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主体性的哲学视域

2024-04-30唐志龙

学习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唐志龙

[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文化主体性问题,侧重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厘清文化主体性的哲学意蕴,阐明党的文化主体性是其文化主体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展现出来的固有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最集中的代表和最有力的体现。二是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文化主体性有著先进性、自觉性、创新性、开放性等鲜明时代特色,集中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三是党的文化主体性经过艰辛探索与科学概括,实现了由可能向现实价值的崭新转化,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生命体,增强了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新动力。四是党的文化主体性必定在实践中发展巩固,又在实践中巩固发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更新境界,亟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文明互鉴”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1-0085-10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极大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不仅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还特别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2]从哲学视域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文化主体性问题,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学习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有裨益。

一、文化主体性的哲学意蕴

研究与阐释文化主体性问题,需从多重视域及多学科联合进行。从根本上来说,最重要与最关键者,是应首先厘清其哲学意蕴。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光辉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从哲学上认真厘清文化主体性的科学涵义,对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文化主体性,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跟随着社会进步丰富发展。它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能动反映,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产物,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文化又是一种软实力,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进步,必定以文化的繁荣兴盛为显著标志。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繁荣发展文化,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1952年,据统计国内曾有160多种,目前多达260余种,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与哲学等诸多学科。一般来说,文化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之总和。它包含器物性文化,即通过改造自然界形成的“人化自然物”和人自身及其实体属性的发展;制度性文化,即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规则与典章制度;精神性文化,即把构建器物性文化过程与成果概括提升而形成的知识及观念形态。当然,与器物性文化相比,制度性文化是第二性的东西,本质上仍属精神层面文化。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总和,核心是观念形态。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3]可见,人类社会可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当作观念形态)三大基本领域;起基础性决定作用的是同生产力直接联系的经济因素;在承认经济与政治决定文化的同时,也承认文化对经济与政治有巨大反作用。显然,我们党强调的文化主体性范畴,重点应是观念形态之文化,主要指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指导、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及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相融合的精神文明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

应该看到,主体及主体性属哲学范畴,是贯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内容的重要概念,诸如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历史主体等。同样应该看到,哲学史上,主体问题经过长时期一系列的演变,发展成侧重从能动性方面来体现自身规定的重要理念。这种规定将主体看成是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与推动者,即人及自由自觉地能动活动。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4],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与实践创造的现实主体。这种现实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制约下从事实践与认识活动的人,具体功能则是某项实践活动的主动发起者、组织者与引领者。正是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与关系中,才能现实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以及人对物质世界的主体地位,也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与社会存在物的有机联结。在具体活动中,参与的主体和客体均是复杂多样且又互相关联并不断变化的,人的主体性就在从事对象性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确立与发展起来。简言之,主体性即为主体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基本属性。在社会领域,人们与自然界打交道的同时还要进行相互交往,由此形成能动、主动者与受动、被动者,前者为主体,后者为客体,两者随条件、地位的变化发生转化。当然,无论主体抑或客体,都有个体与群体之分,是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内在联结的统一体。

对主体和主体性含义的分析与理解,是研究文化主体和主体性的哲学基石,彰显出一般与个别的辩证联结。列宁指出:“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5]具体到文化主体上,从一般意义上当指对民族文化共襄认同的中華民族和全国人民,但从提出、升华、运用、发展等这些现实状况看,应特指中国共产党人。这两个“文化主体”实际上是内在的有机统一体,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全国人民共同利益,是领导我们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的文化主体重担理所当然并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肩上。概言之,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此相适应,党的文化主体性是其文化主体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展现出来的固有属性,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念指导、自觉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积极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最集中的代表与最有力的体现。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把握文化主体性的科学内涵,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结。习近平曾将二者的关系形象比喻为“魂脉”与“根脉”的统一。2023年6月30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6]“脉”之本义,指像血管一样延伸的东西,人脉、宗脉、血脉等均是,引申比喻为事物定向延展、连贯而成的系统状态。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各有其不断演变拓展的历史过程与文化积淀。在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中,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7]。在“魂脉”与“根脉”的结合上,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主体性的哲学意蕴。

