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

2024-04-30刘丽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栾城高素质培育

刘丽娜

(石家庄市栾城区农业农村局 河北 石家庄 051430)

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与普通农民相比,高素质农民在文化、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持续进步,努力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养,尽可能多的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实施关键期,亟需培育出更多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人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1 栾城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概况

1.1 培育现状。2019 年栾城区开始启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截止到2022 年栾城区共计培育了600 名各类型的高素质农民,其中经营管理型500 名,技能服务型100 名。培训农民满意度达到100%。从性别上看,女性有151 人,占比25.17%,男性有449 人,占比74.83%;从年龄上看,35 岁以下有101 人,占比16.83%,36 ~55 岁有325 人,占比54.17%,56 岁以上有174 人,占比29%;从学历层次上看,初中及以下的高素质农民有254 人,占比42.33%,高中、高职或中专的有340 人,占比56.67%,大专及以上仅有6 人,占比1%。从以上数据看出,青年占比和高学历人才占比较低。

1.2 存在不足

1.2.1 培育对象来源复杂,创新意识不足。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农业生产领域,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知识接收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员年龄偏大,“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原有知识结构、传统生产经营经验理念根深蒂固,没有深刻认识到及时更新新知识、新技能,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性。教育培训对农民缺少吸引力,主动参与培训的学员逐年减少。如何从“要我培训”转变成“我要培训”是个难点。由于受到城市化虹吸效应的持续影响,更多的优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向城市、集镇集中,长期来看,愿意从事一产的农民将不断减少,培育对象来源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1]。

1.2.2 对培训完成后相关扶持政策和跟踪服务力度不够。目前,只是在申报农业项目、品牌打造、农民职称申报及认证管理等方面给予高素质农民一定倾斜,未出台农业相关领域(如税收、金融支持以及农业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同时还缺少围绕一个产业、一个生产周期的回访交流和产业链服务的指导帮扶,制约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对策

2.1 内部力量帮助

2.1.1 根据产业设置培训专业,根据专业遴选教育培训对象。每年均结合当年实际,开设相应专业的培训班,如2020 年根据栾城区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压减草皮种植,增加谷子、大豆的种植面积,由此开设了小麦、大豆和谷子三个培训班;2023 年围绕玉米单产提升和“吨半粮”示范区建设,设置了玉米和大豆培训班。确定好班次后,再根据班级类型遴选对应学员,将符合条件的登记造册,纳入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队伍。

2.1.2 针对专业设置相应课程,努力拓展教育培训形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满足农民先进知识技能与经济发展需求为核心,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原则,根据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实际,抓重点、抓要害、抓落实,优化课程设置,突出知识性、先进性、广泛性特点。除专业课外,栾城区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休闲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手机应用与微商、农村电商、品牌营销、农村常见法律法规及农村土地政策等方面内容纳入教育培训课程,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确保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2.1.3 创新培育培训方式,努力提升教育培训效果。合理利用云上智农等学习平台,特别是三年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和考核。根据培育对象类型和培训内容需求,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灵活采取课堂教学、线上培训、实习实践、外出观摩等多种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分段开展培训,在课程设置中大幅提高实习实践课程在培训中的比重,有效地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和培训质量。

2.1.4 加强档案管理,认真整理完善培训资料。安排了专职人员负责农民教育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对培训所需的材料(签到表、台帐、上课图片、影像)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同时,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了学员信息、班级信息、授课老师信息、教材信息等数据录入,指导学员下载云上智农学习线上所有课程。培训结束后指导学员在网上对培训效果、组织管理、授课教师授课进行评价,好评率达到了100%。

2.1.5 做好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成果。高素质农民培育不仅要完成集中授课、田间课堂等学习内容,还要加强对学员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促进学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栾城区充分利用云上智农APP、微信群、田间课堂、定期回访等多种渠道及时宣传涉农政策、农情信息、病虫情报、技术建议等,开展定期回访,解决学员遇到的生产经营销售等各方面的难题,及时为学员排忧解难。

2.2 外部力量支持

2.2.1 地方积极出台相关惠民政策,鼓励和吸引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能人发展乡村产业。逐步开展学历证书教育、技能素质培训、实践操作锻炼培养、产销对接等多种育人方式的培养机制,对真正有动手能力、有条件、符合规定、愿意创业创新的人员,积极鼓励扶持和培养支持,促进其创新或创业,充分发挥其带动和典型引领作用。深化各类农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等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系统优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个人才能。

2.2.2 强化延伸服务,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跟踪服务是巩固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果的重要环节,重点围绕一个产业、一个生产周期强化售后为农服务,形成完整闭环。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大惠农政策宣传,促使各类强农惠农政策如农民职称评定、人才奖励评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产业发展相关补贴、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农业保险等落地。二是持续关注参训学员的生产经营状况,主动提供亟需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学员解决生产经营技术难题,参与产销对接、展会等。三是服务重点生产经营主体,挖掘乡村振兴“头雁”、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3 显著成效和亮点

3.1 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采取“请进来讲和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机会,加强与京津冀高校的联系,聘请北京昌平区农广校校长吴洋、北京农学院教授史亚军、河北政法学院秦玉斌教授、省农科院和市农科院专家教授等为学员们授课,各位专家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除了课堂教学,还带领学员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与学员互动,现场解决学员提出的问题,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不仅聘请北京国家级专家教授来栾城区授课,还组织学员到兴丰农场、丰尔庄园、天津迎新合作社、小站稻作博物馆、秦皇岛山海关樱桃种植基地、保定晋察冀边区政府纪念馆、骆驼湾、顾家台、南山种植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培训基地观摩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使学员丰富了理论知识、转变了思想观念、开阔了发展视野、活跃了思路,更加坚定依靠农业致富的信心,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3.2 重点发展青年农民队伍。在这4 年的培育中,树立了一批青年典型。王永良、王立展、靳冉冉、李晓鹏、张晓丽、刘星等几位优秀学员作为典型,向参训学员进行推介宣传,现身说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栾城区还评选出了9 名农民农艺师、16 名农民助理农艺师、11 名头雁学员参加了河北省组织的头雁培训,王永良、靳冉冉被评为“冀青之星”。在这4 年的培育中,青年农民所占比重较少,在以后的培育中,栾城区还应加大青年农民的培育比重。强化青年农民的全面发展,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共同树立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技能和跟党走、听党话、感恩党的青年典型,发挥优秀青年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3 注重技能、学历双提升。注重将农民教育培训与中专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训班的年轻学员推荐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学习,使学员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升了学历水平,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学员创业发展提供帮助。

4 结语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栾城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链条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效果,从设置培训专业、遴选学员、设置课程、创新培训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和做好跟踪服务等方面入手,做到了培训形式多样化、重点发展青年农民队伍和注重技能、学历双提升等内容,精心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农民,努力打造一支用现代农业知识武装头脑的农民队伍,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全面进步、乡村持续发展。努力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养,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人才振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栾城高素质培育
“小家站、大民生”绘出栾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人大常委会以家站为依托搞活代表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栾城品牌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百名代表”视察民生实事办理工作
石家庄市栾城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少先队员提案工作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