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性管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2024-05-08郑白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8期
关键词:风险性病患负性

郑白桦

(普宁华侨医院,广东 普宁 515300)

血液透析滤过疗法是临床用于危重症病患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经治疗可以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纠正机体功能紊乱,更有利于清除血清炎性因子和机体内的毒素,可以保持危重症病患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虽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此种治疗方法对于操作的要求较高,而且操作风险也相对较高。以往临床上对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多采取常规护理,但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常规护理主要是以疾病为中心,缺乏对并发症的重视和预防,这会影响护理的质量和效果[1-3]。风险性管理的运用总结了既往临床工作的要点,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常见的风险事件,将护理工作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快病情的康复速度。此次研究选取2021 年10 月—2023 年4 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60 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和评价风险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共60 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 年10 月—2023 年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男性病患18 例,女性病患12 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4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5 岁,年龄的平均值是(40.51±2.26)岁;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1 例,急性肾衰竭5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 例,药物中毒15 例。对照组:男性病患16 例,女性病患14 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2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7 岁,年龄的平均值是(40.58±2.30)岁;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1 例,急性肾衰竭4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 例,药物中毒17 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疾病类型、平均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入组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完整,各项诊断信息和治疗信息完善;(2)可以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交流,听力正常;(3)具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指征;(4)年龄在18 岁以上;(5)患者、家属知情自愿参与到研究中。

排除标准:(1)难以建立合理的血管通路;(2)有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认知障碍;(3)既往有精神疾病史;(4)同时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5)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开展风险性管理:成立风险性管理小组,小组成员是从我科工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之中抽取组成的,并且所有小组成员在开展工作之前均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操作规范、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性措施、风险性管理的目的、风险性管理的具体流程以及开展风险性管理的临床意义等。首先寻找风险。通过搜索关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各类风险性因素。对既往的经典案例进行汇总和分析,明确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具体危险因素,并以操作方法、护理态度、护理行为、护理目的与理念等作为出发点,提出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分析,总结出治疗前的药物选择和管路建立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抗凝药物使用量、无菌操作、心电监护情况,治疗后的皮肤管理、导管消毒、封管方法等均会影响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安全性。在确定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开展预防性的护理管理。在治疗前,需要对病房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由主管护师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对于病情稳定且意识状态清晰的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其了解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获得其理解和配合。置管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情况和基础病情况选择适宜的血管进行穿刺。治疗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无菌血液透析管和附件,治疗中使用枸橼酸抗凝,上机后持续监测血滤机的压力参数和患者体征指标,2 h 后可每1 小时观察一次,并动态地掌握机体的液体平衡情况。治疗结束后,用10 mL 生理盐水冲管,对穿刺口和周围皮肤进行严格消毒,更换肝素帽,包裹外露部分导管,做好固定。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向其说明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患者说明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均采取口头介绍的方式。同时,对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和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持续密切的监测,一旦发现患者的某项指标出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和评价指标主要有3 项,分别是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知晓度和依从性、负性情绪。(1)并发症: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机械性静脉炎、低血压、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穿刺处出血,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计算,并将两组的计算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2)知晓度和依从性:于干预前、干预后两个时间点评估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治疗期间的依从情况,选择在患者病情稳定时进行评估,使用的评价工具分别是知晓度调查问卷、依从性调查问卷,两项问卷的信效度均良好。两项问卷均采取百分制的评价方式,分值范围均是0 ~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知晓度、依从性越佳。(3)负性情绪:选择在干预前和干预后两个时间点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严重程度,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49 分及以下提示无焦虑,超过49 分提示有焦虑情绪,根据具体的得分范围判定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50 ~59 分、60 ~69 分、≥70 分,分别表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②用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抑郁改善情况,52 分及以下提示无抑郁,超过52 分表示有抑郁情绪,53 ~62 分、63 ~72 分、≥73 分,分别表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运用的软件是SPSS 27.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对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所示。

表1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n(%)]

2.2 知晓度和依从性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知晓度和依从性评分均有提高;干预后,观察组的知晓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知晓度和依从性评分(分,±s)

表2 比较知晓度和依从性评分(分,±s)

组别 时间 知晓度评分 依从性评分观察组(n=30) 干预前 70.63±3.29 73.26±3.02干预后 91.41±4.52 92.24±3.55对照组(n=30) 干预前 70.48±3.50 73.48±3.16干预后 84.53±4.59 85.56±3.94 t 值/P 值(对照组干预前后) 13.332/<0.001 13.100/<0.001 t 值/P 值(观察组干预前后) 20.358/<0.001 22.305/<0.001 t 值/P 值(组间干预前) 0.171/0.864 0.276/0.784 t 值/P 值(组间干预后) 5.849/<0.001 6.898/<0.001

2.3 负性情绪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降低;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负性情绪评分(分,±s)

表3 比较负性情绪评分(分,±s)

组别 时间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观察组(n=30) 干预前 62.53±2.34 64.17±2.99干预后 43.15±2.18 45.56±2.31对照组(n=30) 干预前 62.49±2.55 64.28±2.85干预后 52.41±2.67 54.45±2.07 t 值/P 值(对照组干预前后) 14.954/<0.001 15.285/<0.001 t 值/P 值(观察组干预前后) 33.191/<0.001 26.977/<0.001 t 值/P 值(组间干预前) 0.063/0.949 0.145/0.884 t 值/P 值(组间干预后) 14.714/<0.001 15.698/<0.001

3 讨论

对于一些情况危急、病情严重的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通过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够对机体内水盐的代谢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维持机体电解质的平衡,避免出现机体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同时,运用此种方法治疗更有利于清除机体内的毒素,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6-8]。但是考虑到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进行体外循环,操作风险是相对较高的,需要予以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并且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快、免疫功能下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果忽视了并发症的问题则会增加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多种并发症,则容易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增加治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在临床上属于常用的护理措施,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干预效果,但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会导致患者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治疗效果,影响患者预后。

风险性管理是一种科学性较强的干预措施,在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的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开展工作。小组成员均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可以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与科学性。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汇总既往的病例,能够从中分析出导致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在工作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措施做出及时调整和改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实施风险性管理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经干预后的知晓度和依从性更高,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体现了风险性管理的应用优势。通过分析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能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接受风险性管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是值得推广的。

猜你喜欢

风险性病患负性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罗甸县外来生物—飞机草风险性评估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医院药学服务风险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