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校园卡数据治理研究与实践
2024-05-07展鹏乔禹李腾
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4.04.006
作者简介:展鹏,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博士(山东济南 250100);乔禹、李腾,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程师,硕士(山东济南 250100)
基金项目:2023年度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数据挖掘平台助力高校辅导员科研水平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23dxssz31)
摘" "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数据是高校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与重要战略资源,如何充分且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推进业务模式创新,营造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已成为高校数字化转型建设上的一项必答题。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校园卡系统处在数据治理与业务融合创新的最前沿,并发挥重要作用。为提升数据治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梳理数据治理整体思路,设计实现包含数据标准体系、基础支撑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的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和原则为指导,以创新应用与服务需求为驱动,加强统筹谋划,做好校园卡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将数据作为业务化基础支撑,为推进校园卡业务智能化进程提供标准化数据服务,助推基于校园卡系统的高校校园生活服务大平台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校园卡;数据治理;架构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G647"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24)04-0051-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随着“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推进完成,高校各类信息系统和平台初步建成,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并将智慧教育列入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之一,教育数字化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国家级战略行动。教育信息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校园卡系统是“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校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应用。校园卡系统以服务校园生活为驱动,以创新应用体验为抓手,[1]融合智能卡片的强大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理念,构建集身份认证、金融消费、图书借阅、校园门禁、医疗保障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园生活服务平台。校园卡系统数据治理是高校数据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从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事业发展规划的数字校园顶层设计中深刻理解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着重解决基于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服务决策、数聚赋能等应用问题,厘清数据治理的复杂性,提升校园生活服务数据价值,是实现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园卡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中提出关于数字资源、教育治理能力,以及数字校园规范的要求和实施路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202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2020)等国家政策中特别对校园卡系统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中要求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2022)中对数据治理提出“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的更高层次要求,实施数据治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高校应予以高度关注。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已融入师生在校园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卡除具备身份认证、金融消费等核心功能外,还是图书馆、门禁平台、洗浴、体育场馆、校车、健康查体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必需介质。[2]在以“师生为本、服务驱动”的信息化服务原则下,[3]校园卡系统承担着身份认证、消费等基础功能,同时也承载着学校信息交流、数据流转、校园生活服务与管理等多种功能,校园卡数据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环节,是师生校园生活服务的重要媒介,以数据为基础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独特的发展方向。[4][5]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规范校园卡数据治理,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撑,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6]落实数字化转型要求,需要高度重视数据建设与应用,[7]数字化强调的是服务理念,其核心是数据成为核心要素、战略资源,落实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与业务创新发展,做好数据治理工作是落实数据业务化的重要前提。
(二)实现信息共享与数据赋能的必由之路
建设数据治理体系,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是高校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学校内部从数据定义、数据接口到数据使用规范等都采用统一标准的核心手段,对高校数字化建设中数据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8]校园卡系统涵盖师生认证、消费、权限、校园行为等多种类型和不同属性的数据,建设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能保障现有及未来学校信息系统对校园卡数据的定义、接口与使用具有统一的理解,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校园卡数据潜在价值的重要途径。[9]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与数据标准建设有助于提升校内业务数据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支撑学校内部信息交流、数据共享及数据分析水准,是实现信息共享、服务决策、数聚赋能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提升学校数据综合治理能力,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10][11]
