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布局、趋势与前景
2020-04-10张英培
张英培
[摘要]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新闻资讯类社交短视频,由于市场、媒介环境、技术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近两年在国内爆红。本文通过梳理新闻业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国内三类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对比,论证了短视频新闻尽管在新闻的报道和呈现方面有创新,但就目前而言,不适合作为独立的新闻模式,应该结合传统的播报模式,作为传统新闻资讯的点缀。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技术;短视频新闻
一、短视频的社会化
人的思想活动不能脱离当时媒介技术的记录、传递和储存。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信息社会到来了。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随着新媒介技术的社会化而改变。在资本、政策和文化环境的共同刺激下,新的媒介技术往往衍生出多种媒介形式,以适应多元化受众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近两年,最有代表性的方式是短视频。一般而言,短视频“是指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数,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短视频融合了文字、语言和视频,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满足用户的表达、沟通需求,满足人们之间展示与分享的诉求。
人们对媒介形式的偏好从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直播,转移到了眼下的短视频。这个信息重组逻辑符合“媒介从最小化编码和最大化解码向最大化编码和最小化解码靠近的运动”,换句话说,短视频的方兴未艾符合媒介发展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短视频不会对传播造成影响——它本身就重新定义了信息的来源、接受和交换的模式,以及存在的语境,并能因此影响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
二、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三个主要类别
随着国内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各个短视频机构迅速发展并展开差异化竞争,短视频彰显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短视频市场鱼龙混杂。王晓红曾经按照短视频的功能设计以及内容,将国内市场的短视频应用分为三种类型。社交类型的短视频的意图倾向于增加社交粘性、定位趋向于“社交平台”;工具性短视频具备一键分享到其他平台的功能,并且注重各项功能的易用性和友好性、利用快捷的视频制作工具帮助普通用户生产内容,分享并发布;而媒体型则注重对于新闻资讯类信息的传播与报道,将新闻和内容作为其卖点。随着制作功能的普遍化、技术门槛降低、用户创造性不断增长以及信息的娱乐化,三种类型的界限逐渐模糊。短视频在整体内容上也逐渐两极分化:偏向于娱乐,或者偏向于新闻资讯。娱乐短视频,究其本质,是富裕的网络资本收编了潜在的社会各种情绪,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大众娱乐消费,在此不做讨论。而新闻资讯类的短视频,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新闻模式。
我国的新闻资讯类短视频,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传统媒体机构通过革新技术、适应市场潮流,从而推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服务,以反哺于主流媒体;第二类是在内容上逐渐垂直化、定位精准化的自媒体公众号,公众号在不同平台分享内容,以满足某个领域的市场需求;第三类是专门化的新闻短视频应用,这种应用自身作为一个平台,满足不同用户的生产与分享需求(见表1)。
当我们考察当下的新闻信息产业,需要思考新传播形态究竟给社会带来了什么?置身于其中的新闻业又遭遇到哪些挑战?笔者将考察移动短视频是否具备作为新闻传播模式的张力,即新闻短视频能否成为新闻资讯的主流模式?
三、短视频作为新闻生产、内容和呈现的方式
随着受众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参与程度日益加深,专业媒体对新闻生产流程的控制力受到了严峻挑战。
首先新闻生产的含义今非昔比。新闻生产的过程就是传播者对事实信息的选择、反映和加工制作的过程。但眼下,新闻业正呈现出“液化”状态,媒介机构不再是新闻事件的唯一阐释主体,基于互联网社交平台,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经由公众的集体参与而被不断重塑。”此外,新闻生产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颠覆了工业化时代的新闻流程与常规;其中,“随机的新闻行为”越来越多地由非职业记者展开的多样性的新闻实践形态而产生。新闻内容也出现了变化。首先,受众从“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和群体”成为“共同对等生产系统(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中的一份子之后,开始更主动地参与到新闻选择、新闻制作和出版流程,并逐渐接管了把关环节。其次,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学者认为,公众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信息的发现、分享、评论模式,与其说是刊出(publish)新闻,倒不是说是公开(publicize)新闻;组织化新闻正在变成协作性新闻策展。
