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范围综述

2024-05-07董莹莹张英杰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

董莹莹 张英杰 何 霞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结合各个专业学科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1]。医学院校是培养未来医护人才的摇篮,面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逐步改变[2],将医学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培养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温度、知识上有深度的综合性医护人才已成为时代要求[3]。目前,护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单一,虽有涉及思政元素,但缺乏系统性及相互配合性,存在思政元素重复建设以及没有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4]。范围综述可以快速描述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现有研究进行知识汇总,并了解其不足之处,相较于传统综述其证据水平更高[5]。因此,本研究采用范围综述的报告框架,梳理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研究,对国内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以期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及护理教育的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确定研究问题

本研究具体审查的问题包括:(1)护理专业课程涉及的思政元素有哪些?(2)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到护理专业课程之中?(3)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为干预性研究;(2)研究对象为护理专业的大专生或本科生;(3)研究内容涉及护理课程思政教育及与之相匹配思政素材和融入路径。排除标准:(1)在临床实习期间开展的课程思政干预研究;(2)无法获取全文;(3)非中、英文文献;(4)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采用主题词、自由词以及布尔逻辑运算符连接的方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课程思政/思政/思政元素”“德育/人文教育”“护理专业/护理/护理课程”,鉴于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于2014年提出[6],检索时限设置为2014年1月1日-2022年10月20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将检索到的文献题录导入EndNote X 9.2去除重复文献,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者阅读所有文献的题目与摘要,结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初筛,再阅读文献全文确定纳入文献。2名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独立提取,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涉及的课程、研究内容、思政元素融入路径、评价方法等;若课程思政元素对应章节含糊不清时,放弃提取;对提取后资料进行交叉核对,若2名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则与第3名研究者讨论最终确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1 595篇,去除重复文献544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去除621篇,阅读全文后去除402篇,最终纳入28篇[3,7-33]文献。

2.2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研究内容

纳入的文献共涉及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社区护理学、儿科护理、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等17门课程;研究涉及的思政元素31种,其中运用频次位于前5位的思政元素为:职业操守、三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佑生命、四个自信。根据田洪鋆教授整理的思政元素体系[6],将本研究所涉及的思政元素归纳整理为6大类,即家国情怀、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精神、人格发展、深度学习。思政元素融入到护理专业课程的路径包括43种,其中前4种融入路径依次是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专题讨论教学法。具体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研究内容及融入路径 (n=28)

2.3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价

2.3.1 评价方式

本研究中,15篇研究[9-12,14,18-19,21-22,26-30,33]采用单一调查问卷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10篇研究[7,13,15-17,23-25,31-32]运用2种及以上效果评价的方法。2篇研究[8,20]评价方式不详。见表1。

2.3.2 评价指标

本研究纳入的28篇文献中,6篇文献[19,22,28-29,31,33]评价指标为护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满意度;4篇文献分别使用问卷测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3]、共情能力[21]、护士职业承诺[17]、职业认同[3];1篇文献[12]采用问卷测量护生人文关怀能力;2篇文献[14-15]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政素材选取是否得当,护生参与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其他文献指标为前期融入的思政元素,如黄芳等[9]的评价指标就包括遵纪守法、社会公德、身心健康、诚信友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认同、热爱护理、刻苦钻研、创新意识。

3 讨论

3.1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概况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涉及了护理专业绝大部分的课程,但护理专业临床课程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础核心课程如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等未涉及。这些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专业性强,课程思政的内容涉及较少;另外护理实训课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内容,又是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涉及项目最多、频度最高的承载体[9],但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仅有龚媛媛等[31]的研究涉及护理基本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操作、轻素质”的现象[34],因此,建议将实训课程思政与理论课程思政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相互融合,相互贯通。

3.2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较丰富,但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元素挖掘的广度和深度[35]。本研究涉及的思政元素共有31种,据田洪鋆教授整理的思政元素体系[6],可以归纳整理为家国情怀、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精神、人格发展、深度学习6大类,基本上涵盖《护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36]的课程思政目标要求,内容较为丰富,但思政教学永无止境,建议护理教学团队后续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并挖掘思政元素,另一方面根据护理行业要求确定教育目标和相应思政元素,再逆向探寻可以与其融合的课程内容,进行双向挖掘。31种思政元素中,其中职业操守、三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佑生命、四个自信、职业认同等是挖掘频次较高的思政元素。 与指南[36]中课程思政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家国情怀、增强法治意识、培育科学精神、提升职业素养5个方面)相比较,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对护生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教育存在一定的欠缺;目前护理课程思政元素被挖掘的频次参差不齐,也表明思政元素在护理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并不均衡,为打破这种“各自搭台各自唱戏”的局面,建议在系统视角下推进护理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优化不同思政元素的设置比例,例如构建课程思政矩阵和专业课程思政矩阵,即保证每门护理专业课程都有侧重的思政元素,每种思政元素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

3.3 思政元素融入护理课程的路径呈现多样化

本研究中,思政元素融入护理课程的路径较多,前4位融入路径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及专题讨论,这与杨国辉等[37]的研究结果一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目前,叙事教育教学法、微格教学、虚实结合教学法较新颖,为今后促进思政元素落地拓宽了思路;半数以上的护理课程使用3种以上路径融入思政元素,基本实现了多元化融入模式。未来建议聚焦教学内容、顺应护理专业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推进第二、三课堂和线上课堂,将思政教学从课堂这一主战场拓展到校园和实训场地,深化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38],适时、适度运用教具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理论知识与育人实践紧密结合。

3.4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以单一问卷调查为主,系统评价工具有待开发和验证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关键部分,具有指导、监督、激励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作用。本研究中评价方式多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这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课程思政属于柔性教育范畴,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等特点,难以有明确的量化指标[39],单一的问卷调查可能会造成很多细致、深层的信息被遗漏,远期效果被忽略[40],而且这些问卷均为自行编制,问题条目的设置是否和课程思政目标完全契合有待进一步探讨。其次,量表测量的是某一个概念主题或结构,1门课程不可能只对应1个思政目标,1个思政素材也会蕴含多个思政元素,仅仅用单一量表进行评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再者,研究者多期望使用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但这些多依托昂贵的教学平台,并不具有普适性。马孟伟[41]构建了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形成了课程思政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和教学评价表(专家/同行版),并在儿科护理学实践应用中验证了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对于护理专科生还有待进行适用性研究。梁耀元[42]基于三维目标构建的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理论课程,但还未进行实证性研究,系统评价工具有待开发和验证。

猜你喜欢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