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与图像的交汇

2024-05-07李星宇

名家名作 2024年4期
关键词:艺术家绘画创作

[摘要] 自20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艺术领域的创新潮流。受到现代科技的启发,现代艺术运动涌现出无数令人瞩目的作品,为艺术史谱写了新的篇章。作为艺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绘画也在这个变革浪潮中逐渐摆脱传统写生式的创作方式,迈向多元共存的新时代。在21 世纪,受到波普艺术运动和数字图像技术的深刻影响,运用图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代艺术中无法忽视的新生力量。通过深入研究当代著名艺术家彼得·多依格的绘画创作方式,探讨在多元融合背景下当代绘画创作方式的转变,以及图像在当代绘画创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多依格绘画;图像技术;艺术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工业生产能力的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这一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开放,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除了传统的绘画、雕塑和音乐,还出现了摄影、电影、广告设计等新的艺术领域,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现代主义艺术开始崭露头角。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从中汲取灵感,试图打破传统艺术的规则和形式,追求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创造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这种艺术风格在绘画、雕塑、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成为当时艺术界的重要潮流。这是一个多元、开放、创新和全球化的时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都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受波普艺术运动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影响,绘画作为艺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逐渐摆脱传统单一的写生式创作方式,以图像作为主要创作来源的当代绘画语言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跟以往的绘画艺术大相径庭,成为当代艺术中无法忽视的新生力量。绘画的美学思想和判断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艺术家彼得·多依格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善于在绘画中打破常规的观察方式,通过不拘一格的绘画形式,营造出多依格式的独特观看视角,改变了观众以往对绘画的既有认知,反映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将绘画艺术的影响推向新的高峰。

本文拟通过对彼得·多伊格绘画创作方式的深入研究,探讨多元融合背景下当代绘画创作方式的转变路径,以及图像在当代绘画创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多依格绘画中的全球化视野

彼得·多依格的绘画深受全球化影响,作品中融入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以及人类社会的共性与差异。他通过独特的绘画语言,展现了全球化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融合。

彼得·多依格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童年生活在加拿大,19岁到伦敦求学,先后毕业于著名艺术专业院校——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和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后常往返于伦敦和纽约。2002年以后,彼得·多依格定居特立尼达,其间曾受邀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至今仍以职业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艺术界。

可以看出,彼得·多依格自小居住生活在不同国家与城市的成长背景,以及多元且丰富的生活经历,都赋予了多依格全面而丰富的视觉经验。专业的教育背景滋养着多依格独特的审美品位,而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藝术视野则是多依格无限艺术创造力的不灭源泉。

多依格的绘画语言深受其复杂的生活经历影响。青年时期的多依格曾在英国、加拿大和特立尼达这三个社会氛围截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穿梭,这种旅居的生活使他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既是“一种既是居民又是外来者的感觉”。而这种看似冲突且矛盾的视角恰恰为他的作品赋予了一种疏离的氛围。他常在画作中描绘一些他所经历的景物,如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色、加拿大神秘辽阔的冰原、伦敦蜿蜒的运河以及特立尼达的热带风光,但画面并非单纯地再现绝美的自然景观,而是常常流露出一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感觉,将观众带入艺术家独特且迷人的内心世界。

彼得·多依格绘画中的全球化视野不仅仅展现在艺术家创作地域的多元性上,更体现在艺术家对全球性多元文化的敏锐感知上。在多依格伦敦求学阶段,彼时的圣马丁学院里集结了当时最活跃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时尚弄潮儿,“Post-Punk(后朋克)”“A new wave(新浪潮)”“New Romanticism(新浪漫主义)”和“Hip Hop(嘻哈)”等前卫的艺术风格在校园内野蛮生长。多元前卫的文化氛围使多依格的作品视野开阔且充满野性。

例如,多依格在1982年创作的作品Burger King中,巧妙地使用了图像拼贴的技巧,将多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流行图像同时拼贴在同一幅画面之中。画面中同时出现戴着王冠的人头、搏斗中的古希腊人体雕塑和开着绿色轿车的黑人等多种看似毫不相关的图像画面,但随着对作品中元素的深入挖掘,不难看出艺术家对当下全球多元文化之思考。如作品中戴着王冠的人头形象来源于美国餐饮企业Burger King的商业插画;古希腊雕塑作为古典主义的象征透露着艺术的崇高性与对古典价值的坚守;而开车的黑人形象则是来源于享誉盛名的纽约涂鸦艺术家巴斯奎特的经典符号——“戴着皇冠的黑人”,由此不难发现艺术家具有对当下全球艺术的深度了解以及对当下社会时尚潮流的关注。