(三)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是高校信息化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着眼于全方位、各阶段、全覆盖,对校园卡系统的业务管理、自助服务、移动服务,以及系统运维等方面实现统一数据标准、编码规则、数据工具,使其具有制度保障;实现数据的读取、清洗、存储、运维、分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落实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数据标准、运行机制“四位一体”的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重构;是促使高校教育信息化落实“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设数字强国”、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对构建学校一体化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基于校园卡系统的校园生活服务大平台,推动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师生在校内学习生活的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12]
二、校园卡数据治理问题分析
(一)数据治理重视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相比国外高校,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不一,近几年高校逐渐将信息化数据作为一类重要数据资产,探索挖掘利用数据资产促进领导科学决策、提升师生体验感,但尚存在应用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管理制度不完善、数据分析不够深入、数据业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13]高校校园卡系统属于建设较早的基础性信息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偏重于用卡功能和体验的升级以及应用场景的扩充,对校园卡数据标准的规划相对薄弱,在数据利用和校内业务系统对接方面,存在“一事一处理”的情况,管理模式相对混乱。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当前数字化转型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信息化部门应统筹规划,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数据治理体系框架,突出数据应用效果,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管理体系建设欠完善
数据治理是从学校视角出发,实现对信息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变更、共享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因此,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至关重要。[14]注重数据标准体系的研究与编制,确定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技术路线,保持长效稳健的运营机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数据管理依规依法。但目前校园卡系统建设中存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或不完善的情况,包括校园卡数据标准、编码规则、数据安全,以及数据的存储、变更、共享机制等内容。重视数据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校园卡数据标准化、合规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三)数据管理工具单一
随着校园卡系统服务对象与应用的规模越来越大,日交易流水已达20余万条,数据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依靠原始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已无法满足校园卡数据标准化管理需求,因此,迫切需要集成化、自动化、可视化程度高的数据管理工具,来打造一体化的、稳态和敏态兼备的数据管理底座,降低校园卡数据管理难度。但当前校园卡数据管理过程中,尚依靠传统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完成,且较大程度依赖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利于高校落实数字化转型的长远支撑。
(四)校园卡数据治理的迫切需求
校园卡系统属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具有建设时期早、运行时间长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围绕校园卡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存在应用分散化、数据碎片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等情况。[15]此外,在校园卡系统建设初期,过于关注应用效果,导致后续数据标准不一致、代码标准不统一、关键信息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在校园卡账户信息变更过程中,可能缺失关于具体业务的记录,如延期、身份变更、卡类型变更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落实“数据业务化”的基础,因此亟须通过数据治理加以完善。
(五)校园卡工作缺乏复合型人才
随着高校的发展,招生与师资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卡账户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鉴于校园卡系统的移动功能、自助服务项目越来越多,数据类型不断丰富。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对校园卡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16][17]校园卡管理服务人员是数据治理工作的规划者、实施者、运营者,落实“谁来治理”的问题,其不仅需要掌握校园卡服务业务、提升服务水平,更需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学习并掌握战略规划、项目管理、信息架构、系统运维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提升信息化从业素养。但实际情况中,校园卡管理服务队伍往往存在人员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信息技术跟不上业务发展需求等情况,对校园卡系统发展及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三、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思路
校园卡系统实时生产并记录师生在校园消费、就餐、图书借阅,以及门禁出入等各类与学习、科研、生活相关的数据,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是学校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校园卡数据的使用效率、符合学校数据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求,建立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与标准管理体系,从而为基于校园卡系统的校园生活服务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18]
明确数据治理对象是面向校园卡数据治理的首要任务。师生在校园内使用校园卡学习、生活所产生的相关数据统称为校园卡数据集,是面向校园卡数据治理的核心部分;师生基本信息、学校组织架构信息等基础权威数据统称为校级数据中心数据集,是校园卡系统中师生账户和组织机构的权威数据来源。通过对校园卡系统及周边应用的数据归纳、整理,可将校园卡数据集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分为持卡人、组织机构、编码、字典代码、消费流水等数据子集,每个数据子集涵盖多种数据项,其中,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治理单元;非结构化数据包括个人照片、证明文件、制度文件、业务文件,其中,文件是数据的最小治理单元。如图1 所示。
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主要包含数据标准体系、基础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依托治理体系提供的标准数据底座,构建校园生活服务大平台。该体系的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一)数据标准体系
