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4-05-08胡碧野
胡碧野
[摘 要]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学术界仍有争议。消费金融一方面会推动居民消费和投资增长,促进经济运行效率提高,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居民杠杆增长过快,将对长期经济增长不利,从而抑制经济的生产率提高和消费者支出。此外,消费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会受到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从而对二者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鉴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然后阐述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调节机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消费金融;经济增长;数字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6.053
[中图分类号]F832;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6-0165-03
1 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总体来说,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消费、投资和经济运行效率形成的。
1.1 通过拉动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消费金融的目的是调节和刺激消费需求,因此,消费金融较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就是消费需求。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而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其支付和信贷的平滑作用、储蓄的融通作用以及风险管理的保障作用。
1.1.1 消费金融的平滑效应体现在支付和信贷上
消费者消费的主观需要与客观收入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矛盾,需要通过消费金融进行调节。消费金融服务不仅有利于消费者进行资金借贷的融通,对消费者跨期配置决策的可支配收入产生影响[1],而且可以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意愿,从而使消费者的市场交易活动更加便捷、顺畅。
消费信贷规模的扩大将改善居民用于消费方面的开支,为稳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消费金融借助数字化转型升级,打破商品和服务与消费者时空上的界限,消费者能够更为高效地完成其对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行为。
消费金融有助于降低流动性约束对消费者行为的限制程度,优化消费者的资金配置,将消费者未来预期的购买能力增量提前转化为现实消费,提高当期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并通过资金的有效融通,满足人们当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水平的即时需求,如住房、家用汽车等高档耐用品和大宗商品,以及旅游、教育等其他消费商品。通过跨期消费和连续消费的实现,提升整个生命周期消费层次[2]。消费金融利率持续下调,有利于激励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开展能够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的消费金融业务,如信用卡提升额度、支付优惠、分期消费平台支持分期免息等,并为消费升级提供丰富的场景模式[3],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生存性消费,而是进行质量性消费,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1.1.2 消费金融的融通效应体现在消费信贷储蓄上
消费金融一方面为资金不足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另一方面为资金富余的消费者提供储蓄服务。居民储蓄为其他资金缺乏的居民进行借贷提供了资金来源。储蓄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回报,资金缺乏的消费者通过消费贷款,使其消费预算约束曲线得以拓展,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得以满足,提振了消费信心,从而使面向新市民和其他领域的金融创新与消费服务成为居民间互惠互利的行为。消费者已有的购买能力与先期转化而来的购买能力“汇合”,实现了跨期平滑消费,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全社会消费需求的同时,产生更大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能力。
1.1.3 消费金融的保障效应体现在风险管理功能上
消费金融产品具有传统的寿险、养老保险并不具备的保险功能,能在价格保障、信用保障、品质保障、售后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提供风险管理功能,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和实体经济增长。
1.2 通过促进投资赋能经济增长
消费金融除了通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也会通过生产供给、人力资本投资、生产投资结构的变化赋能经济增长。
1.2.1 消费金融通过消费规模的扩大增强了生产者的资金回笼能力,加快资金周转
利率和边际资本收益率两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投资需求。随着资金边际收益率的上升,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投资需求上升。换句话说,投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下降,前提是资金边际收益率不变。在假设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和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良好的商品销售方式能增加销售量,从而提高利润,这正是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投资预期收益率的体现。借助数字经济,商品的销售方式多种多样,快速发展的消费金融促进了消费品需求增长,帮助商品顺利实现价值。消费总量的增加可以对生产环节产生直接作用,带动生产部门的产出,也可以带动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消费质量的升级,会倒逼生产部门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促使他们为了生产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喜好的商品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不断开发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使生产部门的商品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消费结构升级对新兴产业具有推动作用,进而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
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产业发展也至关重要,特别是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以房地产行业为例,通过住房按揭贷款,可以避免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汽车贷款的发展能够促进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对汽车产业起到金融支持作用,有助于产业链上相关企业获取优质资源,提升市场价值,提振其未来发展的信心[4],对汽车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也会增加,增强了投资活力。
1.2.2 人力资本投资会受到消费金融的间接影响
以助学信贷为例,助学贷款是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助学信贷有利于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而进行研发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之一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大力投入,才能達到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数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例,放贷周期长、贷款利息低、手续简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合,贫困生毕业之后,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工作能力强,工资会增加,能够按期、足额偿还贷款。助学贷款一方面在增进教育公平上具有重大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等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生活质量。这样一来,消费金融的发展使得很多学生都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人力资本增加不只是简单增加了劳动投入总量,更为重要的是,劳动者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1.2.3 消费金融能够优化投资结构
