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导读

2024-05-03

浙江医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金线斑马鱼胃癌

幽门螺杆菌(Hp)主要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不仅是慢性胃炎的直接原因,还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 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耐药和诊治一直是浙江省胃肠病研究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本期约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岚主任医师就近35 年来浙江省Hp 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述评,同时分享体会和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Hp 感染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欢迎阅读!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预后也不理想。ALI 发病机制仍未确切阐明,失控性炎症反应或是ALI 病情进展中的关键环节。本期金华市中心医院朱亮等撰文《金线莲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脂多糖(LPS)鼻腔滴注构建小鼠ALI 模型,观察金线莲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金线莲一定程度上改善了LPS 诱导的小鼠ALI 病理状态,其潜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干预细胞因子,发挥抗炎作用,提示金线莲药物及其新型制剂的开发可能是治疗ALI 的新策略。

胃癌(GC)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分型多样且具有异质性。一些研究发现GC 患者存在代谢组异常,这种异常与GC 的发生、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基于代谢基因开发GC 的预后标志物在理论上具备可行性。本期论著栏目刊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永等撰写的《基于代谢相关基因的胃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一文,以整合网络分析为主要手段,探讨代谢基因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亚型GC 的机制,筛选出3 个主调控EMT 亚型的代谢标志基因,构建的基于代谢相关基因的GC 预后模型可实现对GC 患者的风险分层,印证模型定义的风险组间存在显著生物学差异,有助于指导GC 患者的精准治疗。

胱硫醚-β-合成酶(CBS) 是在哺乳动物中鉴定得到的3 个硫化氢合成酶之一,目前已有实验室构建了稳定的CBS 编码基因敲除小鼠,证实了CBS 在正常生理状态和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功能。斑马鱼具有个体小、易养殖、体外受精且早期发育快、幼鱼透明易于活体成像、遗传操作方法丰富且高效等诸多研究优势,已逐渐成为全球第三大模式动物。本期论著栏目刊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福海等《利用CRISPR/Cas9 系统制备斑马鱼cbsb 敲除模型》,采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 系统对斑马鱼胱硫醚-β-合成酶b 基因(cbsb)进行编辑,并制备稳定的斑马鱼cbsb 敲除品系,为进一步在斑马鱼活体中研究CBS 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本期还刊登了《双能量CT 列线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术中脑氧饱和度下降与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医源性下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犬类种植体周围炎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等精彩文章,欢迎阅读。

所有文章均可登录本刊官网(www.zjyxzzs.com)获取全文。

猜你喜欢

金线斑马鱼胃癌
斑马鱼天生就能辨别数量
埋下一根神奇的金线
小斑马鱼历险记
花叶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种成分
金线莲抗肿瘤活性部位的体外筛选及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
瓜蒌不同部位对斑马鱼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