二、文化主体性的时代特色

青年马克思早就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谓时代精神,指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总趋势和时代发展总潮流的反映。在任何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中,都蕴含着能给当代及未来以重大影响、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提升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真正科学的哲学理论,不仅从内容而且就形式来说,都要同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从而使人类最精致、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凝结在里边。我们只有紧紧抓住时代与社会的主要问题,才能把握住时代的精神脉搏,成为理论研究、制定政策、战略构想的生命力之源,也成为解决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8]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引领,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科学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与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文化主体性理念就是理论创新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成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积极成果。文化主体性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先进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内在统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先进性时代内涵表明,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自己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同时,党的先进性具有客观现实性,必须放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与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价值。党的先进性又呈现动态发展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显示特殊性;历史,显示阶段性。二者的统一,表明党的先进性发展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党的先进性运动发展,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及转化过程。这种无限反复的矛盾运动,使党的先进性在社会发展不同过程及阶段上,既有着一致性、继承性,又有着崭新的内容、特点与形式。因此,坚持党的先进性,必定体现于一系列路线、方针与政策上,凝结于执政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上,检验于人民群众所真诚拥护的实际态度上。我们党一贯要求各级组织及全体党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努力进行先进性建设,坚持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搞好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统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与政治本色,积极提升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先进性。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9]。

二是自觉性。自觉性是主体对自身在文化工作中的地位、职责、使命、任务及实现路径有积极理性的认识。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漫长的历史过程,为一个国家、政党及其人民在文化上的觉醒与觉悟,包括对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认识,对文化发展条件与规律的主动把握,对文化发展权力与责任的勇敢担当。我们党增强文化自觉,坚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以及共同性文化与先进性文化的融合发展,有效实施了文化的选择与固化、传承与创新、繁荣与发展的历程,推动了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性突出表现为自决、自控、自强等方面。自决是我们党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决策主体,对活动目的及行动方案有独立自主的认识、选择及决策,在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过程中,正确决定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及活动内容,不受外部偶然性因素的干扰,凸显了目标的坚定性及行动的果决性。自控是我们党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调控主体,能及时预见、掌握与支配自身活动及结果,直接表现为对活动过程与方式路径等的有效反馈、调节、修正和控制,不搞随心所欲,不会放任自流,本质上体现了文化主体对自己活动结果的重视与关注,展现了执政党对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担当。自强是我们党对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所具有的自强不息态度、奋发进取精神及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在提升与巩固文化主体性活动中,我们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善于挑战自我,经常根据时代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提出新要求、汲取新知识,在充实与完善自身中修炼素质、增强能力。三者的统一,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主体性巩固发展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三是创新性。创新指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依据实践发展提出新见解、新理念、新方法的思想与行为。从一般意义上说,创新性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人类共同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意味着对现存的突破与革新,意味着对现实的某种超越,是主体有目的活动而实现的新陈代谢、除旧布新之辩证否定过程。在社会生活领域,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其要旨基于科学扬弃历史经验,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宽容对待旧说,正确看待失败。我们党的文化主体性创新要求,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及国内外环境变化,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在实践活动中思想不僵化、脚步不停滞、成果不满足,逐步建立超越前人并优于别人的崭新文化知识体系。文化创新丰富多彩,包括思想、理论、科技、制度、工作方法等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有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老命题绽放新蕾,浓郁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再获夯实。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10]进一步彰显出党的文化主体性鲜明的中华民族与崭新时代相融合的基本特色。

四是开放性。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处于普遍联系中的一切事物,不但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各不相同。现代系统论等科学的问世,进一步揭示出事物的联系并非杂乱无章,而呈系统状态。换言之,由普遍联系着的万千事物织成巨幅“网络”而构成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其中每个事物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即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系统并非绝对封闭,而处于开放状态。任何系统都时刻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输入”“加工”与“转换”“输出”过程中,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文化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必定具备一般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我们党文化主体性的开放性是全面的,不仅从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个体状况、工作程序以及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开放性特征也十分明显,共同促进着文化主体性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11]

