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的世界》:灯塔之书,照亮人生之路

2024-04-29

现代阅读 2024年2期

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却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路遥

导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是当代作家路遥的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农家两兄弟为中心,主人公孙少平为理想信念披荆斩棘,哥哥孙少安在激荡不安的时代中逆流而上……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上演绎着。翻开《平凡的世界》,如同打开了一本满载人生能量的记事簿,且看主人公们于平凡的世界中,用热血与奋斗谱写出的一曲曲人生赞歌。

任务领取

理清小说中的故事走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深意,《边城》设计了诸多环形结构,《安娜·卡列尼娜》“双线”情节并行……《平凡的世界》故事线是什么形状的呢?参考树形图、鱼骨图等,试着描绘出你的理解吧。

用“三线组合法”打开《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共三部,讲述的是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的故事,面对如此庞大的时间跨度,作者路遥采用“三线组合法”来构建故事,三条线索同时展开,并在恰当的地方进行链接,各线索中的人和事互相关联,最终融为一体,全景式地展示出一幅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

第一条线索:

以主人公孙少平为中心,讲述了一群怀揣梦想的农村青年求学、成长、奋斗的故事。着重刻画了他们面对巨大的城乡差别时的矛盾心态,反映了“交叉地带”的社会生活。

第二条线索:

以哥哥孙少安为中心,讲述他在时代变革中摸爬滚打,经过多次失败后成功致富的经历。他的人生起落和双水村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反映了农村改革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条线索:

以基层干部田福军为中心,通过他在官场上从失意到升迁的历程,将同时期的政策大变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正面呈现出来。这条线索时明时暗,贯穿作品的始终。

深思人物的精神特质

阅读以下选段,用一句话概括书中主要人物(孙少平、孙少安)的精神特质。

孙少平:

孙少平是陕北农村知识青年的缩影,他命运多舛,在求学之路上饱受挫折,在爱情之路上也历经坎坷,但他始终怀揣理想,与命运顽强拼搏。

孙少平结束三年教师生涯,回到双水村后,陷入巨大的矛盾与苦恼中,是屈从命运,还是朝着理想继续奋斗?他作出了选择……

他一个人独处这天老地荒的山野,一种强烈的愿望就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能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地生活一辈子!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

…………

唉!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倘若流落在他乡异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个人去对付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了……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像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孙少平虽然出身农村,但受过高中教育,通过读书开拓了眼界,也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彼时他的灵魂已经无法栖息在双水村这方小天地。不过,他的选择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毅然决然”,他有过动摇,明白与双水村的安稳生活相比,“远行”后将会碰到种种困难,或许会流落异乡、一事无成……可梦想之火已在心中熊熊燃起,身体的煎熬尚可忍受,精神的痛苦却无法消解,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从未尝试过开始。他想要改变命运,摆脱麻木匮乏的精神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和远大理想,因此,孙少平最终背井离乡,勇敢踏上奋斗征程。

选段多处使用感叹和反问句式,语气频频加深,将孙少平内心迸发出的强烈情感与矛盾纠葛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让读者切实体会到他身上洋溢着的饱满激情与热血,倍感振奋。

离开双水村后,孙少平到黄原城做揽工汉,在大牙湾煤矿做挖煤工人,一番拼搏奋斗后依旧生活困苦,甚至不幸遭遇毁容。

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来说,这道疤痕是太可怕了。疤痕永远地留在了脸上,痛苦永远地留在了心上。直到现在,他还没有勇气去照镜子—他怕看见生活赠给他的这枚“纪

念章”……

…………

那是一个无风的阳光金黄的中午,孙少平无意间向窗外瞥了一眼,突然看见外面院墙下爆开了一丛金灿灿的迎春花。

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起身走出病室,来到这丛迎春花前。他久久地凝视着那丛黄亮耀眼的花朵,由衷的喜悦使他不由自主满脸堆起了笑容。

这就是生命!没有什么力量能扼杀生命。生命是这样顽强,它对抗的是整整一个严寒的冬天。冬天退却了,生命之花却蓬勃地怒放。你,为了这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暗淡无光的日月?你会死亡,但你也会证明生命有多么强大。死亡的只是躯壳,生命将涅槃,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只要春天不死,就会有迎春的花朵年年岁岁开放。

回顾孙少平的经历,学生时代食不果腹,工作后事业不顺,情感也屡遭磨难,因生产事故而毁容的这道伤疤,似乎要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命运的捉弄终究无法折断这位热血少年翱翔的翅膀。迎春花战胜了严冬,在寒冷中迎接新生,孙少平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被苦难浇灌本不值得弘扬,可直面苦难的积极态度却意义非凡,只要生命不死,希望便不会消失。彼时的孙少平已经凭借他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对现实苦难的超越,他不会再因为生活的打击萎靡不振,而是如同这丛蓬勃的生命之花,在温暖的春天涅槃重生,绚烂绽放。

孙少安:

与孙少平不同,孙少安身为长子,年少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大家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身上闪烁着踏实奋进的光芒。

因扩大猪饲料用地,孙少安被群众大会批判,他陷入极大的痛苦和迷茫中,会因此一蹶不振吗?

