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待那一刻

2024-04-29徐妍

现代阅读 2024年3期

幼时我住在外公外婆家,老人爱听京剧,常常对此津津乐道。我也接触了咿咿呀呀的唱腔,还有仿佛要刺穿耳膜的京胡声。幼小的我,因为京剧深奥难懂而对它望而却步。①

再听京剧是几年之后。那天电视上正在播放京剧《霸王别姬》,垓下四面楚歌声起,虞姬身着华服,在帐内为霸王舞剑——剑出鞘,寒光闪,虞姬与霸王就此阴阳两隔……那柔美动听的唱腔,通透凄美的京胡声,令我如痴如醉。那悠扬的声调,隐含着千磨万砺的韧劲,萦绕我心,久久不散。从此,我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②

我参加了业余戏剧班的学习。经过刻苦训练,在唱、念、做、打的基本功考核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京剧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欣赏、聆听、模仿中成长。一段段词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渐渐地,我居然能哼唱几句,自以为不错,马上就可登台演出了。

难怪戏剧班的培训老师一次次夸奖我有戏剧天赋,未来前途无量。③

从此,我静心琢磨各种手势与步伐,虔诚探寻每一出剧目里的故事,感知京剧蕴含的文化内涵。一招一式,磨炼武行的风采;一言一语,追求国粹的意蕴;一颦一笑,模仿大师的韵味。“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在光阴荏苒中,京剧之美让我目眩神摇。

转眼到了汇报演出的日子。当“咚咚”鼓声响起,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走上舞台。步子、手势、唱词相互配合,我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虞姬,在边歌边舞中感叹生离死别。“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曲终,台下掌声经久不息。那一刻,我感觉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④

京剧如生活,是永远唱不完的曲子。每一次等待都将孕育美好。因为等待,我的信念坚如磐石;因为等待,我的奋斗风雨无阻;因为等待,我的未来风光无限……⑤

失误旁批

①没有点明“望而却步”的心理动机,且上下文连接不够紧密。

②对京剧“产生兴趣”与下文没有直接的联系,且上下文结构断裂,文脉阻塞。

③“老师的夸奖”一句在这里不合情理,应删掉另补充合理细节,重点展现艰难曲折的“等待”过程。

④与上下段内容脱节,“等待”的过程不够完整。可根据前后文内容,在下段开头补充一个过渡句。

⑤结尾的“那一刻”对作者心灵的影响力不够持久。可拓展结尾的内涵,补充新的结尾,以深化主旨。

失误简评

评分:44

本文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安排松散。句子、段落出现断层、阻塞,需要处理“过渡”的问题。过渡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即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用好过渡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更具完整性。若补充“等待过程”中的主体事件与人物心理的刻画,凸显“那一刻”到来时人物的突破与成长,使文章收到“凤头—猪肚—豹尾”的效果,可让这篇二类文提升至一类文。

升格作文

等待那一刻

徐妍

幼时我住在外公外婆家,老人爱听京剧,常常对此津津乐道。我也接触了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还有仿佛要刺穿耳膜的京胡声。幼小的我,因为京剧深奥难懂而对它望而却步。此时,京剧是我心中遥不可及的高峰。①

再听京剧是几年之后。那天电视上正在播放京剧《霸王别姬》,垓下四面楚歌声起,虞姬身着华服,在帐内为霸王舞剑——剑出鞘,寒光闪,虞姬与霸王就此阴阳两隔……那柔美动听的唱腔,通透凄美的京胡声,令我如痴如醉。那悠扬的声调,隐含着千磨万砺的韧劲,萦绕我心,久久不散。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份等待,等待着学唱京剧的那一刻,更等待着上台演出的那一刻。②

不久后,我参加了业余戏剧班的学习。经过刻苦的训练,在唱、念、做、打的基本功考核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京剧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模仿中成长。一段段词曲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渐渐地,我居然能哼唱几句,这让我有些得意,自认为马上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有一天,爸爸突然问我:“既然你觉得自己能登台表演了,那你告诉我,你从京剧里听出了什么?”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爸爸笑了笑,没说什么话,拍了拍我的肩膀就走开了。那一刻,我羞愧不已……③

从此,我开始静心琢磨京剧中的各种手势与步伐,虔诚探寻每一出京剧剧目里的故事,感知京剧蕴含的文化内涵。一招一式,磨炼武行的风采;一言一语,追求国粹的意蕴;一颦一笑,模仿大师的韵味。“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在光阴荏苒中,京剧之美让我目眩神摇。

一晃,岁月已从苦涩的汗水中滑过,我的一招一式渐渐有模有样。④到了汇报演出的日子。当“咚咚”鼓声响起,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走上舞台。步子、手势、唱词相互配合,我已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虞姬,在边歌边舞中感叹生离死别。“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曲终,台下掌声经久不息。那一刻,我感觉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京剧如生活,是永远唱不完的曲子。每一次等待都将孕育美好。因为等待,我的信念坚如磐石;因为等待,我的奋斗风雨无阻;因为等待,我的未来将风光无限……

