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视域下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4-05-07姚姿如

传媒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建设,促进国际多维多层之间的文明互通交流,是促进中国文化出海,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方法。为加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我国亟需培养新型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本文分析了文化强国视域下发展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创新教育的战略意义,剖析了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学科资源整合的有限性、国际信息触达的复杂性和传播学科设置表达的主体性等现实境遇,并从价值导向、跨专业学科、社会需求侧三个维度对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创新教育提出了建议策略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文化强国 国际文化传播 人才培养 创新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交流、竞合成为国际合作和博弈的重要因素。顺应趋势,我国积极推行“文化强国”战略,对内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场域的主导权,对外则聚焦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凝聚力、话语主导权。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想要实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关注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全面提升满足社会需求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复合能力,才能有效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满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作出贡献。

一、文化强国背景下实施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当下,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西强东弱”的状况不单纯是文化传播的问题,而是国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文化战争硝烟四起。我国亟需强大的媒体集群建立起文化出海舰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意识形态国际斗争的时空限制已被突破。部分西方媒体利用海外社交媒体的渠道优势,肆意散播关于中国的不实舆论,引发舆论旋涡,诋毁中国国际形象。面对严峻的国际传播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抓紧做好国际传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影响,中国话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在海外传播中,从内容、平台到渠道等资源整合方面都受到较大束缚,但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世界格局的权力结构也发生巨大变革,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冬奥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19届亚运会等國际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以更加自信、真实、美好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策略和文化交流活动离不开社会各领域的协同合作运转,“文化强国”战略在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外交等领域的落实与发展路径,同样也离不开教育领域的支撑。中国要增强文化凝聚力、提高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传播力就亟需培养大量新型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因此,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创新教育是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出海影响力,提升海外传播建设力,实现文化强国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的现实境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攀升,国际传播意识日益增强。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更加注重与国外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合作的规模和层次逐步提高,培养目标也打破了过去的诸多限制。虽然我国在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跨学科资源整合的有限性。当下教育部的培养目录中并没有明确国际文化传播专业名称,因此,目前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或将专业挂靠在英语语言专业名下,或挂靠在新闻专业名下,在跨学科整合上缺乏系统的资源对接,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效果标准难以统一,师资力量的不足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不均衡,以及学生难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培养,同时教学效果标准的缺乏也可能导致教育目标的不明确,难以评估和提升教育质量,这些都极大制约着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发展的以及国际传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需要语言、传播、文化、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审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资源配置,都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2.学科设置主体表达的模糊性。目前,研究生培养阶段普遍存在着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不够清晰,且课程内容设置层次性不足,课程内容重叠或缺失,缺乏完整系统的课程设置等问题。大部分院校仍旧以通才教育内容为主,多为“新闻+外语+国际政治”教学框架,这就使得研究生培养的导向更偏重学术理论研究层面而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在具体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造成实践与理论的脱节。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以及国际化程度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学科设置主体表达的模糊性成为制约国际传播文化人才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国际资源触达的复杂性。一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增加了国际资源获取和整合的难度。在国际传播教育中,学生需要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掌握多种语言,以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二是虽然我国已经与多国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机制,但在国际传播领域,这些机制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例如,合作项目可能局限于某些特定领域或形式,缺乏灵活性和广泛性,限制了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信息不对称与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院校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难以获得最新的国际信息和资源,导致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滞后。四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这一变化对国际资源的触达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国际关系紧张、贸易争端等都可能影响到国际教育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五是技术平台的限制、网络环境的差异等。目前线上教育和远程交流成为获取国际资源的重要途径,技术成为实现良好国际资源触达的关键因素。

三、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与新路径

高校作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下紧跟顶层设计,与国家战略相呼应,顺应时代需求。在国家战略亟需、科学技术变革以及认知理念升维的多重背景下,我国能否顺利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有专业的传播技能,更要具备坚定的国家立场、科学的理论武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具备在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准确判断、综合把握、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在媒介与社会同构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要紧紧围绕“政治素养引领—专业技术驱动—人文社会赋能”这三个核心要素来进行创新教育,特别是要优化联动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数智媒体赋能下的文化强国战略,为我国培养出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文化传播高级人才。