主要涵盖标准体系、数据体系和制度保障与安全三部分。
1.标准体系主要由基础数据标准、统计数据标准、服务数据标准,以及数据编码、代码规范组成。标准体系是为了保障数据在校内采集、更新、使用和交换共享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化约束标准,构建标准体系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数据分类、存储格式等,进而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以校园卡系统的数据分类为例,通常从数据结构上分为结构化数据标准和非结构化数据标准。结构化数据标准要对信息字段分类、格式、长度、释义、关联标准代码、是否关键字段等加以定义;非结构化数据标准主要从文件格式、图片分辨率上,对校园卡业务工作中的上传文件、图片等加以定义。
2.数据体系主要包含以校园卡身份数据、金融数据为主的数据基础以及数据管理工具。身份数据存储校园卡持卡人身份信息、组织机构、业务处理数据以及标准字典数据,是实现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以及以身份信息为基准的数据使用、共享的基础。金融数据涉及校园卡钱包的交易数据、消费数据、充值数据、第三方缴费数据以及相关金融管理类业务数据,在基于金融数据的师生消费习惯分析、学情分析、菜品优化等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数据管理工具涵盖数据采集、清洗、同步、共享、质量管理、报表及审计等,主要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动化、便捷化与质量保障。
3.制度保障与安全体系为合理、合规、安全地开展信息化工作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制定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解、融合,同时规范、约束和保障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工作,以制度管理为切入点,降低管理风险,提升信息化管理制度化的可操作性。根据学校整体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校园卡系统建设发展要求,制定涵盖校园卡系统建设规范、校园卡数据中心建设规划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对标准体系、数据体系提供制度支撑。
(二)基础支撑体系
高校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校园卡数据中心、数据标准工具库等方面。
1.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服务器、存储、虚拟化平台、网络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为校园卡系统、数据中心,以及配套的数据管理工具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稳定、经济的部署和运行环境,是做好校园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近些年,校园卡系统在不断发展,针对校园卡系统及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其金融消费属性和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性,结合虚拟化平台、服务器、存储、安全,以及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通常需建立双机热备、异地备份等机制,提高核心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2.校园卡数据中心是存储身份信息和金融信息的一体化存储中心,其为卡务管理、结算中心,以及应用子系统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处理、共享等服务,既是校园卡系统的基础平台,也是校园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与核心。校园卡数据中心主要由身份数据中心和金融数据中心组成,根据功能属性可细分为基础库、身份库、部门库、字典库、交易库、消费库、充值库及相关业务扩展库,为数据标准体系提供原始数据。
3.数据标准工具库主要解决数据源、数据编码标准、数据字典、数据更新、数据共享等问题,涵盖数据采集、清洗、同步、共享、展示、质量控制、审计等工具。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自动化程度高、易用性强、灵活性高、稳定性好的数据管理工具体系,为降低数据维护工作的难度、提高数据的准确度、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组织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体系是保障校园卡数据治理闭环的关键,是数据治理体系能否落地的重要依托。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信息化领导力是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的重要保障。校园卡系统作为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依托校园卡系统的支付能力进行应用创新和生态建设,通过治理体系打造标准的数据管理底座,为校园生活服务大平台建设提供数据与制度支撑。
首先,学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校园卡数据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为蓝图,信息化主管部门编制校园卡系统发展建设子规划,配套系统建设的制度、规范及实施细则,强化制度保障。
其次,应清醒认识到人是数据治理者,在数据治理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校园卡管理服务团队的人才培养力度,是保障治理体系落实的重要举措。随着校园卡系统深入到师生校园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对校园卡管理服务团队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信息化素养等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应做好对团队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养工作,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人事管理政策进一步激励校园卡团队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主动性,进而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到位的高素质校园卡管理服务团队,为高校校园卡系统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落实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为实现校园生活服务模式从移动化、网络化,向精细化、个性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变打造数据底座支撑,为学校建立以校园卡系统为基础、数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整合食堂、超市、浴室、图书馆、校车、门禁等校园应用的,一体化、自动化、智慧化的校园生活服务大平台提供重要前置牵引。
在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校园生活服务大平台的规划与设计重构要着眼于更加广阔的事业,跨越教育行业的界限,充分汲取其他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先进模式,进一步深化落实数据治理体系,始终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行动纲领,孕育出更优化、更具创新性的校园生活场景应用。
四、校园卡数据治理成效
构建校园卡一体化的数据治理体系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从信息化顶层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为校园卡数据治理和数据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引领、制度保障和标准依据。该体系有助于保证校园卡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并保障数据的闭环流转,为推进校园卡系统数字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坚持“应用至上,服务为王”的行动纲领,建设校园卡数据标准体系的关键在于实现校园卡的数据业务化,挖掘校园卡数据的实用价值,以期为服务师生校园生活需求、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标准化权威数据助力校园卡业务自动化
