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

2024-05-03

学苑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学练数学教师小学生

刘 娟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福建 福安 355000)

小学数学自能课堂关注小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强调小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能课堂作为一种相对理想的数学教学模式,该如何进行推广和实践?“学练评”的数学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打造数学自能课堂。与此同时,应用和开展“学练评”教学模式,这其中有许多的学问和奥秘,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一、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意义

(一)突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首要意义:可以突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通常会采用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生硬地灌输小学数学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弱、探索能力难以成长。

“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开展中教师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和探索权交给学生。在这一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述数学理论知识之外,还会让学生练习数学习题,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练习-评价”的模式,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以培养,课堂参与度也会提高。其次,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增加。“学练评”自能课堂更加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去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也就会尽可能地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形式。

由此可以看出,“学练评”自能课堂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突破,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和血液。

(二)体现数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教学意义,可以体现数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这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然而,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没有被完全的体现。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推进,却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会导致数学教师不能够掌握学生最真实的学习需求,也没有办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练评”自能课堂,能够深刻践行小学数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练评”自能课堂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能够边学习边思考,同时也能够边沟通边表达想法,从而逐步掌握小学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三)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育人意义: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新课改推行之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了新课改的目标。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也要严格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沟通能力、数学探索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沟通能力、数学探索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开发,从而导致小学生综合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学练评”自能课堂的建设,能够扭转这一困境,帮助小学生逐步提高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

首先,给予了学生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练评”自能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学习和相互评价,促使小学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小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时候,逐步学会通过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数学想法,从而实现数学思想之间的交流,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沟通能力的目标。

其次,给予了学生更多数学探索和数学创新的机会。“学练评”自能课堂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强调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知识,带着思想去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带着疑惑去学习的时候,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学练评”自能课堂强调帮助小学生打开思维去学习和思考数学,能够避免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固化,从而增加了学生数学创新的可能性。

(四)推动“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现实意义,可以推动“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小学数学当下的教学面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学练评”自能课堂活动的教学实践开展和推广,也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只有迈出第一步,在不断的尝试中去开展小学数学“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不断积累并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在综合分析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推动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因此,“学练评”自能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动“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开展原则

(一)制定“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制度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开展策略之一:务必制定“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制度。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小学学校应该出台关于“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制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严格依据制度规定去落实实践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要将这一制度在学校的官网上进行公布,提高这一制度的权威性,发挥制度的推动作用。

其次,加强“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制度的宣传。小学数学的学科带头人应该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优先开展“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鼓励教研室的其他小学数学教师紧跟其后,按部就班地实践这一教学模式。

(二)提升“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意识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开展策略之二:努力提升“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意识。意识对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只有小学数学教师以及小学生自身能够认识到“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的重要性,才会有动力去配合“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的开展。因此,一定要重点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以及小学生的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的重视和认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各种宣讲活动和培训活动,让小学数学教师在不断学习中,逐步认识到小学数学“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的关键作用,即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从而有目标地开展“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其次,提升小学生对“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的重视和认可。“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小学生,帮助小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迅速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感受数学自能课堂的乐趣,引导小学生把握“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学习的秘诀,从而更加认可这一课堂教学模式。

三、组织“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教学策略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开展策略之三:高效组织“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环节是核心环节,也是切实落实“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要掌握好“学”“练”“评”这三个核心要素。

(一)以学为本,掌握知识基础

主要指的是在组织小学数学“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将知识的习得放在第一位,保证小学生能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学习方式仅限于教师讲解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或者魔方的形状,对比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或者让小学生动手量一量长方形的四条边,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让小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让小学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不但培养了小学生对数学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有效地加深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

(二)以练促学,实现知识运用

主要是在小学数学“学练评”自能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知识巩固的时间,通过让小学生练习习题,保证小学生在学习完新的知识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这种边学习边练习的方式,可谓是理解小学数学知识最好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以练促学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进行习题练习,就可以实现知识巩固的目的,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练习的原则和技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这节内容时,教师让小学生互相出练习题,用两位数乘整十、整百,如10×10、22×20、30×100、40×200 等口算,唤醒小学生对口算1×10、2×20 等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经验,通过转化的方法探究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师还可以采用判断、填空、选择题等题型帮助小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小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以评为杆,检验学习效果

主要指的是小学数学“学练评”自能课堂的评价反思,目的是帮助发现课堂开展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优化后期的开展方案和开展策略。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因此,全面的评价要把握住以下几点:首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往往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能够反映最真实的课堂学习效果,也能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小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开展“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求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根据课堂习题和课堂表现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发挥相互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小学数学“学练评”自能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时刻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果发现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第一时间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困惑。

(四)固化“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模式

立足“学练评”,构建数学自能课堂的开展策略之四:尝试固化“学练评”数学自能课堂开展的模式。“学练评”自能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而言,无非是希望能够形成一套相对具有普遍推广性的教学模式,并在不断推广过程中去优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当小学数学教师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活动之后,便能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以及班级学生的客观现实情况,总结“学练评”自能课堂开展的步骤和开展的逻辑,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逐步去固化“学练评”自能课堂开展的模式。

四、知识的评价与反馈

(一)传统考试评价与现代评价方式的对比

在教育评价领域,传统考试评价和现代评价方式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传统考试评价,多数基于笔试,强调知识的记忆和重复,往往以分数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效果量化为一个固定的数值。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却可能导致学生过于追求分数,忽略真正的学习过程和深度。不少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变得对待知识更为功利,只追求短期的应试技巧,而非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相比之下,现代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学习能力。多元化的评价策略,如项目评价、表现评价、同伴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更加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被鼓励去探索、尝试和创新,而不仅仅是重复或模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更为互动和合作的关系,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使评价更为真实、公正和具有参与性。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它突破了传统评价的框架,为教育者和学生带来更为广阔的视角。传统评价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积累和重复,而多元化评价则更为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项目评价允许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展示他们的能力,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体验知识的价值。而表现评价则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公正的评价环境。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评价过程更加民主、公开。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观察、交流和反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而自我评价则促使学生自主反思,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多元化评价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其综合性。它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全面、真实。

五、结语

小学数学“学练评”自能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能够达到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双重效果。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和创新“学练评”自能课堂开展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学好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学练数学教师小学生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