纵观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消费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耐用消费品领域,如房贷、车贷等,在消费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尤其明显。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消费理财产品导向明显,买房、买车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消费主要方向。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消费结构的同时,消费金融也会影响到投资结构的改变。传统行业在20世纪是中国投资的重点,如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投资者青睐的产业类型与当时的消费结构是有关系的。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其具备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需求导向的市场经济得以逐渐完善,一些相关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因消费金融的发展而得到提升,从而催生出新的消费热点。但“消费热点在哪里,投资热点就在哪里”,相关行业投资的高速增长直接受到新消费热点形成的拉动。消费金融的推出,让一向作为投资热门领域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与住房信贷的推出与发展密不可分。消费金融发展对投资结构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更能促进消费总量增长的途径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消费金融中的小额信贷业务填补了小额消费信贷细分市场除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以外的空白,聚焦于普惠、下沉的客户群体,在消费金融中形成了与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差异化的特征。
与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信贷相比,小额消费信贷虽然没有供应链长、支持行业广、带动效应强的优势,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纾困,释放消费潜力。由于面向下沉客户的小额消费信贷更多是直接为低收入者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而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大多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经济下行期间,这些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经营压力也更大。从整体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就业人口,更多地分布在中小城市,就业受到的冲击更大,收入下降的风险也更高,更直接地影响整个宏观层面的消费需求,影响消费者的信心。普惠、下沉客户的小额消费信贷直接促进日常用品和服务的消费,形成低收入人群的小额消费信贷,通过普惠、下沉、小额消费信贷形成的消费长链,与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相配合,充分发挥提振消费需求和消费信心的积极作用,形成消费增长的良性循环和消费乘数效应,共同促进消费需求的回稳和增长。
1.3 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是消费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数字经济时代,各类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平台的业务和用户精准对标,数字化消费金融改变了之前负债结构单一的境况,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背景下,数据产权明晰、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资产价值确定,能够提升消费金融产业中数据要素的价值,促进消费金融行业协同发展。消费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融合,更好地配置了全社会的资金,使经济参与主体通过资金的时间和空间配置进行消费与投资,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2 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消费金融增长速度过快会对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消费金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例如,居民在申请住房和家庭轿车这两大耐用品的贷款时,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都要求居民缴纳一定比例的首付款,首付款对于收入较低的居民或者目前收入有限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这类居民只能通过预先储蓄的方式,为首付款的支付准备资金。这对当前居民其他消费开支产生一定抑制影响。另外,上述两种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消费者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呈正向关系,由于贷款期限和贷款利息支付,居民也会增强其预防性储蓄动机。特别是“数字+消费金融”新业态模式下的理财产品,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更具不稳定性,也更具复杂性[5]。
消费金融增长速度较快时,消费金融有可能对储蓄和部分产业或部门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因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市场总资金是有限的,而过度发展消费金融信贷业务会对实体企业的融资产生挤出效应,资金也会从生产部门转移到消费部门,从而改变资金的用途,这对生产和发展实体经济是不利的。这说明消费金融对经济的推动是有条件的。此外,消费金融的过度发展会使生产企业预期社会总需求增加,造成生产部门的过度投资,从而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这一点从2008年美国住房按揭贷款过度膨胀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就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无定论。
3 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调节机制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部门间资源配置扭曲,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3.1 城镇化的调节效应
随着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居民部门可能会增加对住房、教育、医疗相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由于家庭部门负债增长过快而导致的要素配置扭曲,从而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缓解家庭部门负债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冲击[6]。
3.2 老龄化的调节效应
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居民未来收入增加[7],并增加居民和社会未来养老负担,从而使居民面临流动性风险和偿债压力,导致居民负债增长率提高,居民预防性动机增强和消费减少,进而使得居民未来养老负担进一步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居民住房消费多倾向于小区环境良好的养老型改善型住房,可能导致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而国民收入中用于医疗、休闲的非生产性消费支出可能增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歌骋,潘敏.家庭部门杠杆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21(2):86-102.
[2]司钰,孙英隽.互联网时代下消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2(2):141-145.
[3]赵素芳,赵学军.“双循环”下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
级:机理、现状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4):28-34.
[4]李建军,彭俞超,马思超.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20(4):37-52.
[5]钱海章,陶云清,曹松威,等.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6):26-46.
[6]付波航,方齐云,宋德勇.城镇化、人口年齡结构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108-114.
[7]刘哲希,王兆瑞,陈小亮.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的非线性影响研究[J].经济学动态,2020(4):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