孙少安在白杨树下站了一会,又开始往回走。走不多远,他就看见了双水村星星点点的灯火。

一股温暖的激流刹那间漫过了他的心间。那灯光下,有他亲爱的家—亲人们的脸庞都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了。

于是,头脑中迷茫的云雾顷刻间消散,滚烫的额头重新又凉了下来。他顿时感到他刚才的情绪充满了危险。是的!一家老老少少都依靠和指望着他,他怎么能这样胡思乱想呢?不,他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如果他垮了,说不定人仰马翻,一切都完了……

时隔多年,孙少安已经摆脱贫困,准备出钱重建村里的学校,此时他的心境会有变化吗?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没有抽纸烟,而像先前那样卷起一根旱烟棒,一边抽着,一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他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这段关于孙少安心理的描写在全书一共出现四次,文段选取的是第一次和第四次。

第一次是在因扩大猪饲料用地被批判后,23岁的孙少安几乎要被生活的重担无情压垮,可心中的信念—挑起并改变这个贫困的大家庭,让他重燃了斗志。最后一次出现时,孙少安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已经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可他没有忘记过去苦难的日子,也没有忘记这块生养他的土地。广袤的黄土大地上孕育出孙少安这位博爱的大地之子,从为家庭奋斗到为双水村奋斗,孙少安完成了个人价值的超越,他像一棵繁茂的大树,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又深深地扎进土壤中,奋力向上生长。他是生活的驾辕人,奔腾不息永远是他生命的主旋律。

阅读联动

读完《平凡的世界》,如果要举行一场“人物表彰大会”,你对哪个人物身上呈现出的精神感触最深?为你最喜欢的人物写一段颁奖词。(100字以内)

如:孙少平—从青涩少年到街头小工,再到煤矿工人,他有信念,有梦想,更有不懈的奋斗。他不屈于生活,勇于反抗和超越苦难,他是那个年代黄土高原上的强者,是平凡世界里不平凡的人。

你的试笔:

揭示“平凡”中的不凡

正如书名所呈现的,整部作品中,“平凡”的要素是显而易见的。孙少平、孙少安、孙玉亭等各个角色并非传统文学创作中热衷的英雄式人物,而更像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他们无法开“金手指”走向人生巅峰,也不会偶得宝典秘籍一路通关,只能以平凡的生活为舞台,真实地经历人生的起落。

小说的内核就蕴藏在这平凡之中,书中提到“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孙少平怀着满腔热血,为个人理想奋斗不息;孙少安扎根乡土,为家庭、为社会辛勤奉献……他们的故事告诉读者,即使生活再平凡,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找到人生的价值;他们身上自立自强、勇敢奋斗、坚韧顽强的精神实质,诠释了何为平凡中的不凡。

然而,在小说最后,孙少平被毁容,平凡依旧;孙少安虽发家致富,但痛失所爱,没有传统小说“大团圆”似的结局,在《平凡的世界》里,奋斗的结果似乎并不完满,那么奋斗的意义何在?这大概能从孙少安修建学校、孙少平平静地走向大牙湾煤矿中窥见一二—奋斗不一定能收获完美的结局,但过程中所汲取的不平凡的精神力量,能让人拥有深入理解生活真谛、从容面对无常命运的能力,以及战胜一切苦难的勇气,这便是《平凡的世界》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题思想。

从《平凡的世界》中获取人生能量

微写作

故事的最后,孙少平放弃了调到省城工作的机会,决定继续回到大牙湾煤矿。如果你是他,在人生陷入低谷的情形下,你是怀着何种心情作出这种选择的?请将当时的心理活动记录下来。(300字以内)

结语

究竟何为不凡?是在灾难来临时扶大厦之将倾,还是成就一番事业出名出彩?孙少平和孙少安告诉读者,以满腔热血与永不懈怠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的磨难,内心如钢铁般坚固强大,是对不凡的另一种定义。平凡的世界中会孕育出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人物,当你感到迷茫困顿时,不妨走进《平凡的世界》,熟读深思间,一定能汲取属于你的人生能量。

(原文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