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出场语境、价值功能与实践向度

2024-04-30史诗悦钱再见

学习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

史诗悦 钱再见

[摘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创性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国内学界多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出场语境、价值功能与实践向度加以论述,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中华民族的出场语境不外乎历史渊源、政治文化和多元复合的影响,价值功能主要以国家建构、团结民众、意识形态和国家治理为导向,实践向度则主要以族际整合、政党推动、意识培育和法治保障为指引。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系统构建中国式民族工作话语体系、不断拓宽跨学科合作交流转化渠道、科学应对算法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1-0102-10

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任务[1],这既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出场时间推溯到1962年。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中指出,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2]。而中国知网(CNKI)篇名检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出的第一篇文章则是1987年复旦大学周维衍教授的《谈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完成形式——兼与黎澍同志商榷》一文。从1987年至2014年间的期刊文章数量仅有9篇,而2014年以后检索的期刊文章数量大幅上升。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年9月,他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接连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表述方式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的主流话语。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出场语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3],将中华民族理论提升至新的发展高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提出既承接了政治论域国家建构和民族复兴两大宏观议題,更连接了社会文化层面大众观念和公民意识的中观和微观议题。总体而言,当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溯源有三方面代表性论断。

(一)自在·自觉·自为:“中华民族”概念源流

斯大林将民族定义为一种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4]。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民族工作立足于国内各民族共同性因素,继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界则形成了以中华民族历史起源为论据的研究体系。费孝通在其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中多次强调中国各民族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并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5]历时性论断将中华民族演进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近代以前的自在阶段。麻国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涌现过众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和汉族一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6]。孙振玉指出,中华民族这一名称有着久远的历史意涵,可以上溯至先秦中国境内一个人们共同体名称“华”“夏”或“华夏”,也与古代“中国”概念有关[7]。高永久等人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指出,中华大地多元历史文化民族构建起自身独有特征,逐渐形成多个民族群体共同存在的社会状态,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的历史基础[8]。二是近代之后的自觉阶段。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理论在时局动荡中经历了关键突变。梁启超于1902年最先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虽概念意涵单独指向汉族,但实现了中华语境与民族话语的理论对话。有学者认为,近现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9]。在国外民族主义思潮和国内救国图存局势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观正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张晓红等人提出,具有现代意义内涵的中华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国家主权和疆域完整并逐渐走向自觉联合,中国各民族在共同抵御西方列强的民族实践中逐渐觉醒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10]。部分学者提出,中华民族在经历自在和自觉两个历史阶段后进入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第三个阶段[11]。李静等人称其为中华民族自为阶段[12]。该论断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轴相契合,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提供了延展空间。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文化传统的涵育与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的浸润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理论不是“民族”的主张,而是“国家”的理论 [13]。作为国家的理论,从传统王朝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经久不衰,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王朝国家,政治文化受封建王朝统治影响,“大一统”思想为统治者及政治体制提供合法性,衍生出“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等古代民族和文化观。而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依然离不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发展稳定等相关议题,其行为主体主要是近代以来的政治团体、政党及重要政治人物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也在不断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过程。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逐渐形成两种声音。一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钱穆在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时指出,中国的立国规模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14]。因此,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先决条件,并逐步演变为“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传统,最终演变为中华文化的基本思维观念之一[15]。杨念群认为,“大一统”不仅是一种思想形态,更是一种具体的政治实践活动[16]。潘维提出,“大一统”是中国政权的特质,也是中华政治共同体得以延续几千年的重要原因[17]。周光辉等人从教化功能的视角提出,大一统王朝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18]。由此可见,“大一统”的政治文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不是依靠政治强制,而是依靠社会文化包括现代政治文化的涵化功能[19]。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现代国家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了其政治文化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政治目标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李贽等人提出,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主线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体系[20]。郎维伟等人认为,政治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的执政理念和卓越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21]。张淑娟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中华民族内部结构制度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全面推行,民族原则逐步确定[22]。在中国共产党现代国家建设的政治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与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出场提供了理论遵循。

