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2024-05-08林英梅
林英梅
[摘 要]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需要科学构建资产管理体系,
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在国有企业各项工作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文章在阐述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解决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6.01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6-0051-03
0 引 言
在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是较为关键的一项职能,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可有效完善社会经济监督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会计工作内容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对会计监督的关注力度,通过持续优化会计监督工作解决现存问题,从而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1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会计监督指的是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结合国家财经政策和法律规定要求,借助财务手段,全面监督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效性、合法性的行为。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会计人员通过财务监督的方式,对国有企业预算工作进行监督,并同部门负责人积极沟通,同时针对预算执行情况,每月实施考核并汇报;第二,会计人员通过对资金审批流程进行严格把控,审核项目合同是否合理、合法,确保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同时通过对融资项目建设进行严格审核,加大融资方案监督力度,避免虚报等不良行为,从而科学实施融资监控;第三,会计人员需要监督各下属企业合理上报经营指标,并对考核中的调增调减项进行严格的监督考核,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利润数据[1]。
2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内控制度不健全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具体是由会计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需要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形成良好配合,还需要完善的内控制度作为支持。虽然国有企业在不断改革中持续完善了内控制度,但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仍存在不够健全的情况:各项活动流程的规范性不足,且审批程序不够完整,未能实现全员参与;由于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作为依据,会计监督未实现全面深入推进。
2.2 管理层会计监督意识不强
國有企业主要是由国家出资设立,国家拥有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企业所有者权力主要由国务院国资委行使,董事会与经理层是经营者。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主要由相关行政主管机构任命。受市场化选聘机制影响,一些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会计监督的内涵与作用,尚未形成正确的会计监督理念,增加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难度。一些企业管理层认为,实施会计监督会对企业经营自主权产生限制,进而回避会计监督,对会计监督工作支持力度不足,这种情况的存在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全面推进。
2.3 会计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这对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产生了一定阻碍。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开展环节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过,由于经济业务复杂多变,会计相关法律无法结合经济形势发展作出及时优化与修订,使得现有的会计规定存在一定滞后性,当国有企业利用落后的会计方法开展实际工作时,会出现会计管理滞后现象,不利于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2.4 会计监督体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尤为重要,若想保证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应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然而,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存在会计监督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上级部门的会计监督工作较为分散,审计、财政等部门并未形成合力;社会监督力度不足,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并未发挥出自身实际作用;内部监督不足,一些企业会计行为容易受到企业领导影响,使得会计监督工作缺乏权威性,无法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工作的价值。
2.5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监督工作中,会计人员是重要的实施主体,而会计监督的实际开展效果会受到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影响。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在会计监督工作过程中,负责开展各项工作的会计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实施产生了阻碍。另外,部分会计人员并未完全掌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再加上实际工作中自我约束力不足,工作行为完全受领导支配,难以作出科学的职业判断,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3 解决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措施
3.1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保证会计监督的顺利推进。因此,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第一,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内控体系建设力度,立足各个部门与各个岗位,详细落实权责范围,并立足各个业务链条强化流程建设,明确各环节的执行、审批要点,实现交叉监督。第二,国有企业应积极应用数据化和信息化平台,借助信息化建设促进内控执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完成内控制度建设后,国有企业还应定期实施制度评估,通过定期反馈、分析、评估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及时找出内控制度中的缺陷与不足,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持续优化与完善内控制度,从而确保内控制度与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相符,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2 增强管理层会计监督意识
完善的会计监督能够确保现代企业制度的良好实行。新时期环境下,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会计监督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为此项工作提供支持,以此为会计监督打造良好的环境[2]。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应积极参加会计监督相关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深入了解会计监督工作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到在内部开展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大对会计监督的支持力度,进而推动会计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国有企业实施会计监督,能够有效识别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并做到合理控制,通過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提升企业效益。其次,由于企业管理层的行为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层应主动加大对财务、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理念,主动接受会计监督,通过发挥自身带头作用提升基层员工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会计监督氛围。最后,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会计监督体系建设予以支持,要求各部门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从而构建出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同时应加大信息平台建设投入,以此为会计监督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例如,某国有企业要求高层领导者定期接受会计监督教育与思政教育,通过教育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个人修养及思想高度,使其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价值,从而促使其在工作中将此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