我相信,等待那一刻的风光,将引领我在攀登“高峰”的征途上高歌猛进!⑤

升格旁批

①开篇修改后点出“京剧是我心中遥不可及的高峰”,可以相对自然地引出后文。

②该句衔接前后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写作手法由抑到扬、由略到详的过渡自然。

③爸爸的问话,引发了“我”在学习京剧过程中的变化与思考,也是“我”成长的转折点,丰富了“等待”过程中的情感。

④用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前文“等待的过程”,引出后文“那一刻的到来”。

⑤照应开篇,“高峰”既指京剧造诣的高峰,又指人生的高峰,一语双关。由表及里,深化主旨。

升格简评

评分:56

升格作文运用了“巧妙过渡,衔接自然”的修改策略,使文章结构严谨,前后文连贯,情感发展完整流畅。再加上升格作文①③⑤处内容的修改补充,从二类文成功升格为一类文。

学生佳作

等待那一刻

方恩荣

小时候,我以为等待的滋味在于品尝甜蜜的那一刻。后来才慢慢明白,等待绝不只是为了一个结果。①

去年中秋夜,我和父母去共青湖赏月。正值傍晚,我们坐在铺着毯子的草坪上。清澈的天空中,几片薄云飘来,像被扯散的棉花糖。微风挟裹着水汽拂过我的脸颊,留下一丝丝甜味。夕阳沿湖西的水平线徐徐落下,“海上生明月”的浪漫即将上演。我心飞扬,欣喜雀跃!于是,我打开刚网购的新款相机,等待月亮的出现。

夜幕降临,乌云时聚时散,扑朔迷离。月亮会出现吗?晚风啊,请再猛烈些,把天上的乌云吹散吧。我这样祈祷着。可惜天不遂人愿,那些讨厌的乌云,把天边的星星都掩藏起来。

乌云越聚越多,隐隐有下雨的迹象。这时的风吹得人瑟瑟发抖,那恼人的月亮却故意躲着我们,迟迟不肯现身。

母亲提议我们沿着湖边走走,我垂头丧气地收起了相机,竭力劝慰自己别再纠结于湖上明月的浪漫了。②

我们离开草地,走上湖东那座长长的浮桥。桥下的湖水仿佛在悄悄呢喃,桥头夜灯的暖光在湖面上静静流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母亲温柔的歌声融进夜色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父亲洪亮的朗诵声荡漾在湖面上。那是父母在回忆青葱岁月的纯真过往。我心里泛起一阵甜,那一刻,他们甜美的笑容,仿佛就是我等待的月宫最美的风景。③桥上有游人在闲谈、在散步、在嬉闹。他们都是在等待赏月的吧,见不到月亮,也许,月亮已在他们的心里。

忽然,一个小女孩喊道:“快看!月亮出来了!”我心中一震,抬头望见一轮金黄的圆月跳出乌云,悬于天空,金辉洒向湖面……那一刻,一切都沉浸于湖面月亮倒影的唯美之中。④相机此时没有在身边,虽然未能拍到金月亮的芳容,但我并不遗憾,心里反倒出奇地欣慰。

其实,能否一睹月亮的芳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目睹了温馨的人间灯火。等待带给我的,比片刻美景更加隽永。⑤

感谢每一次等待,感怀每一个瞬间,感恩每一次成长。

佳作旁批

①开篇设疑:“等待绝不只是为了一个结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过渡段承接上文因“月亮迟迟不肯现身”引发地点的转换;引出下文见证圆月的出现。

③将“甜美的笑容”比喻成“月宫最美的风景”,在等待中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温情。

④“一切”既指等待时产生的烦恼,又指等待的惊喜,进一步丰富了等待的意义。

⑤照应开篇,点明“等待绝不只是为了一个结果”背后的深刻思考。

教师简评

评分:58

中秋赏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着人们真挚的情感。作者细腻刻画了赏月期间的心路历程和感悟,在优美的意境中,带给读者思考。那一晚,月亮迟迟不肯现身,作者却发现了温馨的人间灯火。文章以“等待绝不只是为了一个结果”为线索,一线串珠,形散神聚,耐人寻味。

对比点评

通过对两位同学的作文进行立意构思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徐妍同学选择将“等待那一刻”定义为动宾短语,她细腻地刻画了自己对京剧的兴趣和登台前学习京剧艰苦曲折的心路历程,表达了“等待中的努力,引领‘我’攀登人生高峰”的主题。方恩荣同学将“等待那一刻”定义为偏正短语,她围绕“等待绝不只是为了一个结果”,创设了“温馨的人间灯火”“圆月悬于天空”等美好意境,升华了等待的意义,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个性。(张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