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病动态变化角度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及治疗
2024-05-07刘泽洋白国民霍鑫伟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000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河北唐山06000唐山市弘慈医院中医科河北唐山06000
★ 刘泽洋 白国民 霍鑫伟(.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000;.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河北 唐山 06000;.唐山市弘慈医院中医科 河北 唐山 06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1]。IBS 根据症状分为4 个亚型: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非亚型(IBS-U),其中以IBS-D 最为常见[2-3],可占到IBS 总患病人数的47.1%[4]。IBS-D 西医病因尚不清楚,治疗一般以改善症状为主,但价格昂贵,症状易反复,易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增加其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5]。中医治疗IBS-D 疗效显著,不良事件少[5]。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肺、脾、肝等脏密切相关[6-7]。络脉作为辅助经脉循行气血、协调脏腑气机的重要渠道,若处于病理状态,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伴随IBS-D 的整个病程,成为IBS-D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中医学治疗IBS-D 以调整体质、协调脏腑、疏通经络为着重点,注重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本文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探讨络病在IBS-D 病程中的动态演变,强调络脉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顽固性IBS-D 拓宽思路。
1 络病理论概述
《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络脉论》曰:“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四万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俞多则俞细小。”[8]中医认为,络脉分布广泛,是十二经脉分出的网状分支,将人体内的脏腑、肌肤、肌肉、系膜等各个组织相连。吴以岭等[9]认为,络脉能够渗灌气血、调和营卫,与现代医学中“神经-免疫系统”及“血管-微循环系统”相类似。
顾名思义,络病即人体中络脉处于病理状态,由于络脉细小而迂曲,故病邪并不能在络脉中迅速传变,而是一个由气入血,由浅入深的过程[10]。张仲景首次提出络脉瘀阻的病机,并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营卫不通,血凝不流”,开创了应用虫药进行通络的先河[11]。《叶氏医案存真》云:“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处,久病必瘀闭。”[12]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久病入络”理论,并总结了络脉发病的病因病机。故对于临床上一些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的疾病,从络病演变角度进行分析,以络论治不失为一种值得采取的方法。
2 从络病理论分析IBS-D 的病因病机
2.1 病之初,络气阻滞
“初病及络”早在《灵枢·百病始生》中已有记载:“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入则抵深……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13]气入于经为经气,经气行于络为络气,气络承载脏腑经络之气,起到升降气机、疏通经络、统摄生化等作用。当情志不舒、劳倦过度、外邪侵袭等原因导致肺络阻滞,将使肺的宣发肃降失常。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互为表里,相互络属,气机相通。腑以通为用,脏以降为和,大肠传导与肺气肃降互为因果,肺络气滞会进一步累及肠络,肠络失充,形成肺病及肠。肠络之气阻滞,传导失制,魄门失于开合,引发腹痛与腹泻,此为IBS-D 的起病之始,是故《诸病源候论》云:“肺主于气。若肺气虚实不调,或暴为风邪所乘,则腑脏不利,经络痞涩,气不宣和,则卒上气也。”[14]
初发IBS-D 患者发病多因络脉气滞,病邪未深,以气分为主,具有偶然性,故此类患者症状上除腹泻外还伴有腹部闷胀、疼痛等症状,舌质多为淡红或红,舌苔以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脉多见,少数患者可呈现弦细或细滑脉。此阶段症状较轻,容易缓解,但易反复。
2.2 病之进,络脉瘀阻