多元的生活经验和前卫的创作氛围使他在创作中没有局限于单极化的叙事,而是从全球经验出发,运用多元化的图像进行创作。他使用多种不同地域的视觉符号的拼贴来体现对当下社会环境的思考。在多依格看来,艺术是一种对思考的阐释方式,需要足够的细心挖掘才能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同时,多依格的艺术实践具有丰富且多元的文化背景,对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具有积极影响,他的作品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边界,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自20世纪以来,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和现代主义思潮在艺术界的推广,追求理性与写实的传统古典主义绘画逐渐走下神坛,客观地再现现实世界也不再成为艺术家们的首要选择。艺术家在解构以往艺术价值的同时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现代主义艺术颠覆了以往的艺术体系逐渐占领高地。但摄影技术与现代科技并没有取代绘画的位置,反而成为当代绘画极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于是运用图像技术的当代绘画应运而生。多依格作为当代绘画领域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创作方式上非常恰当地应用了图像和图像技术的便利性,使作品的生动性和图像的观念性构成微妙的平衡。

图像作为多依格作品的重要来源,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图片摄影,而是广泛包括一切可以收集到的视觉图像,从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中的镜头跟海报甚至是日常的报刊都可以成为他的灵感来源。但是,多依格的创作绝不仅仅停留在对既有的现成图像的复刻上,反而只是将选好的图片作为绘画的起始步骤,通过对选好的图像素材进行反复改写,将原始图像压缩至抽象与具象之间,使图像在反复流变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原有的叙事逻辑,在反复的涂抹和塑造间,最终形成具有多依格独特气质的艺术作品。

多依格的创作往往是从对图像的处理开始的。以多依格在2019年创作的作品Alpinist为例,画中人物的原型来源于一张身着彩色服饰的男性写真,但艺术家并没有选择对照片和图像拿来就用的创作策略,而是使用数字设备将已有的图像内容进行改写,在原来图像中画上雪山、滑板和登山包。通过对图像局部内容的生成和处理,保留原有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改变了图片中原有的叙事结构,将写真图像中的男子置于雪山的场景之中,使其成为艺术家正式创作前的重要蓝本。

在作品Alpinist(见图1)中,画面以焦点透视为线索,用前后的风景将画面分割为前景、中景和远景三个部分——登山者、森林和雪山。三重元素遥相呼应,共同組成缤纷华丽的雪景画面。在绘画生成的过程中,叙事并不是首要的任务,而是一起都为绘画中的灵感与手感服务。在处理森林与雪山的过程中,多依格表现得极其感性,挥洒自如的大块面笔触将雪山挤压出完美的轮廓,用短且快速的线条勾勒出森林的远近关系和疏密层次。而在对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多依格则选择了另一种策略——耐心地绘制了人物的形象动态和细节,其中就包括那件极具装饰意味的彩色条纹衣服,这无疑是为画面画龙点睛。多依格将人物完全置于一座虚构的冰雪世界之中,并重构以登山者的身份,令观者仿佛身处安徒生的童话之中。图像在流变与生成的过程中模糊了原有的叙事结构,化为虚拟与真实交织的奇妙幻觉。

二、从现实到梦境:绘画的多元维度

对图像素材的再现和解构,是当下艺术家们较为常见的绘画策略。他们往往会通过互联网或杂志书籍等渠道收集图像,以此积累素材,并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运用绘画的方式对原有素材图像进行拆解与拼贴,并对画面结构进行较为理性的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多依格的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了这一方法,但有所不同的是多依格的作品不完全依赖原始的图像素材,而是将图像作为创作的一个锚点,将图像中的部分形象和艺术家充沛的想象力相结合,最终创作出天马行空般的作品。其中大多作品的灵感是受其梦境的启发,这使他在绘画上更加重视自身的主观情感,而这些情感无疑也体现在多依格的绘画上。这些画面中的元素往往来源于图像中的现实场景,但在艺术家的处理下高于现实场景。

绘画从不是多依格复制现实世界的工具,梦境般的华丽色彩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才是多依格绘画的主题。以多依格的作品《音乐之家》为例,在画面中我们看到一群衣着光鲜的人们在船上奏乐狂欢,夕阳伴着余晖与海面的波涛交相呼应,宛如一出和谐的音乐剧。面对如此丰富的画面,谁能想到这竟是艺术家由一张由渔民举起的大鱼图像形成的呢。