校园卡业务办理方面,为师生及工作人员新办和延期校园卡是一项繁重且重复度高、机械性较强的工作,往往占用校园卡管理服务人员大量的时间,且从服务师生的视角出发,师生办理业务、领取校园卡的体验感较差。“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提升新办和延期校园卡过程的无感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数据的自动对接,实现数据对接的关键就是实现数据标准化治理,构建组织机构、师生、合同等信息的标准化数据,其中组织机构、师生信息等属于校级权威数据,按照校级数据标准的原则要求,打通校园卡数据中心与校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自动对接。
以教师入职办理校园卡为例,如图3所示。教师入职报到需要先去人事部办理入职手续,人事部将教师信息录入学校人事系统,校级数据中心获取教师信息后,按照人事管理标准规则,符合直接开户条件的教师信息直接推送给校园卡系统,劳务派遣类职工及其他类型人员提交线上办卡申请,线上办理完成后统一由数据中心推送至校园卡系统。校园卡系统获取教师信息后,根据人事基本信息和合同有效期为教师自动完成开户并设置有效期。教师办理入职手续后,可凭身份证或护照到校园卡自助一体机上自助认证领取校园卡,全过程实现数据自动化对接,无需人工干预,通过该项数据服务每年为千余名新入职教师、职工自助办理校园卡。同时,为了完成数据的闭环管理,校园卡系统按照标准规则将卡户信息推送至学校数据中心,为下一步校园卡数据的业务化应用提供支撑。
(二)治理体系促进校园卡数据质量提升
提升数据质量是数据治理成效的重要体现,校园卡系统初期完全由人工操作对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进行入库管理,存在组织机构结构混乱、个人信息录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数据质量较差、数据利用率较低,后期随着组织机构变动、持卡人规模不断增大,数据管理越发困难。通过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与落实,以校级组织机构、人员的数据标准为治理基准,以校级数据中心为权威数据来源,按照校园卡业务服务与管理需求,规范校园卡数据中关于组织机构、持卡人基本信息、身份类型、专业等基本数据标准,形成兼容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机构—身份类型—专业—年级”四层数据架构,梳理完成200余个学校二级单位、80余种身份类型,存储和管理20余万条持卡人数据(含历史存档、校友等数据),校园卡数据中心整体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三)校园卡数据管理服务业务化
1.校园门禁大平台
门禁平台是高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应用场景上大致分为校门门禁、公共楼宇门禁、学生公寓门禁、教研室门禁等,根据应用场景、空间职能及用户身份应划分不同的门禁权限,门禁管理水平的高低充分反映高校综合治理实力,是维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保障,同时也与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校园卡作为门禁授权的重要介质,是高校做好门禁一体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实现校园卡、门禁与数据中心协同的数据闭环授权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校园卡数据平台以校级数据中心的师生人员信息为权威数据来源进行开户,校级数据中心按照标准提取校园卡账户数据,随后将校园卡账户、身份、权限等信息推送至门禁平台,由门禁平台配置权限并下发至各类门禁设备。当师生刷校园卡进出门禁时,产生的门禁出入记录数据按照校级数据中心的标准要求上传至数据中心,后续可依据门禁出入记录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分析,实现“数据业务化”。门禁平台数据闭环管理过程如图4所示。
2.校园特色电子消费券
扩展校园卡系统使用场景,促进校园生活服务模式创新,实现数据互联,提升师生校内应用服务体验,实现特色电子券消费。通过与校级数据中心集成实现师生身份信息对接,自动精准发放开水、体检、年夜饭、毕业生就餐等校内特色消费电子券,师生凭券刷卡消费,并依托数据中心与财务对接完成自动记账、对账等业务。如图5所示。
3.毕业生电子校友卡服务
校友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和支持者,为方便毕业生申领电子校友卡,通过部门协同,利用校级数据中心数据联动能力,将校友系统、校园卡系统打通,实现毕业生线上提交学生校园卡转电子校友卡申请,一键办理电子校友卡,在便捷毕业生办理电子校园卡的同时,有效提高部门间协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如图6所示。
4.服务学校学情分析
校园卡提供师生校内学习、就餐、消费等方方面面的服务,其产生的数据资产是学校学情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校园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校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校级统计与分析服务,成果广泛应用于学生画像、毕业生留念、图书借阅、校园轨迹、院系信息管理、信息化年报、领导“驾驶舱”等数据分析场景中。
学生花名册是实现学生动态管理的重要手段,校园卡的认证、消费、门禁等数据是判断学生是否在校的重要依据。同时,校园卡消费数据直接反映学生校内消费情况,是消费异常预警、贫困认定、实现精准帮扶的关键数据。
利用标准化的校园卡消费数据分析就餐消费行为,从消费时段、消费人次、消费金额、消费窗口等不同维度进行挖掘分析,为食堂管理人员提出合理性的备餐、供餐建议,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减少消费拥堵。对于浴室和开水房的管理,可根据开水券、洗浴刷卡等消费记录分析各时段的人员规模,为学生合理安排洗浴时间提供参考依据,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高校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校园卡系统在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据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高校校园卡系统数据治理的核心。因此,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对高校推进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框架中,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关键。标准化数据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此外,基础支撑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也是校园卡数据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体系的建设,可以确保校园卡系统数据的闭环流转,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坚持遵循“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应用需求是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通过将数据作为业务化基础支撑,以更好地服务师生校园生活需求、服务领导决策和服务学校发展。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校园卡系统,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校园卡数据治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是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实现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推进,助力更好地服务师生和促进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霞,高冰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愿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2):13-24.