(三)中国话语与西方理论深切对话: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境遇

有学者指出,将“共同体”添附“中华民族”之后为“中华民族”含义拓展提供空间,加强了理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2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虽在不同年代时有出现,但正式进入中国共产党官方话语体系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注入了时代伟力。学界着力从近代中华民族观念演变以及共同体理论视角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边界。一是民族主义视角下近代中华民族观念演变。黄兴涛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划分为复合性、单一性和处于二者之间的各种含混观念形态,并提出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因素的交汇,体现着民族和国家的纠结与互动[24]。罗福惠强调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深远影响并提出新的思考,即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各族人民从族类、王朝认同到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转变[25]。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格局为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变输入了更多政治属性。孙中山借“恢复中华”的口号缔造共和,本身就具有民族主义色彩,而抗日战争的爆发彻底深化了近代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外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辩本质就是如何在政治性与文化性之间取得均衡的社会大讨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政治价值被凸显出来,并被应用于建设现代国家和塑造国民整体认同上来。二是西方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共同体”概念,并将其指为通过相互间有来有往形成的族群,只要被理解为统一地对内和对外发挥作用的人或物,这种结合就是共同体的本质[26]。国内部分学者将共同体理论与中国语境相结合,尝试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下的共同体表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27],实现了共同体理论与中华民族理论的深切对话。尤金菊等人将共同体理论应用到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等具体实践问题上,提出从制度供给、公共性建设、文化认同方面夯实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28],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引入基层单元的研究提供新视角。部分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有机共同体理论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有机性,以此优化共同体内部结构[29]。透过西方共同体理论管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学界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提供了镜像,同时也开启了共同体理论研究中国具体问题的新趋向。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功能

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多聚焦于党的民族工作层面,部分聚焦于全国和全民的国家情感层面,但均指向其中蕴含的国家属性,即国家认同。这一方面源自该论断是在民族工作场域之中提出,同时也是因为民族问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致力于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现象,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致力于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领域的风险挑战悄然发生变化,西方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宗教极端势力的相互裹挟让我国民族问题日趋复杂,影响到我国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内民族也面临着民族意识强化、民族文化衰落、民族边界增强等现实难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趋向是否一致影响到国内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进而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并从国家顶层设计考虑,创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着力推动我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政治价值。学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族与民族良性互动中发挥国家建构功能

作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理论工具,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传播的实践产物,其具有的国家建构功能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议题。陈建樾指出,中国共产党选择以“我们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作为构建现代国家的解决方案[30]。该方案的确立搁置了近代中国关于如何建设现代国家的诸多争论,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国家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周平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视角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基石[31]。该论断指明了中华民族理论与建设现代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确立中华民族理论是国家建构理论的基本范式。沈桂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意义重大[32]。从传统王朝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型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前提基础。中华民族理论自提出至今,其核心要义就是要推进我国现代国家建设,以此达成凝聚人心和汇聚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目标。在此过程中,民族作为划分国内人群的方式之一,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前提下,试图回答的是如何实现宏观国家、中观社会与微观个体之间有机互动的问题。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旨在消弭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可能存在的斥力,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同一核心,也是理解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密码[33]。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确定了国族与民族良性互动的国家建构模式,并以此为基奠定了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制度的总体框架,是近代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历史转向。

(二)在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中增强团结民众功能

曹为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全国人民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基础性政治工程[34]。在构建现代国家背景下,如何实现对国内社会成员的有效动员和整合是应对内外危机的重要举措。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民众功能大致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环境压力论。青觉等人认为,在西方列强压迫下,外部环境施加的强大压力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凝聚和发展[35]。在巨大的社会危机面前,政治行动者需要将各民族有效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内外环境的风险挑战。二是国民整合论。周平指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构建经由国民整合的进路而实现,具体在实践中展开为人口国民化和国民整体化[36]。通过这两种路径的有效衔接,可以实现中国国家与社会的有机整合,从而支撑起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在民族政治学研究中,国民身份取代臣民身份是构建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社会基础。三是精神家园论。彭南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的产物,其内部具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利益一致性[37]。中国共产党基于民族认同和各民族共同利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旨在通过塑造中华民族核心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共有精神家园论述与塑造国家认同有着紧密联系。杨鹍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兼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意义[38]。按照国家认同的逻辑,通过塑造具有广泛政治共识的国家认同促进国内各民族相互团结的社会形态是實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机制。高永久等人认为,国家认同承担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间的联结纽带和中介线索作用,折射出“个体—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双重逻辑[39]。如何实现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统合是提升各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键所在。