3.3 健全会计法律监督机制
新时期环境下,国有企业在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时需要相应法律作为支持,而要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提升国有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立法,通过健全会计法律监督机制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3]。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会计法》,同时结合《会计法》形成新的法律规范和实施细则,以此确保会计监督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构建统一的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监督权限与职责更加明确,并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若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还应通过记入诚信档案、社会曝光等措施进行震慑,以此最大限度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3.4 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外部监督体系进行完善,整合分散的政府监督力量,要求各部门间共享数据,形成统一的目标,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第二,针对会计监督工作,国有企业应通过在整个会计工作流程中融入相关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在内部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程序,对会计核算实施定期监督,严格监控会计信息,从而确保企业获得更加真实的会计信息。第三,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监管与指导,规范社会监督行为。若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需要严厉追究相应责任,以此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与指导作用。第四,针对领导干预会计行为,国有企业应制定限制机制,避免会计人员工作受到影响,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还可通过实施会计委派制,构建完善的考核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第五,国有企业在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时,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通过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纳入所有经营活动信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并实现实时监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5 提高人员素质
若想提升会计监督质量,国有企业需要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4]。首先,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科学的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此使会计人员掌握更多会计监督方面的知识,并掌握会计监督工作开展的主要方法。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参观学习、业务交流,从而在提升会计人员会计监督工作水平的同时,促进会计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实施。其次,国有企业需要注重对会计人员的普法教育,定期开展知识培训,确保会计人员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抵制不良行为。最后,国有企业需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从外部招聘专业水平高的会计监督人员,从而构建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监督队伍,进而带动会计人员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某国有企业为了提升自身会计监督工作质量,重点开展了会计监督人员职业素养培训工作,使会计监督人员掌握了更多先进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有效提升了人员的岗位技术水平,并且通过重点进行会计人才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会计监督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3.6 完善审查稽核与问责机制
第一,在管理人员配置方面,相关部门在委派管理人员前,应对其进行考核评估,了解其能力情况,委派了解国有企业市场运营、相应法律法规、职业素养高的管理人员,以此保证派遣的管理人员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有足够了解,从而避免委派人员对国有企业利益分配产生影响,进而提升审核稽查效果。第二,专业审计机构属于关键的外部监督力量,国务院国资委应指派专业的审计机构审查监督国有企业的会计行为[5],并在审查监督环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构建涵盖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平台,通过促进数据共享实现各方面的高效沟通,实时跟踪审查监督过程与结果,以此确保专业审计机构可以更加公平、客观、科学地开展审计工作,保证外部监管的有效性,从而防止会计监督工作的片面开展。第三,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问责机制。专业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后,国务院国资委需要结合审计报告结果,要求存在问题的国有企业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同时督促国有企业向具体部门及人员落实整改责任与工作任务。对于检查与问责流程,国有企业在收到审计报告批复后的一个月内,应向国务院国资委提交相应文书资料,如整改方案、整改台账等。之后,国务院国资委需要结合国有企业提交的整改文书资料,对国有企业整改质量进行严格审核,并在重大复杂问题上积极征求其他单位意见,以此保证国有企业整改效果。例如,某国有企业在实践工作中重点将会计监督问责工作落实到个人,如果在会计监督工作开展中发现人员存在虚假会计核算、财务舞弊等不良行为,在初步核实后通过核查督办等方式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若是出现严重的违规行为,直接将相关责任人移送至纪检部门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问题的发生概率。
4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改制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深入挖掘自身潜能,及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应提高对会计监督的关注程度,全面了解会计监督的开展情况,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增强管理层会计监督意识、健全会计法律监督机制、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人员素质以及完善审查稽核与问责机制等方式推动会计监督工作的深入实施,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1]梁倩.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22(43):103-106.
[2]辛欣.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完善方法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4):146-148.
[3]张红英.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J].全国流通经济,2019(29):189-190.
[4]徐芬芬.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落实策略[J].财会学习,2022(31):73-75.
[5]郑成.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优化措施
[J].财经界,2021(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