如果说多依格在作品《音乐之家》的创作还原了现实的样貌,那么在多依格1990年的作品White Canoe(见图2)中我们能看到艺术家对绘画语言更为主观的探索。作品White Canoe的灵感来源于由肖恩·坎宁安执导的恐怖电影《十三号星期五》中的经典片段,即一位年轻姑娘在目睹凶案现场后独自乘驾独木舟在湖上逃亡的场景。艺术家深受电影中华美又诡谲的场面震撼,于是在White Canoe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浮世绘式的装饰技巧,将纯白的独木舟与色彩缤纷的树枝和倒影绘制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并使用几乎接近平面的绘制方法,使画面在呈现强烈视觉效果的同时,突显白色独木舟的脆弱与环境的危险,将画面既绚烂又怪异的氛围渲染到极致。

不难看出,多依格在绘画逻辑上至少存在三重维度,即图像、现实和梦境。从图像中寻找灵感,在现实中体悟存在,于梦境中升华灵魂。多依格是一个多元的艺术家,在利用图像创作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梦境的思考,这无疑对艺术家工作方式的开拓有着相当大的积极意义,也对当下艺术家的绘画方式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三、观念与痕迹:当代绘画的表达

21世纪,随着艺术媒介及呈现方式的日益多元化,观念的表达似乎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方式。虽然绘画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评价系统,但绘画的结果和风格已然不是评判艺术家的唯一标准,当代绘画更看重的是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工作方式和其独立的艺术观念系统。而绘画与痕迹则是这一观念系统极佳的呈现方式。

“符号”作为当代绘画十分重要的观念媒介,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创作者的工作逻辑和思维方式。通过研究多依格绘画中经常出现的画面符号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以多依格在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Milky Way(见图3)为例,艺术家受《国家地理》杂志插图的启发,将星空、银河、巨大植物及水中倒影用一种极为平面的方式表达。使用纯色绘制画面,且并不过多描绘物体的体积,而这种平面的绘画方式与植物、河流以及独木舟等物象共同形成了多依格绘画中的重要符号。

例如,在多依格1990年绘制的作品Swamped(见图4)中,白色的独木舟孤单地漂泊在湖面之上,五彩斑斓的植物在湖面的倒映中熠熠生辉,远处静谧的树林将一切都包裹在阴影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迷人且危险。多依格的作品具有极强的氛围感,植物的倒影和独木舟相互呼应,仿佛时间都停滞,而充满光感和肌理的湖面更将作品华丽且怪诞的氛围推向高潮。在画面中不难看出,多依格对这种版画式的创作方式情有独钟,即使用平面且高纯度的着色方式表达内心微妙的情感,通过画笔和刮刀的摩擦制造丰富的肌理变化,使作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独属于绘画的痕迹也正是当下艺术最珍贵的地方——那就是“人”的温度。而这也正是多依格的独到之处,通过对图像的挖掘与解构,最终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绘画作品。

多依格的作品在当下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回顾多依格的诸多作品,其中不乏美术史上的经典印记,印象派的画面构图,表现主义夸张的笔触和浮世绘式的装饰性色彩等,这些都是艺术家从美术史中获得的养分。与此同时,多依格的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网络图像、电影、流行文化,这些都是艺术家所表达的核心部分。正是艺术家对历史与当下文化脉络的融会贯通,使其作品的维度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更为当下的绘画艺术带来了一些启发,通过艺术的方式连接与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以此挖掘更丰富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念,创作更多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

优秀的艺术家总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启发后来者,多依格的绘画正是如此,在自身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启发了当下的绘画。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多依格的作品也有着自己的贡献,他的绘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绘画的写实传统,在绘画的范式上也有所革新,这无疑鼓励了当下年轻艺术家们的绘画实践。

综上所述,围绕着图像与绘画的讨论,以彼得·多依格的绘画作品及其工作方式为例,在深入了解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及其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解读其中所隐藏的艺术内涵,极大地还原了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工作和思考,为当代绘画艺术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也将持续关注图像与绘画的讨论,以及艺术家多依格后续的艺术实践与创作理念,进一步挖掘其对当代绘画的启示与影响。

作者简介:

李星宇(1999—),男,汉族,山西汾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艺术。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家绘画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