(三)在线上线下多维空间交叉互动中发挥意识形态功能

习近平在2021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建设范畴,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途径[40]。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形态功能论述大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研究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整体政治安全,多从国家宏观视角审视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层面带来的风险挑战。王桂胜等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长期存在的分裂主义意识相对立[41]。倪佳瑜等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着非理性民族主义的滋生、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敌对分裂势力的侵扰等挑战[42]。我国民族问题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极容易与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势力交织,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观层面研究多关注网络空间、基层社区、学校建设等领域,强调在该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乌小花等人指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要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主导权[43]。王瑜等人强调,在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做好意识形态层面的理念博弈[44]。该类研究注重某个特定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安全,强调在该领域做好“五个认同”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性工作。微观层面研究则多关注特定群体尤其是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认同,多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交叉互动。部分研究侧重海外侨胞尤其是新生代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析,属于国家认同研究。

(四)在各民族互构互嵌的和谐关系中彰显国家治理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我国民族工作领域的核心话语,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学界围绕二者的相互关系和重点领域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相关论述。一是关系互构论。刘永刚认为,现代中国的治理体系依托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二者的功能互通与体系互构辩证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45]。在民族复兴征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旨归紧密契合,二者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互构耦合,推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二是治理结构论。学界多从国家治理视角审视具体的民族问题,大致从民族事务、互嵌式民族社区以及边疆安全等角度展开研究。马俊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建构、国家能力、国家治理等议题紧密相关,需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升法治化水平和各族人民参与治理的主体性[46]。蒋慧等人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审视互嵌式民族社区治理,提出建设互嵌式民族社区长效运作机制[47]。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时期,民族问题已不仅限于民族地区,更涉及东部城市和基层社区,对当前社会治理结构带来了新挑战。三是民族复兴论。曹为指出,当代中华民族话语包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关键词语[48]。作为一个宏观议题,民族复兴的政治价值包含于国家治理等多个命题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质属于民族复兴征程的重要环节,是民族复兴征程的基础性工程。作为现代国族的中华民族基于各民族共同性凝聚在一起,才能够彰显国家治理的合力[49]。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向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程并非遵循单一式的发展逻辑,而是在历史传统、政治引领以及多方力量参与的基础上共同建设而成。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导力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注入了其特有的政治逻辑。在思想认识上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制度实践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地方工作上全面推进党的民族政策落地生根,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会形态的形成。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式提出了诸多观点。

(一)基于国族建设和认同塑造促进族际整合

周维衍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和平方式完成的,以此回应黎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是以暴力、战争征服形式建成的不同看法。周氏的论述旨在指出和平方式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流旋律,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基础。在此历史背景下,通过和谐的方式促进族际整合成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旨归,并逐渐形成了政治整合论、大家庭论以及合作治理论等观点。持政治整合论的学者从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指出,民族与民主的二元视角与二维治理逻辑系统体现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族际政治整合面临族属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弱化、族际关系使国族虚化或涣散、集体的族属权对于个人公民权利的挤压、诸种理论思潮对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的侵蚀等实践困境[50]。持大家庭论的学者从话语转变的角度指出,中国的族际整合蕴含着浓厚的“大家庭”文化底色,并由国家决策层的使用和社会舆论的助推,形成一种“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的广泛共识[51]。常士訚则创新提出族际合作治理概念,并从族际合作治理的理论审视和国别分析中提出族际合作治理范式[52]。合作既是一种实践形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建设方案。整体来看,族际整合是国家协调族际关系、整合社会力量的重要政治手段,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族际关系之维。通过族际整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处理好个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族际关系与国家观念、社会思潮与国族建设之间的关系,依靠政治整合彰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二)在联结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彰显政党责任