1.政治素养引领的内容生产。在AIGC引发的社会格局裂变下,国际传播面临着诸多领域的冲突和挑战,包括经济发展、文明交流、技术革新、公共健康等。在国际报道和舆论环境中,受历史遗留的刻板、固化印象会产生曲解情况,这些都造成了不实的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为此,就需要传播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为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服务。无论传播格局如何变幻,“内容”是传播的根本核心。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内容生产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国际传播人才应在正确的政治导向与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内容生产”,把对中国文化多元融合与兼收并蓄融入到对外传播中去,生产出符合不同传播平台特点和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话语表达体系,秉持用户意识和互联网思维,将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分层分维地进行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性宣传阐释,要重点突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因此,在人工智媒AIGC技术下,构建国际传播领域多维度的知识获取能力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内容生产能力为本源,构建起牢固而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培育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素养的根本。

2.专业技术素养驱动的规范保障。AIGC技术广泛应用的智媒时代,人工智能生成的Identify(识别)、analyze(分析),distribute(分发)及Interaction technique(交互技术)渗入媒介生产系统的传播格局,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Hybrid Reality(混合现实)带来媒介空间的扩展。人工智能媒介技术的认知和使用在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素养教育生态中便成为核心素养技能,即媒介技术的认知判断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使用实践能力。尤其是对掌握媒介数据的挖掘分析、媒介产品的创新研发、媒介经济的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在未来的AIGC智媒体社会下,技术的专业规范和协作是促进国际传播行业发展的关键。创新型国际文化传播人才需要掌握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等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从技术和实践视角下智能媒体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人机协同的作用不断加强人工智能与人类协同的效率,提高用户参与度,并增强国际传播效果,构建智慧媒体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

3.人文社会素养赋能下的伦理观照。在新型媒体技术的发展下,信息的采纳、生成、传递、接受过程不断更迭,传播速度、影响力和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然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信息安全、技术黑箱和算法偏见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国际传播人才的人文伦理变得至关重要。人文伦理是智媒时代必备的重要素养,既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趋向,也包括理解、感悟、审美与共情。我们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人文情怀,培养国际文化传播人才明辨是非、澄清谬误,并坚守迅速准确、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报道立场。必须考虑正确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伦理观照,与媒介技术进行交互作用,超越并引导媒介的社会责任赋能立足点。时刻挖掘社会现象和国际问题背后的隐藏本质,利用数据挖掘还原真相打造出有人情冷暖的智媒体内容。坚守人文伦理底线,遵守媒体伦理秩序,平衡技术理性和人文感性,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塑造国际舆论传播新秩序。

(二)未来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智媒生态环境快速更新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快教育智能化进程,逐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态培养。这一举措将有力推动国际传播人才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使其具备较强的数智媒体时代的传播竞争力和人文伦理的判断力,持续推动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新路径向着更高层次方向稳步推进。

1.设立独立的国际文化传播专业。鉴于其学科的复合型綜合特性,只有建立独立的学科之后,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该领域人才培养趋势方向、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形成独具特色并能精准定向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软实力储备,培养懂外语、懂传播、懂国际政治的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

2.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满足数智媒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也要兼顾和满足社会需求、个人发展以及学科融合三个维度:其一要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兼顾国际环境;其二是要在满足精神价值基础上并重物质需求;其三是在掌握普适性国际传播素养的基础上聚焦特色专业能力。尤其是当下我们所处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日益复杂,各国之间的利益纷争和冲突巨大,因此面临重大突发舆论事件能否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这就成为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重要核心素质。

3.建设完善统一的课程内容体系。目前,由于国际传播专业的开设和归属不甚清晰,因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际传播的不同培养层次来制定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以确保教育质量和标准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打通新文科背景下不同专业的壁垒,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专业性和通用性。

4.面向实践一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鼓励大学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将他们对实践的经验纳入到教学中,从而贯穿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二是鼓励支持高校采用校内+业内的双型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学术理论培养,业内导师负责带领实践实操训练,成立专题工作坊,协调整个培养方案,并确保指导与整个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三是通过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来提高研究生和从业人员的实践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四是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结语

走向国际文化市场的根基,建立在文化意义的支持之上。加强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探讨中国特色文化思想传播的路径,有助于为中国文化出海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中国话语权和文化交流的力量,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市场的变化趋势,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和途径,拓宽国际传播领域的视野、加强跨文化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为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张恒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解读[J].国际传播,2022(12).

[2]徐小洲.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9).

[3]张建春.勇攀数字出版高峰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J].出版发行研究,2023(01).

[4]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03).

[5]刘滢,林斯娴.当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亟待系统性升级[J].对外传播,2021(10).

[6]姚争,冯建超.教育场景重构与传媒卓越人才培养[J].现代传播,2020(02).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