血络如渔网样纵横交错、散布周身、协调血行、滋润脏腑。气不畅则血不通,如络气受阻却未及时治疗,结合络脉蜿蜒细小、分支多、血流缓慢等特点,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则导致血络不通失用,出现瘀滞与损伤,使入络之病难愈。正如《难经》中所言:“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15]
脾之大络协调着人体所有络脉的气血,有“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灌溉五脏”之功效,而络脉这种持续高凝状态会破坏“脾之大络—气血—络脉”的循环,进一步影响脾之大络对全身络脉血行的统摄、调控与散布作用,形成恶性循环[16]。
脾之大络与脾络为一体两面,五行以土为本,正所谓“土旺于四时”,脾脏有灌溉四旁的作用,其络四通八达,遍布周身,较其他正经络脉更为发达,故脾单划一络称为脾之大络,是脾络功能的扩展与延伸,故脾之大络气血受阻,脾络亦损,脾络别入肠胃,会进一步将气滞血瘀之症状传入肠络,形成肠络瘀滞,由此形成“脾之大络—脾络—肠络”的恶性传导,加剧IBS-D 腹痛、腹泻的症状。
此类IBS-D 患者由气滞血瘀所致病络,病邪已由气入血,程度加深。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思初病在气,久必入血。”[17]故此类患者症状上多伴有腹部疼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口唇青紫、面色紫暗等。舌质多为暗红或红,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络脉紫暗,脉象以弦涩最为多见,少数患者可见沉涩。此阶段症状加重,不易缓解,反复发作。
2.3 病之深,络脉拘急
络脉作为有机整体,是运行气血、输送精微、神机运转的微结构,以通为和。IBS-D 患者气络、血络邪气不除,病久不愈,则气血双向不得通利,运行不畅,直接导致络脉的结构损伤及功能失常,同时间接影响络脉的结构层次平衡和气血渗灌顺序,使络脉不能“内灌脏腑,外濡腠理”。气络虚则阳络虚,血络虚则阴络虚,阳络虚则生寒导致肠络拘急,阴络虚则生瘀导致肠络阻塞。当络脉之气血精微物质不能保持稳态,则会因瘀堵日久转化为痰浊、瘀毒等病理产物,使局部瘀堵范围再次扩大、蔓延,导致恶性循环,由此形成顽固性IBS-D。
肝之疏泄功能是络脉血行的重要动力,肝通过疏泄功能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从而保证周身络脉之血不妄行外溢,亦不瘀堵成形。同时肝能排泄络血中浊毒之气,是故十二经脉始于手太阴肺而终于足厥阴肝,络脉灌注气血以濡养百脉与脏腑,肝取其清上输于肺,取其浊泄于胆及小肠。正如《血海论》所言:“凡周身之血,总视血海为治乱。”[18]而《高注金匮要略》云:“又肝为血脏,脏中之余血,由肝络而内从血室,以外达经络。”故肝作为与情志联系最密切的脏腑,当其所属络脉瘀损,致肝气不舒、疏泄失职,络瘀反重,浊毒不除、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并且会使患者的情绪波动更易作用于整体络脉,造成局部络脉的拘急与痉挛,加重IBS-D腹泻、腹痛等症状。
此阶段IBS-D 患者由气血两虚所致络病,病邪已由实至虚,程度最重。故此类患者的腹痛多以空痛为主,正所谓“不荣则痛”,多伴有食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白、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且症状受自身情绪影响更大,舌质多淡,舌苔以白苔为主,脉象缓弱最为多见,少数患者为沉细。此阶段腹痛、腹泻等症状虽不及第二阶段剧烈,但病程最久,已至末期,缠绵不愈,非温补之法不能缓解。
3 从络病角度辨证治疗IBS-D
3.1 行气通络
此病程阶段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延胡索、白芍、柴胡、甘草、香附、枳壳)进行治疗。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证明了气滞胃痛颗粒对于气滞型IBS-D 具有确切疗效[19-21]。本方延胡索行气止痛,白芍益气健脾,柴胡疏肝解郁、理气降逆,香附、枳壳助延胡索行气,《本草正义》曾记载香附为“所谓三焦气分者,合上中下而一以贯之,固无论其何经何络也”。诸药合用,可疏通脏腑之气机、驱散络脉气滞,使精微得达、脏腑得养,IBS-D 病症自然向愈。
加减方面,可加用木香、厚朴行滞消胀,加强本方对气滞的疏通之力,同时可配合香附调畅肝气以防土壅木郁,取既病防变之意。另可加用桔梗化湿止泻,同时载药上行、补益肺气,从而加强肺络、肠络之气机传导,使魄门开合有度[22]。
3.2 化瘀通络
此病程阶段可选用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进行治疗。常盼盼[23]通过临床研究证明,使用少腹逐瘀汤进行随症加减对瘀阻肠络型IBS-D有明确疗效。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提出“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的理论,并首创少腹逐瘀汤,为后世医家所沿用[24]。方中以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为君;肉桂、小茴香、干姜助君药温经散寒,驱散肠络之瘀血;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配合赤芍以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佐以延胡索、没药活血定痛;大黄泻下排毒,取“邪去正安”之意[25];芍药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疏通肠络之气血。
