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的创作策略分析
2024-05-06陈红
陈红
【摘 要】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以内容短小精悍、形式新颖亮眼的特点,满足了用户的信息浏览需求。本研究以4个类别的抖音账号为案例,探讨短视频新闻的创作策略。通过分析发现,从选题多元合理借势、“硬”新闻“软”着陆、创作风格垂直化等方面展开策划,从构图设计、色彩搭配、合理运镜、巧用字幕、内容前置等方面构思拍摄剪辑技巧,有助于打造短视频新闻精品。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研究优势;创作策略;拍摄剪辑
短视频新闻是指以短视频的方式向人们传播各类新闻信息,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因其信息覆盖广、传播速度快,更符合新时代用户新闻信息获取喜好,成为传统新闻的重要补充和转型方向。如何运用好短视频平台完成新闻传播,更好地满足当下受众需求,推动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创作与拍摄剪辑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建新闻类短视频账号的研究优势
为丰富短视频新闻的多元表达,通过建立3个短视频账号、参与运营1个官方政务短视频账号开展实证研究。对比参与运营的荆州市公安县电视台自有的官方抖音賬号“直播公安”,自建新闻类短视频账号的研究优势体现在内容选取可信引共鸣、账号类别尝试多元化、效果验证及时三个方面。
(一)内容选取:真实可信引共鸣
真实自有千钧力,尤其是对于以传播新闻资讯和弘扬公平正义为导向的新闻内容,失去了真实,一切都是零。
1.采访对象真实
采访对象出镜,增加可信度。无论是“职业百访录”还是“20不惑”“偶遇吧,街道”采访对象都是真人真事。为了消除被采访者的疑虑,采访前,团队经常与受采访者详细商定提问细节,剪辑过程中,会酌情对视频部分内容采用遮挡、模糊处理的方法,以求在保护采访对象的同时,尽量呈现最真实的一手信息。
2.拍摄场景真实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采访现场处于被采访者日常场景中,更能增加内容的可信度。在“职业百访录”摄制过程中,考虑到网友对新兴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操作场景的好奇心理,拍摄地点往往选择就业人员的工作现场。例如,“网红”职业介绍会在该网红主播工作的直播场地进行,“你知道高校老师具体薪资吗”主题的采访地选择在该教师就职的高校操场,“健身教练的工作具体包括什么”则是在健身馆拍摄。
(二)账号类别:探索丰富多元化
本研究以探索短视频新闻类的形态可能为出发点,建立了3个新闻类短视频账号,涵盖街采、访谈两种类别,加上官方抖音账号“直播公安”的资讯类,拓展了短视频新闻的多元化选择。自2021年底上线以来,几个账号运转良好,发布的短视频内容浏览量基本达到每条1万次以上。分析其发布内容及反馈效果,发现街采类、访谈类、资讯类均可以作为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方向。
1.访谈类
账号“职业百访录”上线时间为2022年1月24日,属于人物专题访谈类短视频新闻,旨在通过职业采访类视频,向受众展示真实的就业工作场景和职场体验。节目通过对行业信息的解读,纠正大众对部分新兴行业的偏见,传递科学的就业观念,在就业压力日趋紧张的当下,为青年就业提供新思路。被采访者定位多样化,有网红主播、红娘、高校教师、发型师、女教练等。受众定位于尚未就业的年轻人,推送频率为每周两期。截至2022年4月16日,数据浏览总量为37.8万次,最高单篇浏览量为6.5万次。
访谈类短视频账号“20不惑”于2021年底上线,主要是通过采访对象面对镜头直述的方式,向用户揭秘20岁左右群体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每期节目时长3~7分钟,视频通过抖音、快手、微博3个平台同时发布,频率为每周1~2个视频,目前该账号单篇浏览量均过万次。
2.街采类
“偶遇吧,街道”账号上线时间为2021年10月16日,属于在街上随机选取对象进行采访的街采类短视频新闻节目。作为一档聚焦大学生及年轻人的街采类短视频账号,精准定位于大学生等年轻群体。选题涵盖生活、情感、就业、求学等社会痛点问题,通过“街头采访+真人出镜”的形式展现内容。节目每期时长3分钟左右,通过抖音平台发布,每周发布1~2个视频。截至2022年4月16日,数据浏览总量为37.8万次,最高单篇浏览量为5.7万次。
(三)效果验证:反馈及时见效率
研究短视频账号的难点在于,研究者只能够被动观察该账号推送的内容,然后总结规律,而无法实施主动的干预和实验,自建账号开展研究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3个短视频账号的内容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团队积极观测反馈效果,并及时调整方向、总结规律,实验的结果往往能够得到有效反馈,取得的经验也较为切实可靠。