上述特色集中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基础,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党的文化自信既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包含了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自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极大提升,是综合国力增强的文化版本。简言之,我们党的文化自信实质是民族的自强与自信,是祛除文化自卑感滋养民族文化基因的能动力量,是进一步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2]从而,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发展中,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特色。

三、文化主体性的现实价值

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哲学意蕴和时代特色,为促进文化主体性由可能向现实转化、彰显其现实价值提供了理论前提。可能与现实,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具体反映着事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相互联系。当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时,要经由可能向现实的辩证转化过程。可能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指当前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实现了的可能。因此,现实是客观事物和现象各种联系的综合,其本身不仅是由旧有可能转化而来,而且是进一步向着未来更高阶段现实发展的基础。现实与必然密切联系,只有符合必然的东西才是现实的。辩证法认为,现实指一切有内在根据、符合必然性的事物。我们党的文化主体性是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与科学概括,终于由可能转化成马克思主义宝库中一颗实际而亮丽的明珠,在中国大地以及世界范围内展现出自身卓越的现实价值。文化主体性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侧重体现在“四新”上。

首先,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百余年历程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大力弘扬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國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伟大胜利。“两个结合”生成的文化主体性,离不开璀璨中华文明之根的滋养,同时也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这种升华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不仅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还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达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步理念同我们党提出的科学理念对应承接之处不胜枚举,诸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理念与“人民至上”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理念与“爱国奉献”理念,“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念,“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理念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理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理念与“讲正气”理念,“讲求实事、不尚空谈”理念与“求真务实”理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理念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理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大同世界”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富强、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知行合一”理念与“知、信、行统一”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与“从严治党、加强修养”理念,等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精髓与根本观点的“实事求是”,直接脱胎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关于做学问的古语,通过毛泽东的崭新哲学概括与科学诠释,使之不仅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也生动而全面地提出了坚持科学思想路线引领的巨大价值。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也厚植于历史的中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生动典范,成为我们党文化主体性的科学彰显。

其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化要求马克思主义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化或“本土化”中具备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代化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脚步,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展现出新的旺盛生命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百余年的拼搏奋斗,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政治观、经济观、人生观、天下观等,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与突出优势,也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历史与现实表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融合,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再上升为理论,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扎根生长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厚实的土壤中,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以此为基础,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次伟大飞跃,巩固与发展了文化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自觉用宽广的眼光看世界,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双创”活动,努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制定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14]从而也使党的文化主体性获得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再次,造就了中國式现代化文化新生命体。党的文化主体性在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同时,引领并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生命体。习近平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5]世界现代史表明,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包括民族、政党、人口、历史、宗教、语言乃至社会风俗习惯等,决定了现代化进程既要遵循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彰显本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明确概括和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而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中逐步开拓、推进和发展的,并在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成为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极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年8月下旬,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的系列讲话中,重申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其中就包括“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月24日晚,他在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明确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好,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这期间他还向各国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真诚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能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他的讲话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首肯与世界众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党的文化主体性提高了国际认同度。

最后,增强了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新动力。文化主体性的开放性特征,彰显其对世界文化具有包容性品格的同时,必然要在世界舞台上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文化主体性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塑造力,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增强新动力,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发的“胸怀天下”的意旨所在。在文化主体性引领下,我们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认真发掘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特质与发展形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特征,积极为世界发展作出新贡献。新时代,人类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传承“亲仁善邻”“仁者爱人”的中华文化古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6]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2023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时阐明,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积极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助力。为此,我国加大了资源投入,已成立总额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金融机构将推出10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我们深化了务实合作,有200多个项目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习近平指出,中国过去10年向非洲提供大量发展援助,参与建设6000多公里铁路、6000多公里公路、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下阶段,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开展更多合作,协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全球发展倡议助力非洲未来”行动,积极支持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呼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让我们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携手构建发展共同体,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掉队!”[17]展现了我们党坚持文化主体性,为人类发展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与强大动力的责任担当。

