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革命经典,悟人生之道
2024-04-29黄雨欣
回望中国近现代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能称之为壮烈的革命史,这期间更是孕育了浩如烟海的红色经典。如今,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红色经典?
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我想:“同学何莫学夫红色经典?其自有无穷价值。吾辈应以真心待之。”
在静心研读这些红色经典之前,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它所独有的价值—红色经典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英雄楷模形象。如《红岩》中坚贞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江姐,她用生命诠释了崇高的革命信仰。在日常生活中,你可曾因为一点小阻碍而放弃理想?为何不学习江姐的勇敢与执着,不学习她勇于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又如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红军,他们把逶迤高大的“五岭”当作腾飞的细浪,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视为在滚动的泥丸,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慨叹、让人佩服。当我们在黑暗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时,何不学习他们那份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份沮丧,多一份从容……
日出之美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红色经典是革命先辈经历长期艰苦斗争的文学记忆,聂荣臻将军的人道主义,焦裕禄书记的奉献精神……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看过,才知晓红色经典的价值;读过,才明晓红色经典的意义。今日,这些红色经典中的革命精神仍在传承永续、熠熠生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我们国家才得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愿;灾害、疫情来临之时,正是那些拥有不屈不挠民族魂的英雄楷模,我们的国家才能稳若泰山……
红色经典中所蕴含的精神与意义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应怀有崇敬之心去追思、带着学习之心去品读并传承其精神。
红色经典是精神瑰宝,其力量源自广大的爱国的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进步的知识分子……以及我们新时代青年坚守与传承的心。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再次投入红色经典阅读中去,将它蕴含的精神永远印在心中。
教师点评
作者能巧妙地借助课文所学知识,即《论语》中孔子的经典语句“小子何莫学夫《诗》?”导入文章的中心论点,切中题旨,又别具匠心。
开篇即提问“作为新时代青年该如何看待红色经典”,直击文章核心任务,审题精准,青年责任意识强。
(指导教师:李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