1.获取反馈迅速
大数据的使用给自建账号及时获取效果反馈提供了基础。在试运行阶段,可依据大数据获取用户对不同账号类别的喜好,及时做出定位的调整。团队在3个账号正式运营之前,一共投入了6个账号开展试运营,经过1个月的数据观察,剔除掉效果反馈不好的2个账号,最终确立了2种类别的账号正式运营。正式运行阶段,也在一直对账号后台数据保持观测和分析,及时复盘不同运营策略的效果,从而为后期内容和运营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2.调整优化及时
自建账号的自主性保证了调整优化的速度。一方面,运营者当天发出内容后,便可从点击率、完播率、转发量等数据中获得用户意向的第一信息,从而及时发现账号产生的问题,并分析出优化方向。另一方面,从数据、用户反馈等渠道获悉的反馈,可以及时传导到运营方,运营者的自主性可以保证及时调整选题方向、拍摄技巧、剪辑特色,最快可以当天就得以调整。例如,在“20不惑”运营中投放了微博和抖音两个平台。结果发现,同样的内容在抖音平台的浏览量偏低。根据用户评论中“时长太长”的反馈建议,团队迅速在下一期缩减了推送到抖音平台作品的时长,当天该账号浏览量、评论量等数据明显好转。
二、短视频新闻内容制作的策略
短视频新闻为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浏览需求提供新的契机。汇总已有的短视频新闻报道,可以分析出,在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制作中涉及选题策划、内容制作、运营策划3个方面。
(一)选题多样追热点
1.重视选题,确保内容优质
飞瓜数据平台显示,每天推送到互联网平台的短录像作品总量多达450万个,短视频新闻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获得关注,就需要寻找出彩的题材。通过在各大平台的热搜上获取话题信息,参考大数据显示的讨论量、浏览量、转载量等指标进行筛选,发现能够赢取高浏览量的选题一般具备3个特点。首先,话题自身具备足够热度,自带话题的选题本身就带有流量属性,能在短时期内获取关注。其次,话题获得目标受众的喜爱,如此才能精准定位目标群体。最后,话题要兼具社会价值和讨论价值,短视频新闻的内容要考虑到整个网民群体的认知和网络传播环境特点,在为用户提供娱乐价值的同时,也要承担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
2.合理借势,提高短视频流量
借势热点事件和名人明星效应可以让短视频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及时制作与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相关的短视频可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1]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方面,可以使用社交媒体的舆论监控功能,参考社交媒体的舆论关键词,进行相关的短视频制作。另一方面,预估即将产生的热点,尤其是针对重大节日、重大社会政治时事等预设选题,生产有深度的内容。例如,《你有没有被催婚》这期节目,当天,在网上观测到关于结婚率的讨论在抖音上以几百万的阅读量冲上热榜、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时,制作团队第一时间对路人进行了采访,二次报道该事件的同时做到了合理借势热点,在提高流量的同时又兼顾社会责任。
(二)内容铺排贴合用户心理
1.“硬”新闻“软”处理
作为主流媒体的传统题材和优势资源,“直播公安”抖音号自上线之初开始,时政新闻就居于主要地位。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栏目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增加常规报道的比重,并采用大主题小切口、硬新闻软报道的方式。除了选择更多着眼于“网红打卡地”“摩托起火”这些日常民生类主题,在视频拍摄设计上,也力图从微观视角着力。例如《解救落水者》这一期的内容,就不同于以往拍摄“获救过程、获救者感谢”的传统套路,而是从“围观者目睹事件整个过程”的第三人视角,还原了救援经过:视频从一个观众的视角出发,先是“看到”一群志愿者呼喊着有人落水冲向江边,随后镜头转向落水者在江上的场景,并添加明显标识引导用户观看,随后展示志愿者营救落水者的过程,最终在解说词和同期的一声声“安全了,把他救到岸上了”中完成整个报道。整个报道从“围观群众”的视角出发,实现“硬”新闻的“软”处理,使得受众更轻松地实现现实关注,并迅速共情。