加减方面,推荐使用桂枝、桃仁药对以及桂枝、茯苓药对,二者皆为活血通络类药对[26]。桂枝温通一身阳气,通脉、和血、散瘀,与导下祛瘀之桃仁相合共奏活血通络之功;与健脾利水之茯苓相合共奏消瘀化癥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桂枝与桃仁相配伍,有抗凝作用,且较单味药使用效果更强[27];桂枝与茯苓相配伍,能有效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增强其免疫力[28]。在主方基础上增加使用此三味药,能够加强对络脉气血的疏通作用,有效改善络脉气滞血瘀IBS-D 患者的临床症状。
3.3 疏肝通络
此病程阶段可选用仝小林教授自拟三味小方(黄连、吴茱萸、白芍)进行治疗,此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戊己丸,根据仝小林教授提出的态靶同调思想,多年临床经验表明三味小方对于肝郁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29]。方中吴茱萸散寒止痛、助阳止泻、温补阳络,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其性下气,可缓解郁结之肝气;黄连清热燥湿,同时有解毒功效,入肝经,可解肝络之热毒;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其敛阴功效有助于滋补已损阴络。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脾、调节肠道、缓泻止痛之功。值得一提的是,本方中吴茱萸、白芍皆能缓解肠道张力,缓解肠道痉挛[30-31]。
加减方面,推荐使用川牛膝,现代研究表明,其成分可增加大鼠血浆复钙时间及凝血酶原合成时间,说明川牛膝有一定程度上的抗凝作用,与其逐瘀功效密切相关,另外川牛膝的利尿作用与中医“利小便,实大便”的治疗思路相呼应[32]。参考现代络病学专家吴以岭教授“承制调平”思想,以“络以通为用”为核心,将络脉视作流通不休的整体,加用水蛭、蜚蠊等药物以走血破血、除积攻瘀,以治疗络脉的气血痹阻[3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蜚蠊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及修复组织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修复已损的络脉,恢复络脉气血灌注功能[34],同时药物用量应注意持续、小剂量应用,防止破血太过而伤正,以达到“缓缓收功”之治疗效果[35]。
4 配合疗法
4.1 膏摩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内通经络以达脏腑,同时反映气血盛衰,推拿手法的影响也是从皮毛、到肌肉、入经络、进脏腑,层层递进,将内部瘀堵的络脉调达通畅,使气血流通,阴阳平衡,通则不痛。正如《丹溪心法》云:“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36]因此,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腹部进行膏摩的推拿疗法,行气活血、补虚止痛,进一步从络治疗IBS-D。
将对应方药磨制成软膏,均匀涂抹于腹部皮肤,以摩、擦、揉等方法进行推拿,再以神阙穴为核心,配合中脘、关元、气海、石门、双侧天枢等腹部穴位进行点按,诸穴配合,疏通肠道络气,调畅气血。
膏摩以面为受力点,治疗范围大,结合络脉“散落各处如兜”的特点,故尤其适合络脉受损的患者,使药物借手法之力渗透于皮下络脉,修复受损络脉,达到通过整体疏通络脉,使气血再次充分濡养脏腑来治疗IBS-D 的目的。
4.2 药浴
药浴作为重要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通过温热之水刺激皮肤,通达腠理、温经通络、行气化瘀,进而使人体络脉运行通畅,湿热之力可催动药物渗透入络,再由络传经,直抵脏腑病所。如《医宗金鉴》云:“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37]对于久病体虚,不耐药性的患者,药浴更具优势。
对于本病患者,建议使用足部浸浴与全身浸浴相结合的方法。足,人体之根本也,足乃六经之根,人之十二经脉,其六布之于足,始于三阴,止于三阳[38]。是故足部络脉分布密集,气血丰富,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皮肤则是最大的器官,具有防御、渗透、分泌、吸收等功能,借助水之热力温煦经络腧穴,催动气血流通,将中药、络脉、穴位疗法三者有机结合,并以“汗”法之理将药物引入受病脏腑。
关于药浴配方的选择,可将上文所提对应药物加入,且佐以艾叶、三棱、干姜、元胡等辛温发散之妙品,进一步加强行气、化瘀、止痛之功,且方中虫药偏寒,加入温热药物,配合水之热力,是为去性取用之意。
5 小结
综上所述,不同于常规的脏腑辨证,本文从络病动态演变的角度分析IBS-D 的病机,其络病状态以气滞为始,久之演化为气滞血瘀,甚至络脉拘急,从而密切参与到IBS-D 的整个病程中。治疗应注重把握全身络脉整体性,以恢复络脉通畅为核心,结合宣肺、健脾、疏肝之法,配合膏摩、药浴等治络疗法,将全身络脉视为一体,着重恢复络脉气血运行,使病情复杂迁延的IBS-D 逐渐向愈,为临床上治疗IBS-D 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