四、三类新闻资讯类视频的特点
(一)传统媒体官方账号:传统的内容制作+联合强力的分发渠道
在移动视频新势能爆发的大趋势下,一批传统媒体选择顺势而为,充分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进行转型。而这其中当属新京报“我们视频”的转型最具典型性。新京报社长在“2017移动视频峰会”上发表的《站上视频风口,传统媒体的突破与探索》的主題演讲中提出的“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这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或许能更好地解释传统媒体对待短视频的态度。新京报作为我国传统的纸媒之一,在面对数字化浪潮时及时转型,一方面开发自己作为传统媒体优质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主动与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新闻合作。在强强联合下,新京报“我们视频”于2016年9月上线以后,一年的时间生产了5000+条短视频,仅腾讯视频单个平台,就创下了34亿次点击量的“流量现象”。
尽管新京报“我们视频”取得了现象级成功,但就本身而言,“我们视频”仍在享受新京报的“流量红利”;除了呈现方式的变化外,新京报的新闻流程并无变化,即专业生产加新媒体平台。
(二)内容精致的垂直领域自媒体:精致内容+精准定位
“一条视频”作为资讯内容提供者,定位于奢侈品与生活方式的传播,并基于“生活、潮流、文艺”三个理念,内容制作倾向于时尚美食、茶道、摄影艺术等。“一条视频”多采取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以第一人称叙述节约时间。拍摄的内容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和水准,符合受众期望。
麦奎尔认为个体对特定媒介、媒介的使用模式和内容类型的选择,常会在个人无意识之中与自己的身份联系在一起。是以,身处赛博空间的个体,无意识地会因为发展出共同的品位、兴趣或其他旨趣,逐步与其他个体聚合,最终形成结构较为松散的虚拟同侪群体。移动社交媒体在规模上快速拓展了现代人的弱纽带连接,按照卡斯特的说法,互联网是“各种时态的混合而创造出的永恒空间”,且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资本会“一方面创建自己的用户社群,另一方面精心维护用户社群,然后对用户社群延伸价值进行深度开发”。这便是“一条视频”的成功之处。
(三)新闻资讯的平台:平民生产+专业把关+热点话题
梨视频核心的生产模式主要基于三个关键元素的有效结合:专业团队、编辑团队和全球拍客网络。梨视频有效利用全球布局的拍客网络,成本可控地完成了内容生产。
梨视频的新闻资讯生产,按照梨视频运营总监孙翔的讲话,主要以wochit提供服务的视频自动化生产系统,依靠以spider为体系的拍客系统,以及自己的专业审核系统来鉴别真伪、交叉审核、控制质量、剪辑以及对价值观进行把控,确保符合主流价值观,从而在平台上生产大量的短视频新闻。在卡斯特看来,新的信息技术范式极其富有弹性,并且具有重构组织的能力。移动设备的发展激起的“大众业余化”致使短视频环境中“人人皆为通讯社”的传播现状。梨视频平台承接了这种局面,并引入分层治理,并利用个体资源的差异化构成进行网络布局,形成高度组织化的拍客群体;梨视频通过提供组织支持,对拍客进行专业重塑,使个体资源内化到网络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内容生产逻辑和业余者共同体。
五、短视频新闻模式的思考
新闻传播的发展是一个累积性发展的过程。该发展总在变化中,不是简单地抛弃旧的或者以否定为前提。不可能有某一种新闻传播媒介或者模式能够包办一切。短视频新闻能成为新闻创新的要素,是积累性在局部的体现,其结果不是改变全局,但确实有助于整体传播水平的提高。然而无可争议的是,短视频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不可避免地具备娱乐性,即以短视频为支撑点的信息传播逐渐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娱乐和知识融为一体。
从“我们视频”来看,其模式并无太大的变换,仍旧是传统采集与互联网渠道分发,所以可以说传统媒体困窘于各种约束下,只能被动地跟随新媒体环境下盛行的信息娱乐化和表达个人化之趋势。
对“一条视频”的资讯而言,资本深知“尽管新闻媒介在增加,但绝大多数专家都相信,新闻受众的总体规模日渐收缩,而在此过程中,受众的兴趣似乎从长新闻转向短新闻”。“一条视频”的明智之舉在于精准的定位,但这种成功具有可复制的路径,依仗的是粉丝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大。内容上从泛娱乐化向垂直内容转型,专业知识类垂直内容更易获得资本青睐。
对梨视频而言,其切入口是资讯。短视频从个体转向组织化机构化发展。通过签约的形式和个体内容生产者达成一致,系统地帮他们解决运营推广、中长期规划的问题。资讯类视频因为追寻热点,无论在社交媒体还是客户端,都能够获取较大的流量。这种新闻流量,是没有太多黏性的,品牌辨识度也较低。
上述可见,三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均为技术的进步,而并非新闻进步的例子。可以看出,新闻、娱乐与评论等体裁形式的划分正越来越与新的媒介环境格格不入。然而,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新闻已然被重新定义:适合受众选择接收的滚动式新闻、与娱乐和评论融合为一体,并且鼓励和回应媒介消费者的参与。简而言之,短视频新闻与其他采用信息技术创新后的新闻产业相比,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即短视频新闻在我国的崛起是市场、政策、媒介环境和资本运作的结果,其本身不能对正统的新闻业产生冲击。亦即,短视频对于传统媒体的报道,不过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更加专业的作用;但对社会新闻和垂直内容创作而言,则却有不断扩大趋势。在未来,随着新闻的娱乐化、普遍参与化、视听化的泛滥,传统新闻业的新闻责任由谁来承担?人们对社交网络普遍不信任,那么如何“重新在更宏大的背景下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