2.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受众观看短视频新闻既是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也是情绪情感受感染的过程。马斯洛将爱和归属的需要纳入人的心理需求中,用户借助新闻类短视频进行社交,通过发表评论和回复留言传递自己的观念,获得网友的认可与尊重,实现虚拟空间的交友,这种种都体现了受众的情感需求。此外,在一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时事新闻和社会新闻中,也易引发受众的情感共振,触发他们的关注。[2]“偶遇吧,街道”就热点新闻中的争议性事件“长辈催婚”等现象在街上随机采访,视频内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此外,这种“在线评论”的方式,能够拉近与网友的距离,受采访者的某些一针见血的话语,也能够代表部分受众的心声,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
(三)运营垂直化培养细分用户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呈裂变式传播,每当用户注册一个新的账号,大数据算法就会对其喜好分类并进行分层管理,使用户能精准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用户喜好分众化趋势下,只有打造垂直账号才能精准吸粉,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传播最大化。因此,团队在账号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创作垂直化”的原则,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统一内容呈现形式、传播风格等。
首先,视频呈现形式垂直化。自媒体垂直化,可以理解为用自媒体来展现固定的领域内容,并传递给精准定位的用户。[3]通过对“20不惑”“职业百访录”等同类视频账号的分析,发现它们采用的都是一对一采访的形式,在画面上也是采用被采访者单独出镜的形式,获得的点赞和互动等数据可观。
其次,风格垂直化。集中体现在IP风格的整体一致性和垂直化,含LOGO、字体、颜色、标题等。例如,“偶遇吧,街道”在风格上通过有活力年轻女孩的IP形象形成账号调性。在文字上,常规字号使用200,重点突出字号使用240~280;在颜色上,常规使用粉白色,突出使用蓝紫色,整体配色不超过3种,主要以粉、蓝、紫为主;标题样式遵守三大原则:字数宜短句、配色粉蓝紫、封面要统一。贯彻行业垂直、主题思路垂直、风格形式垂直、封面内容垂直的思路。
三、短视频新闻拍摄与剪輯的策略
拍摄与剪辑是短视频新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受众而言,拍摄与剪辑是吸引观看的重要因素。对于短视频新闻而言,内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剪辑的效果。
(一)拍摄特点
短视频新闻的拍摄讲究构图、色彩与内容画质的运用。运用适当的拍摄方法既可以为短视频新闻带来层次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后续的剪辑处理。
1.设计巧妙构图
竖屏模式,将拍摄主体置于视觉中心。巧妙的构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街头拍摄作品的视觉观感,让作品更加吸引人。腾讯企鹅智库发布的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竖屏的内容浏览量更高”,这一结论也在各组账号试运行阶段得到证实。除了用竖屏的方式凸显被采访者,创作时也时刻将采访主体居于视觉中心。街头拍摄中多见的拍摄构图包括光影构图、框架构图、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和黄金分割等,无论选取哪种构图类别,创作者都是将拍摄的主体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上,使得呈现的内容更为好看、舒适、灵活。[4]
以中景、近景為主,充分考虑景别的使用。景别不同,视频所呈现的空间感受就会有所不同,近景能将被采访者的表情呈现在画面上,在构图上又不显得突兀。对于街头采访视频来说,一般都会采用近景以及特写的方式来呈现。具体操作时,以人物为主体,寻找街头的一些景物作为背景,采用背景虚化的方法来衬托主体,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这样可以让画面的视觉语言更具表现力。
2.应用色彩搭配
色彩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色彩应用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5]在短视频拍摄中,需要采用色彩以及光影来强化整体视频的基调,给画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偶遇吧,街道”为例,由于视频拍摄时间大多在傍晚,出于色彩的考量,一般会调整光圈使镜头更为明亮,达到人物面部色彩更为透亮、美观的效果。拍摄过程中,为了凸显核心人物,避免杂乱的背景对人物造成干扰,可选取入镜人少、干净整洁的背景,人物服饰的颜色也力求与背景相协调。
