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
2024-04-30徐明娟
徐明娟
(平度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700)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面临着空气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园林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尤为重要。创建精品工程的理念反映了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环境的追求,而园林工程不仅实现了城市面貌的美化,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搭建了桥梁。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设计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园林的精心养护,也保障了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了建设创建精品工程的要求,为城市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工程绿化设计和规划,能够为城市创造出美观、独特的绿色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在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高品质的园林工程将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元素,吸引更多游客、投资和人才的流入,推动城市的经济繁荣[1]。
其次,在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生态系统的建设,园林工程可以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护水源等目的,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良好的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等问题,从而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在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绿色景观的打造能够有效缓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同时,高品质的园林工程不仅为市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场所,也为居民创造了更多社交、休憩、娱乐的机会,促进了社区凝聚力的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助力。
2 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原则
2.1 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基石。园林工程绿化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氧气释放、空气净化、水资源调节等,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园林空间的规划应当精准匹配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例如在市民居住的区域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城市商业区营造商业氛围等。
2.2 人文性原则
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人文性原则强调园林绿化要贴近居民需求,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元素。园林工程应当创造具有人文精神的空间,促使人们在园林绿化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考虑到人们的社交和文化活动需求,园林绿化的设计和建设应当注重创造社区聚集点、文化展示区等,使园林工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促进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同时为文化传承创造有利条件。
2.3 适配性原则
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适配性原则强调园林工程的设计和养护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土壤情况等,选择适应性强的植被,采用节水技术,合理利用地形,以确保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园林工程的可持续性。此外,园林景观的布局和设计也应考虑周边建筑、交通、人居等因素,与城市环境相互适应,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景观。
2.4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长远目标,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通过在园林工程中引入可再生能源、采用生态材料、推行绿色施工和养护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运营。同时,园林工程的可持续性也包括了经济可行性,即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取得平衡,尽可能节约维护成本,提高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3 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规划不合理
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在设计规划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导致植物的选择和设计布局不合理,无法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影响了植被的生长状况。有些园林工程过于注重美观而忽略了植被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空间的需求,植被过度集中或配置过密,造成部分植物生长受限;也有部分园林工程未能充分考虑城市的长期规划和发展,导致园林工程的设计方案不能长期适应城市的扩张和变迁,也给园林工程的长期运营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2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问题
首先,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存在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植物种植、景观设施安装等方面存在质量隐患,造成了植物存活率低、地面铺装不平整、景观品质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园林工程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其次,部分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滥用化学药剂,随意破坏现有植被、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损害,影响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园林工程施工后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措施,引发了植物病虫害、设施损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导致园林工程的质量逐渐下降,无法持续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体验。
3.3 园林工程养护不到位
首先,园林工程养护管理未能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抗病性和环境适应性,对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管理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养护措施不合理,造成了植被的死亡或损伤。
其次,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针对植被病虫害、水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足,影响了植被的健康状况。
再次,针对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预算不足,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绿地设施老化、植物生长不良、景观设施损坏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进而影响了园林工程整体的绿化质量和效果。
最后,园林工程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人员的沟通不畅,养护管理工作无法充分理解园林工程的设计意图,缺乏系统的养护指导,容易造成园林工程的实际养护效果与设计不符,影响工程整体的美观和功能性。
4 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策略
4.1 做好园林绿化精品工程的设计规划
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园林工程绿化策略的设计规划至关重要。在园林工程绿化设计规划阶段需要进行全面的勘察分析,充分考虑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水源状况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确保植被种类的选择与环境相契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植被配置方案,采用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包括树木、灌木、花卉等,提升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创新性设计,将景观元素与当地文化、历史背景、风俗等相融合,打造独具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引入艺术雕塑、景观装饰等元素,提升园林工程的品位和艺术氛围;精心设计景观水体、小品建筑等景观节点,使其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为整个园林工程增色添彩。
此外,在园林工程绿化的设计阶段,应当强调生态可持续性,采用低维护、低耗能的植被配置方案,倡导自然生态平衡,应用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等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绿化系统的自给自足,引入有益生态系统的植物,促进生物多样性,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4.2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管理
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体系,针对园林绿化施工的每个环节和流程,都应设立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设计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要求,在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中,关注植被的引种与养护,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考虑其生长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植物的引种过程中,要保证植株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虫害侵袭,充分考虑植被的整体布局,合理利用各类植物,形成多层次、多样性的园林景观结构。为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当加强对景观水体和小品建筑等关键节点的施工监管,确保水质清澈,水体与周边景观相融合,景观设施结构稳固、造型美观,与园林工程的整体风格协调一致[2]。注重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加强材料质量审查与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环保性、耐久性和美观性,杜绝使用次品和劣质材料。同时,加强工程进度和施工过程的监控,建立健全的施工档案,加大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园林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
4.3 强化园林植被景观的打造
在创建精品工程的背景下,园林植被景观的打造旨在营造独具魅力和绿意盎然的景观环境。首先,园林植被景观的打造需要结合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以及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理念,精心选择植物种类,与环境相协调,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季节性的景观变化。可以引入本地特有的植物种类,增强景区的地方特色和生态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强化季节性景观,为观赏者提供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打造园林景观要注重植被的空间组织,利用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设计独特的景观节点和艺术造型,引入植物雕塑、景观装饰等元素,丰富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采用低维护、耐旱、耐寒的植物品种,降低养护成本,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引入自然生态元素,如藤本植物、地被植物等,促进土壤保水和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
5 创建精品工程背景下园林工程养护管理的策略
5.1 灌溉及排水养护
灌溉和排水是园林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植被的灌溉可以采用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植被的精准供水,基于土壤湿度、气象信息等数据,动态调整灌溉量和频率,确保植被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获得适当的水分。在灌溉过程中采用节水型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水分的流失,合理运用雨水资源,通过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并用于植被的灌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为了防止过度积水对植被和场地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排水沟、渗水井等设施确保雨水迅速排出,防止土壤过度湿润,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场地的坡度、土壤渗透性等因素,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引发的植物病害和根系腐烂。
5.2 植被修剪及造型
植被的修剪及造型直接关系到植被的形态美观、生长健康和整体景观的精致度。为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植被修剪计划,考虑不同植物种类的生长特性、生态环境和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定期修剪保持植被的形态良好,避免过度生长导致的混乱和拥挤。在修剪过程中,要注意对树木、灌木和花卉等不同类型植被的差异性处理,对于树木注重冠部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同时控制树高,使整体造型更加匀称;对于灌木重点处理树形,突出植被的层次感,增加景观的立体感;花卉的修剪要根据品种和季节,既要保留花卉的自然形态,又要控制植被的生长,确保花期的美观和品质。在造型方面,强调创意性设计,将植被与景观元素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形态,运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点,设计出具有艺术性的植物造型,如动物形状,增强园林景观的趣味性[3]。此外,应注重植被的空间组织,通过巧妙的植物搭配和布局,构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层次,使整个园区呈现出更为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
5.3 病虫害管理
在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定期的植物状况检查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掌握植物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病虫害问题。病虫害防治应当强调综合防治原则,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并根据植物种类和具体病虫害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用。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明确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对园区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管理,减少外部环境对植物健康的不利影响。此外,要注重提高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使园艺工作者熟悉各类植物的病虫害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一次防治的措施和效果,为后续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6 结语
精品园林工程的成功打造不仅体现在美轮美奂的景观上,更表现为对植物的精心选择、对养护的科学管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上。为此,要加强整体规划,提高施工质量,采用环保的养护手段,维护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为精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