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沃麦33 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24-04-30于朝辉王艳红王延兵李高成侯树龙付文涛崔建藏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基本苗抗寒性亩产

于朝辉 王艳红 王延兵 李高成 侯树龙 付文涛 李 飞 董 辉 姬 雷 崔建藏

(1 肃宁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肃宁 062350;2 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河北 丰南 063300; 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31;4 河北沃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5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2020 ~2021 年度全球小麦生产总量超过7.76 亿t,中国以13 425 万t 小麦产量排名全球第一,占比超过17%。在关键指标上,中国小麦生产走在了世界前列,种植面积、单位产量在世界上领先。

河北省是我国冬小麦的优势产区和主产区之一,小麦也是河北省主要粮食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 000 万亩以上。2022 年秋季,河北省千方百计稳定小麦生产,小麦播种面积3 354 万亩,较上年增加3.3 万亩,为完成河北省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奠定了基础,为国家的主粮安全贡献了强大的助力。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划定了10.58 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可保障我国95%的口粮消费量。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提高单产和丰产潜力是农作物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提高小麦单产的核心要点是良种和良法,优良品种在产量结构中具有根本性作用,配套良法是优良品种发挥和展现优势的关键。

沃麦33 通过了河北省的2 次审定,适宜区包括了全省的小麦种植区域,纵跨了南部半冬性和北部冬性品种2 个类型,突出显现了该品种的广适性和综合抗性,有效改变了冀中南部小麦品种越冬抗寒性差和冀中北部小麦品种急需产量提升的现状。

1 沃麦33 基本特征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属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48 d,比对照中麦175 晚0.5 d。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形较紧凑,株高70.3 cm。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亩穗数48.6 万,穗粒数35.9 个,千粒重48.3 g。熟相较好。

1.2 抗寒性测定。抗寒性好。

1.2.1 2020 ~2021 年度在遵化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进行抗寒性鉴定,试验站设在遵化市团瓢庄乡兴隆店村,试验田地势平坦,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等均匀。前茬作物玉米,亩产750 kg。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运出。2020 年10 月3 日旋耕犁旋地2 遍,随作畦每亩施入45%复混肥(N15∶P15∶K15)40 kg。10 月4 日划线分区,小麦精密播种机播种,播后整平镇压。10 月13 日小麦出苗,10 月24 日调查基本苗,11 月18 日调查小麦冬前分蘖,2021 年分别于越冬期间(2 月23 日)、返青期(3 月11 日)目测小麦地上部冻害级别,结果分析按二次冻害程度发生最重的级别进行。3 月25 日调查死株率、死茎率,调查数据按Ⅰ、Ⅱ重复平均值。调查结果显示:沃麦33 基本苗22.9 万/ 亩,冬前分蘖80.2 万/ 亩,冬前单株茎3.5 个,调查株数68.8 株/0.188 m2,死株数0.0 株/ 0.188 m2,死株率0.0%,调查茎数248.8 个/ 0.188 m2,死茎数20.3 个/0.188 m2,死茎率8.1%,地上部叶片冻害程度3 + 级,抗寒性级别为1 级,评价为好。

1.2.2 2021 ~2022 年度在遵化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进行抗寒性鉴定,试验结果:2021 年10 月30 日小麦出苗,11 月14 日调查基本苗,12 月18 日调查小麦冬前分蘖,2022 年分别于越冬期间(2 月23 日)、返青期(3 月15 日)目测小麦地上部冻害级别,结果分析按二次冻害程度发生最重的级别进行。4 月2 日调查死株率、死茎率,调查数据按、重复平均值。调查结果显示:沃麦33 基本苗19.8 万/亩,冬前分蘖21.8 万/亩,冬前单株茎1.1 个,调查株数59.8 株/0.188 m2,死株数0.8 株/0.188m2,死株率1.3%,调查茎数139.9 个/0.188m2,死茎数2.9 个/0.188 m2,死茎率2.0%,地上部叶片冻害程度3+级,抗寒性好。

1.3 品质测定。2022 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3.3%,湿面筋(14%湿基)27.8%,吸水量67.6 ml/100 g,稳定时间4.4 min,拉伸面积43 cm2,最大拉伸阻力218EU,容重823 g/L。

1.4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2020 ~2021 年度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21 ~2022 年度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2 产量表现

2020 ~2021 年度参加河北聚优小麦测试联合体冀中北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0.8 kg,比对照中麦175 增产7.5%,10 个试点9 增1 减;2021 ~2022年度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9.4 kg,比对照增产6.7%,10 个试点9 增1 减,9 个参试品种居第1 位。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1 kg,平均比对照增产7.1%。2021 ~2022 年度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2.9 kg,比对照增产5.8%,10 个试点9 增1 减,居5 个参试品种中第2 位。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沃麦33 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一般播种期为10 月1 ~20 日。10 月10 日以后,每晚播1 d,每亩增加播量0.5 kg[1]。

3.2 浇好小麦底墒水。玉米收获且秸秆粉碎后,一般年份应抓紧时机浇好小麦底墒水,播后镇压,一般亩施化肥50 kg、小麦专用肥40 kg 做底肥;返青期亩追施化肥20 kg。浇好底墒水,可有效保证小麦冬前及来年小麦拔节前的水分需求,对构建良好的小麦群体结构、实现节水丰产具有关键作用。

3.3 科学保障基本苗。高肥水地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5 万,中等肥水地每亩适宜基本苗20 万~25万。具体亩播量应根据整地质量、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综合确定,也可参照比一般品种播量降低10% ~15%播种。

3.4 综合管理。足墒播种,播后镇压,一般亩施化肥50 kg 或小麦专用肥40 kg 做底肥;返青期亩追施化肥20 kg。及时防治叶锈病等病虫害。

猜你喜欢

基本苗抗寒性亩产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枣树抗寒性检测方法的筛选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