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以接续伦理纽带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温情涵育和互信重建逐步重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新的“伦理共同体”正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
(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7]25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着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这一大的“共同体”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互动频率日益频繁,对生活于地球之上的个体而言,已经很难摆脱共同体联系而实现自身独立发展,只有全部个体真正充分融入共同体之中,并在共同体中向着共同美好生活携手努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最终得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是中国宏远开阔的世界格局和兼济天下的“类思维”[10]。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与弘扬,使得全人类在精神层面有了更多的价值寄托,使得世界人民对于人类前途命运有了更多的美好期待,使得国际社会对人类美好生活看到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崭新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在此进程中,资本逻辑得到有效驾驭,物质基础得到不断夯实,社会关系更加良好融洽,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共生,精神家园更加丰富精彩,全人类共同价值得到不断彰显,人类美好生活形态得到立体重塑。这不仅让广大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也为世界人民实现共同美好生活带来了崭新的希望,为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为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