正面光与侧光相结合,综合考虑光源因素。光源分为正面光、侧光、背光、侧背光、侧逆光、顶光等多种光源,在拍摄时,为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必须熟练地利用光线来美化图像。在街头采访的视频拍摄过程中,常常以正面光为主,侧面光辅助来凸显画面感,将真实的街头环境还原。
3.运动镜头为辅
固定镜头为主,运动镜头为辅。街头采访类短视频的时间相对较短,多为30秒、60秒或者90秒,这就要求街头采访短视频必须构建画面层次关系,在拍摄过程中运用镜头语言,将人物的情绪作为视频拍摄的主线。一般以固定镜头为主,如果人物情绪出现波动,拍摄者也会考虑灵活运用移动镜头,通过推拉摇移等运镜方式迅速捕捉,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被采访者情绪心理的变化,进一步增加视频的感染力,保证图像的稳定性。
(二)剪辑特点
好的短视频新闻内容也需要好的包装。制作精美、信息密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的视频才能给用户良好的浏览体验。
1.善于运用字幕
短视频新闻的时间与篇幅较短,难以详尽地将全部的新闻内容融于有限的视频画面中,这就需要在短视频新闻后期剪辑中辅以一定的字幕,以更具体地表现新闻信息。就内容而言,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原因、结果等的一般性说明与导语具有类似的效果,有助于观众迅速获得关键信息。比如,“直播公安”需要聚焦事件的关键情节。通过这种无声的介绍和跟踪情节的发展,解说型字幕可以迅速地将观众带入场景,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重点内容前置
根据短视频的“三秒钟吸引”法则,短视频要在三秒钟内吸引住刷视频人的眼球,才可能达到100%完播,而高完播率是平台推荐流量的核心指标之一。[6]为了遵循这一法则,剪辑人员需要在短视频的开头建立“高效诱因”,把握“短”“快””“精”原则,将视频精华内容前置,用富有悬念的台词、精彩的镜头、唯美的音乐、炫目的背景,吸引更多观众对视频的兴趣。例如,“20不惑”作为微访谈类节目,视频时长一般在5~8分钟,这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时长偏长。考虑到容易引起阅读者审美疲劳,因此在后期剪辑中截取了几秒钟的亮点内容,用重点内容前置的方法引发观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视频的观看率。
3.恰当使用配乐
恰当地使用音乐和音效,可以增强一条短视频的代入感和生动性。[7]如“直播公安”《解救溺水者》视频,时长16秒,主要内容是志愿者奔向江边,紧急救援的瞬间。为了烘托出这一紧张氛围,编辑通过新闻的要素以及结合短视频的特点,除了将运动的镜头辅助对应的音乐进行剪辑,还运用了紧急救援类的背景音乐。在溺水者被安全救出的一瞬间,恰到好处地切成欢欣鼓舞的音乐。通过音乐的引导,将短短16秒镜头渲染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发用户的强烈共情。
四、结语
要想强化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力与引导力,精品短视频新闻须在内容铺排上贴合用户心理、“硬”新闻“软”处理、迎合用户的情感动机、创作垂直化,在培养细分用户方面下功夫。通过内容策划、视频拍摄、剪辑包装全流程着力,找准生态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打造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精品内容。
参考文献
[1]沈丽红.图书馆热门短视频内容规律探究:基于抖音平台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2020(12):75-82.
[2]唐路遥.新闻类短视频的制播策略分析: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7):228-229.
[3]郑伟丽.自媒体街访类短视频的运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
[4]李竹音.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技巧研究:以“新闻联播”抖音号为例[J].摄影与摄像,2022(10):146-148.
[5]赵丽岩.新闻短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J].电视技术,2021,45(5):53-55.
[6]宿宁,王伟,陈彦磊.向阳而生 应时而动:河北经济生活频道融媒的破圈探索[J].新媒体研究,2020,6(15):94-95,125.
[7]解秀晴.新闻类短视频创作的“广阔天地”[J].视听界,2022(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