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七花”开满山林三七林下种植标准化喜结硕果

2024-05-04叶辰

中国标准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澜沧中药材示范区

叶辰

2023年12月13日和12月15日,位于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和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丰乐村的两个林下三七标准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了林下三七测产活动。经过专家现场测产评估,澜沧和寻甸的林下有机三七地下部亩产量(鲜重,每亩林地实际种植面积为266 m2)分别达到了256 kg和280 kg。

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人工栽培历史可追溯到400年以前。目前三七主要在云南省境内种植,但由于其严重的连作障碍(种植后往往需要间隔十余年方可再种三七),正面临无地可种的难题。2016年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立足云南省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三七生长习性与林下环境相耦合、林下树种与三七共生的特性,遵循药效第一的原则,让三七回归山野林下,将“青山”变成“金山”,打造了边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金钥匙”。

标准助力林下三七高质量发展

2016年以来,朱有勇院士带领云南农业大学林下中药材团队前往澜沧县扶贫,根据澜沧县丰富的森林资源禀赋与气候条件,经过多年的小试、中试再到示范推广,率先构建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于2020年正式制定并颁布云南省地方标准《林下中药材 三七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82系列标准),经过两年的优化,于2022年正式制定并颁布国家标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GB/T 41552)。依托该标准化技术体系,团队在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市、昆明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地示范推广15000余亩,取得了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围绕林地环境选择、林下土地整理、种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过程的技术要求,以標准化种植为目标,以产业升级为动力,以巩固边疆山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为目的,发挥“标准引领,科技助力”在助农富农中的作用。

示范区建设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2023年1月,经过国家标准委批准,正式开始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创建国家林下三七有机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组成立国家林下三七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澜沧县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其次,成立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专家小组,由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朱书生任专家组组长并带领多位专家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标准化示范区以标准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动力,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建设的第一年内,项目组通过总结团队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种植生产过程的实践经验,多次在田间地头通过实测与研讨等方式,探讨制定了林下三七有机种植标准体系框架,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产业组织、产业服务等几大板块,并成功研制了《林下三七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林下三七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林下三七灌溉用水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林下三七追溯系统接入标准》等标准。示范区工作人员介绍,在示范区建设中,团队始终坚持标准化服务的宗旨,通过实施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管理,全力提高示范区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以典型引路辐射推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标准化促进林下三七结硕果

以标准为基础,以企业为桥梁,让林下三七产业发展迅速。通过标准化示范,2023年云南省全省引进和培育林下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10余家,建设面积3000余亩,直接带动农户400户。林下三七的丰收提升了边疆山区老百姓的收入。“若老百姓自己投入劳动成本与林地开展种植,2年种植周期内,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0元”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介绍道。

据悉,云南省林地面积4.24亿亩,森林覆盖率65.04%。利用“生境藕合”原理,将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下,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通过制定标准,规范林地环境选择、林下土地整理、种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种植过程,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必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提供技术保障。

“标准+科技+企业”引导了林下三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林下三七标准化的“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挑起了边疆山区的“幸福担”。

下一步,团队将坚持需求导向,以教得好、学得会、干得成为目标,在已有成功开展农民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帮扶 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培训指南”的研制,以促进全国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生产技术技能和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为云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澜沧中药材示范区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