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的朗读策略

2024-04-29张文文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29期
关键词:传情范读语言文字

张文文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非常重要,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我们平时用于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正确、规范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以声传情,辅助理解,培养语感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着文章的气势,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悟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正所谓范读出于教师之口,入于学生之耳,了然于学生之心。于是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领会、联想、想象、体味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的语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较低,对课文的理解有困难,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入情入境,读出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教学不是从生动丰富的范文中抽象出朗读技巧,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使朗读者置身于作者的位置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话,用声音语调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情感的丰富性与外显化。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的真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丰富的情感信息。教师精彩的朗读导语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功效。教师的范读要能以情动人,通过语言描述,渲染描摹,以引起学生或兴奋、激动,或悲伤、哀愁等情绪。教师精彩的范读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闻其声、视其人,自然亲其情。学生的思想感情就会随教师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汉语言文字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朗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找准“最近发展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做到:尊重不同感悟,倡导个性化朗读。富有表现力的朗读,必须是对课文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了语言的逻辑性与语言的表现方式才能实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等的客观差异,即使同一文本对于不同的阅读个体而言,其获得的理解、感悟也会各不相同。在用声音去表现文本内容、人物形象、情感等的时候,当然也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悟,倡导个性化的朗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由于学生性格不同、兴趣迥异、习惯有别,所以他们在选择朗读内容、形式时,就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和形式的权利,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语句、段落。这样,学生的朗读便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实现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沟通的基础上的,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带有了很大的个性化因素。因此,学生在有情、有境、有理、有趣的朗读中,既得到了美的熏陶、感染,又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朗读与身体的运作配合也是息息相关,因为朗读靠声音传情达意,情动于内,声发于外,情与声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朗读也有助于健身。要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就要重视“练气”。如果不注意气息的运用,朗读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气息是由情及声的纽带,只有做到“气随情动,声随气行”,才能使情声相和谐。

猜你喜欢

传情范读语言文字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鸡蛋益人又传情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尺素传情,见字如面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涵养身性 珠子传情