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人生的必修课
2024-04-29
张宗明
名师简介: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原语文教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曾获贵州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本期命题
请以“等待那一刻”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60分)
写作要求
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思路点拨
这道命题作文,题目由关键词“等待”和“那一刻”组成。从词义来说,“等待”表示等候,即等候所期望的人、事、物出现。从时长来说,“等待”是表示时间较长的词语,“那一刻”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从事件要素而言,“等待”是漫长的心路历程,“那一刻”是期盼已久的结果。就语法结构而言,“等待那一刻”可为动宾短语结构,重心在“等”;也可为偏正短语结构,重心在“那一刻”,选择任何一个角度来写,都符合题目要求。行文时,可以将“等”的过程与“那一刻”的结果相互呼应,从而体现文章深层逻辑联系的紧密性和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以下分别从“等待”对象、“等待”情感、“等待”过程三个层面进行点拨,以供写作时参考。
一、依据“等待”对象,确定“等待”的立意。“等待”的对象包括“等待”的发出者和“等待”的接受者。二者可以是人,即人与人之间的等待,如“我”等待母亲;也可以是事,即人对事的等待,如学生等待期末考试成绩。明确“等待”对象是根本前提,这关系到文章立意的高度。例如:周郎万事俱备等待东风,是智慧和谋略;牛郎织女等待鹊桥相会,是对爱的执着……
二、深化“等待”情感,凸显“那一刻”的结果。“等待”,是蓄势待发而非故步自封,是理智思考而非瞻前顾后。“等待”的时间也许很长,其中充满了坚守与期待,人物的情感变化是细腻而丰富的,而情感的表达将直接影响文章感染力的强弱。“那一刻”何以值得如此等待?从宏观层面来讲,可以是亘古未有的民族复兴;从微观层面来说,可以是翘首以盼的亲人团聚,或激动人心的成绩揭晓。
三、详写“等待”过程,彰显“等待”的心态。“等待”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滋味如何?这是需要详写的内容。“等待”不仅是一个过程,更展现其背后的心态。在等待中,或期待,或兴奋,或主动,或紧张,或焦虑,或无奈。“等待”背后不同的心态,必然带来“那一刻”的不同结果。行文中,可采用顺叙的方式,记叙“等待”后“那一刻”的揭晓;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即亮出“那一刻”,进而回顾“等待”的过程。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等
待”的过程与“那一刻”到来时的情状可以变换叙述顺序,把需要强调的一方提前叙述。
精写片段
片段一
夕阳徐徐落下,霞光迟迟不退。天边的几抹流云被霞光染成金黄色,隐入黛色的群山之后。夜色苍茫,寒气逼人,四周更加宁静。我依偎在小姨的怀里。这时,远处传来几声归鸟的啼鸣……在无言的等待中,思念家乡、怀念母亲的情绪油然而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初三(1)班 陈竹)
点评:文段语言优美,善于渲染气氛,运用夕阳、流云、夜色、寒气、鸟鸣等意象的排列组合,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借以抒发在等待中思乡怀母的情绪,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片段二
从一个风景区辗转到另一个风景区,我的心情在等待中也一变再变。从满腔激动到满腹焦虑,从充满激情到充满伤感,从无比期待到无比失望,一直等到再著名的地标景点在我眼中都显得黯然失色,令我毫无兴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初三(1)班 朱晓明)
点评:文段语言简练,化抽象为具象,用排比、对比、夸张手法,书写自己在等待中一变再变的情感,情真意切,让读者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