[2]于磊磊,陈军,乔禹.让服务如水般融入校园[J].中国教育网络,2019,242(4):66-67.
[3]葛连升,陈琳,刘英群.服务驱动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管理服务信息化架构设计——《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解读之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64(4):25-31,54.
[4]CHEN L, CHEN P,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a review[J]. IEEE Access, 2020,8:75264-75278.
[5]DANIEL B K. Big data and data science: a critical review of issue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9,50(1):101-113.
[6]刘革平,罗杨洋,韩锡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中的数据治理探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解读之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64(4):32-38.
[7]先晓兵,陈凤.高校二级学院数字化转型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4):99-103.
[8]杨安.提升数字化建设中的数据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1-04(007).
[9]张辉,李健明,杨强.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数据治理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2,694(Z2):16-18.
[10]庞飞.“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促治理”的数据治理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498(15):51-53.
[11]范悦敏,张湘怡,王光艳.高校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财务与会计,2021,640(16):16-19.
[12]兰国帅,李蒲,黄春雨,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规划和创新路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政策和总体规划指南》要点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1):4-17.
[13]杨学利.高职院校数据标准化建设与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9):17-21.
[14]黄有福,黄中伟.基于业务驱动的高校数据治理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2):111-116.
[15]涂伟.数据治理视角下一卡通数据分析与优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S1):180-183.
[16]袁学松.智慧校园一卡通建设实践和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0):42-43.
[17]陆晓,赖安.数字变革背景下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3):263-268.
[18]陈洺均,徐曦,邓钧元.高校一卡通系统数据治理应用研究——以医学院校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22,6(3):25-27,3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ampus Card Data Governance System with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eng ZHAN, Yu QIAO, Teng LI
(Informatization Offic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Shandong)
Abstrac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s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move to implement the goals of developing science, education, and talent, as well as driving innovation. Data serves as a crucial element and strategic resource for universities in advancing thei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reating a digital, intelligent, and personalize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y effectively utilizing data resources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business models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s a fundamental project in the digit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the campus card syste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at the forefront of data governan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busines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data governance and address problems proact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outline the overall thinking of data governance, and design and implement a framework for data governance in the campus card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data standard system, a foundational support system, and an organizational assurance system.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service-oriented, concise and efficient, and secure operation”, and driven by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 demands,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overall planning, design the top-level framework for data governance in the campus card system, and treat data as the foundation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thus providing standardized data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smartification of campus card services and facilit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campus life serv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ampus card system.
Keywords: 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Campus card; Data governance; Architecture system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