四、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发展

文化主体性在实践中彰显现实价值的同时,还会在实践中巩固发展,映照出唯物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总特征,展现事物在普遍联系及相互作用中推动其永恒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的绝对向上运动变化,巩固的本质是相对稳定而不动摇。前者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连续性,后者凸显了事物运动变化的阶段性,二者结合映现出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社会领域中人们活动成果的发展与巩固都离不开实践基础。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一切物质手段,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也是贯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18]党的文化主体性必定在实践中发展巩固,又在实践中巩固发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更高更新境界。

首先,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从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思想路线在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上的具象化。新时代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追求真,要求人们认识与实践合规律性,出发点上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性原则,行动中要自觉按照客观规律的设定活动。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只有从教训中改正自己思想使之合乎外界规律性,才能重获成功。当然,“求真”的现实指向在于“务实”,即要指导实际、注重实干,获得实在效益。可见,“实”以“真”为前提与条件,但又是“真”的价值归宿与落脚点,二者相互联结,有机统一。新时代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要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与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为基础。这亟须我们摒弃对传统文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两种误区,采取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的科学态度,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习近平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9]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量鸿篇巨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以及崇学向善、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牺牲奉献的精神因子,为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才能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鉴别力,努力挖掘和继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时俱进地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

其次,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立党宗旨的光辉体现,凸显出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鲜明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主要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决定人们的利益选择,为其提供行动方向,成为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的思想引领。一百多年来,这一科学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与坚决支持。习近平多次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20]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訴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站稳人民立场。立场是人们认识与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直接显露其社会经济地位及政治理念,我们党政治观点中首位者即为群众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21]唯物史观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必须努力坚持这一科学的价值取向。第二,维护人民利益。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原动力,也是价值观的核心。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要求各级干部,一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只有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我们党在新时代里经受住“四大考验”,有效化解“四种危险”,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征途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依靠人民力量。就本质说,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实践中丰富发展的。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自觉依靠人民群众干事业、促发展、提供正能量。习近平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23]这不仅为新时代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指明了方向,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阐明了坚持“人民至上”伟大价值取向的政治自觉与理论自信。

最后,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要坚持“文明互鉴”的基本路径。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不同地域、人群因不同条件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彼此差异、多元而又相通、相近,使其具备理解沟通的可能及互鉴交流的必要。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在实践路径上,揭示了“文明互鉴”的时代必然性,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第一,国内维度上,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融合格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针,也是文化主体性的内在基石。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与魂,新时代更应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建设好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在视察新疆时指出,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他着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24]这对我们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夯实文化主体性的思想基础,有重要引领价值。第二,国际维度上,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人类文明的相通相近,反映出超越时空的人心共性,使得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历史表明,人们尊重多元与差异,超越文明隔阂与冲突,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创新升华,有效促进了世界共同的文明繁荣。中华文明一直有着海纳百川、天下一家的气度与胸襟,不以族群来区分野蛮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价值在于立足自身文化传统与国情,在借鉴世界多样文明成果中走出自己的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同时意味着各国都能坚持自身文化主体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使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第三,实现维度上,科学整合吸纳提升新文化。从哲学意蕴来说,整合指事物几个不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必要的整理、协调,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其基本特征包括多项性、有序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社会领域的整合同各生活组织中人们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有着自觉性与可控性的特点。党的文化主体性要巩固发展,需要各级组织、团体坚持文化自信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整合功能。历时性上,积极承继与吸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借鉴与吸收外民族先进优秀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吐故纳新、推陈出新”的方略,为滋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奠定扎实而宽厚的根基。共时性上,根据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科学对待与自信吸纳各种先进文化的有利因素,为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与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展现良好形象。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5]的原则,才能形成具有中国风格、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推动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进一步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

[参考文献]

[1][7][2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4、15、16.

[2][10][11][12][14][15][16][19]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8.

[6][8][9][13][2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

[17]习近平.勠力同心 携手同行 迈向发展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3-08-25.

[1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2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24]习近平.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N].人民日报,2023-08-27.

[2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责任编辑:张振华]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浅议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