政党作为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拥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价值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局面纷繁复杂,政党数量一度达到312个[53]。而中国共产党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华民族观念在抗战时期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深化成熟的转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与行动逻辑也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学界围绕政党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逐渐形成了领导核心论、宪制建设论以及社会融入论等观点。费孝通认为,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大联合的领导与核心力量,是中华民族在自觉联合的基础上,共同打败了帝国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并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4]。李资源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在于引领着我国国民整体性塑造[5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导力量,并逐渐形成以执政党为中心、为主导的特征[56]。从近代以来“一盘散沙”的境地到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凝聚人心和力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发挥自身政治价值,通过民族工作等领域的具体实践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稳固。李华霖认为,从中共百年党史视域看,中国共产党具有对“中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依法确认、对“中国各民族”聚居杂居散居的政策实践以及在宪制建设中彰显“中华民族”并带领其向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的三方面重要意义[57]。曹为认为,国家通过宣传、教育、文艺等政治社会化机制,在个人、家庭、社会等多层面系统推进中华民族建设,将中华民族团结复兴的政治意志,润物无声地融入当代中国全部经济政治社会实践中[58]。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居于中心位置,发挥着联结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一套政党推动的生动方案。

(三)围绕话语体系和心理调适强化意识培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话语经历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递进转变,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在社会心理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界围绕意识培育视角提出了诸多论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话语体系论、家国同构论以及心理途径论等观点。沈桂萍提出从摒弃“主体民族”话语、重构“跨境民族”话语和建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话语体系[59],通过各类话语体系的转变调整社会大众心态,并最终在意识形态层面增进社会大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认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青觉则提出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此实现“家园”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缠绕与深度同构[60],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打通宏观国家与微观家庭之间的联结通道。李静则从心理学视角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五重心理学途径,即通过增进各民族群众共同认知、共同情感、共同思维、共同记忆、共育精神家园满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高心理需求[61]。部分学者还尝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指标体系及相关量表,试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套可量化的心理测量方案。尽管构建指标体系面临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配性的难题,但也指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应用路径。

(四)聚焦法理建构和权益保障推进法治建设

加强现代国族,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归属于现代国家建设的范畴,离不开法治思维的实践和运用。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设相继提出法治整合论、素质教育论以及价值建构论等代表性观点。周平从中国共产党族际政治整合策略的视角提出法治整合的观点,并强调民族法治体系的建立完善及其功能发挥[62]。该论断从民族政治学角度剖析了中国共产党族际政治整合的法治策略,从权利诉求和利益保障层面指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和目标。祖力亚提·司马义等人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法律共同体,也是全体国民基于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宪法法律而形成的命运共同体[63],必须将法治思维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并在立法、守法、司法和执法四个环节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层面的薄弱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设提供路径保障。宋才发提出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根本,以“五个认同”为核心,以话语体系建设为抓手,从中小学素质教育抓起 [64],将法治建设落脚到具体民族事务和民族教育工作中,侧重实操性举措。倪国良等人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构的路径主要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宪法化、构建正义的内部族群权利关系、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等[65],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效能以及民族事务法治化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探寻具体的参照方案。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展望

综观既有研究,学界从历史学、民族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进行阐述,不同学科虽开展跨学科合作交流,但仍然存在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66]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应更加注重实体研究,凸显国家在场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域和全民属性。忽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域和全民属性,极易造成国家属性的丢失,进而陷入研究陷阱。

一是系统构建中国式民族工作话语体系。作为现代国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之间和全国范围內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应当紧跟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解析、理论阐释及实践关照,通过构建中国式民族工作话语体系总结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尤其需要加强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做法的总结归纳,用具体案例和生动故事讲述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彰显中国式民族工作话语体系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提升中国式民族工作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不断拓宽跨学科合作交流转化渠道。当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多侧重于历史文化学科下的研究,跨学科合作交流渠道仍然较窄,学科之间的合作及成果转化力度不足,迫切需要在学科互动交流、理论与实践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拓展空间。一方面,在增进多学科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大高校、社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或研究基地建设,吸纳多种学科人才,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队伍。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或研究基地开展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发挥多学科互动融合的阵地作用。另一方面,在理论与实践转化上应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阵地与各级党政部门的通力合作,通过基地挂牌、实习挂职等形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与实践转化的力度。需要指出的是,各级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不能仅限于民族工作相关的部门,也应当拓宽与其他党政部门的合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推向全民和全域。

