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纸
2024-04-30钱斌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钱斌 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 这个谜语的谜面是:"正看一大片,侧看一条线,遇火能燃烧,遇水容易烂。 "请问,它是什么呢?
对了,是纸! 那么纸究竟有什么了不起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造纸术发明的历史。
古人在什么材料上写字呢?
要是没有纸,那可就麻烦了。用什么来记事呢?人们找来找去,最后将目光落在绳子上,他们有办法了——结绳记事。
于是,古人为了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但是,如果他在绳子上打的结多了,就容易弄混了,他想记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办法虽然简单却很不靠谱。
后来,古人在金属器皿上刻字来记事,这些在金属上刻的字就被称为金文。
一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门,就会看到大厅正中摆放着一件像澡盆一样的青铜器,叫虢(guo)季子白盘(图1)。它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后被运至肥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你可不要小瞧这个"盘",它可是国家一级文物呢!盘的底部刻着一百多个汉字,那就是金文。
图1 虢季子白盘
那么,古人能不能用比较便宜的材料来刻字呢?
可以。一位名叫王懿荣的学者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1899 年夏天,王懿荣得了疟疾,家人就给他抓药治病。一次,他看到在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材上,似乎有刻画的痕迹,他不禁感到惊讶。再仔细一看,这些刻画的符号,类似金文。王懿荣很激动,立马让家人去药堂,把那些刻画文字的龙骨全部给买了下来,进行研究。
王懿荣拿起这些被敲得零零碎碎的“龙骨”,用放大镜逐块逐字地仔细端详,对照古籍文献的记载,深研细究。最后,他庄重宣布:这些龙骨上镌刻的“画纹符号”是商代中后期文字。这就是震惊当时学术界的大发现——甲骨文。
王懿荣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过,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为了写字,杀戮了那么多的动物,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那么,有没有更廉价的书写材料呢?
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纸"字。
"纸"字可能在西汉就出现了。学者许慎把"纸"字收入了《说文解字》,还进行了解释。他说,“纸”字的左边是“系”旁,右边是“氏”字。古时候,“氏”字是妇女的代称。这也就说明,最原始的“纸”实际上是属于丝一类的絮,是妇女在缫丝的过程中得到的。
古人养蚕,蚕长大后吐丝结茧(图2)。人们把蚕茧浸泡进热水里,然后抽取蚕丝,这叫"缫丝"。缫丝以后,水面上会漂浮一层薄薄的絮状物,人们用竹筛把它捞取出来,反复多次后,就会形成“絮纸”。当然,"絮纸"是不能拿来写字的,但是它轻薄柔软,可以用来包裹物体。
图2 蚕吐丝结茧
这个发现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他们把一些富含纤维的植物切断、蒸煮、舂捣,然后用竹筛在水中捞取,竟然也弄出了柔软的“纸”。1957 年5 月8 日,在西安东郊的灞桥砖瓦厂,人们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西汉墓葬。考古工作者在墓中的一枚青铜镜上,剔下来一些附着其上的麻类纤维纸的残片,大大小小有80 多片。经鉴定,这些"灞桥纸"的主要成分是大麻纤维,还有少许芒麻。这是当时所见世界上最早的纸片,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灞桥纸只能用来包裹铜镜,还不能用来写字。真正解决问题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那他是怎么造出纸的呢?
据史料记载,蔡伦大概13 岁就入宫做了太监。由于忠心耿耿,才华出众,皇帝命蔡伦兼任尚方令,掌管尚方。尚方拥显赫的权势和雄厚的财力,这就给蔡伦提供了许多便利,他注意到了造纸。据推测,当时人们可能已经用纸来写字了,这是比简牍更加方便的书写材料。但是,当时的纸主要是麻纸,不仅产量低,质地也比较差,不太适合书写。
蔡伦决定对造纸术加以改进。他召集工场的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先是革新原材料,用上了树皮、破布、破渔网等材料。工匠们把这些原材料剪断切碎,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蔡伦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舂捣,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筛把这黏糊糊的东西捞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纸终于被造了出来!公元105 年,蔡伦将造纸的方法、过程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纸张呈献给皇帝(图3)。汉和帝试用了纸之后,大加赞赏,诏令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人们便把蔡伦造出来的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图3 蔡伦造纸
蔡伦造出来的纸,质地轻薄,又有一定的强度,很适合书写,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再加上造纸的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些还是废物利用,因此纸得以大量生产,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