三是科学应对算法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阔步进入智媒时代。身处智媒时代,算法已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算法驱动的网络空间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空间。在这一革新的影响下,新时代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必然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应当加强对智媒时代、数字技术、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关照力度,准确认识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趋向,把握民族事务数字化革新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也要基于新现象新问题构建相应的算法责任体系及规制手段,以此在新领域新空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2]夏鼐.新中国的考古学[J].考古,1962(9):453-458.

[4]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

[5][5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0:17、220-221.

[6]麻国庆.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21-27.

[7]孙振玉.中华民族理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8-14.

[8]高永久,王子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J].广西民族研究,2020(5):1-6.

[9]李贽,金炳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政治结构解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5-11.

[10]张晓红,龚超.自在与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历史脉络[J].广东社会科学,2021(4):104-112.

[11]杨建新.再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12.

[12]李静,高恩召.从自在、自觉到自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8-47.

[13]曹为.古今之争与政治重建:中华民族理论的困境和出路[J].思想战线,2016(5):81-88.

[1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

[15]贺东航.“大一统”治理与中国政治的内生性演化之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171-180.

[16]杨念群.“大一统”与“中国”“天下”观比较论纲[J].史学理论研究,2021(2):73-87.

[17]潘维.大型政治共同体的逻辑:读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33-37.

[18]周光辉,赵德昊.教化:大一统国家韧性的形成路径[J].探索与争鸣,2021(4):53-64.

[19][24]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65、2.

[20]李贽,孟凡东.民族自觉、民族自为到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演进[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0-40.

[21]郎维伟,黎雪,黄钰.中国共产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1-20.

[22]张淑娟.中国共产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历程:话语、成就与经验[J].民族学刊,2021(11):1-11.

[23]曹为.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基本内涵与建设逻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4):13-23.

[25]罗福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演进[J].史学月刊,2011(4):15-20.

[26]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27]刘海涛.滕尼斯“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当代意义: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构建的创新发展[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1-18.

[28]尤金菊,高鹏怀.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理论、语境与路径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42-49.

[29]严庆.认知与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思考视角[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5-43.

[30]陈建樾.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近代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解决方案之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93-103.

[31]周平.中华民族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J].中国民族,2015(3):44-46.

[32]沈桂萍.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03-27.

[33]嚴庆.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3-21.

[34]曹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4):4-17.

[35]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5-13.

[36]周平.中华民族的现代构建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2021(6):1-9.

[37]彭南生.辛亥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新开端[J].史学月刊,2011(4):5-8.

[38]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3-94.

[39]高永久,邢艺譞.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9-27.

[40]李大龙.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与建设途径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1-8.

[41]王桂胜,刘培勇,娄红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及措施研究[J].新视野,2020(3):13-17.

[42]倪佳瑜,刘焕明.论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维护[J].广西社会科学,2019(4):43-48.

[43]乌小花,郝囡.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J].西北民族研究,2021(4):30-40.

[44]王瑜,马小婷,吴艳梅.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与主要原则:基于“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21(6):37-46.

[45]刘永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构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0):17-23.

[46]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5-21.

[47]蒋慧,孙有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互嵌型社区治理研究:以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59-66.

[48]曹为.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理论与改革,2021(2):41-52.

[49]高晓霞,钱再见.领导、合作与合力:新发展阶段统一战线的动力学研究[J].学习论坛,2022(1):85-92.

[50]钟贵峰.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困境与路径选择[J].世界民族,2022(3):16-29.

[51]孙保全.中国族际整合的“大家庭”模式:話语变迁与伦理逻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20-129.

[52]常士訚.族际合作治理: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政治整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2.

[53]邱钱牧.中国政党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7.

[55]李资源,向驰.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9.

[56]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

[57]李华霖.百年党史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三维透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14.

[58]曹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5):4-13.

[59]沈桂萍.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话语体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5-10.

[60]青觉.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1-38.

[61]李静.共育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五[J].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